林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系统里那三个被标红的项目状态刚从“待审”变成“初验中”,他立刻调出原始台账。验收组已经进驻区政务中心三楼会议室,材料提交不到两小时,问题就传回来了。
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文件。“资金节点记录不全,社区数据更新滞后,施工档案签字缺失。”她把纸放在桌上,“这是他们列出的三项待整改项。”
林辰拿起那张纸,扫了一眼批注栏。字迹工整,语气官方,但用词精准地卡在程序漏洞上。这不是普通审查的风格。他记得昨天人事科提到,这次验收组新增了一位区级督导员,背景没公开。
“财政局那边能调流水吗?”他问。
“我已经打了申请。”陈雪说,“系统审批需要时间,最快下午才能拿到。”
林辰点头。“刘伟呢?”
“刚出发了,带人去三个社区重新核对服务记录,顺便补签档案。”陈雪顿了一下,“他说最远那个点来回要三个小时。”
林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贴着项目全流程图,每个环节都标注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他拿起笔,在“验收”阶段画了个圈,又连出三条线,分别指向刚才提到的三个问题。
“签字缺失是交接时漏了。”他说,“数据滞后是因为上个月系统升级,部分信息延迟同步。资金记录的问题不大,只是凭证没及时归档。”
陈雪看着他。“你早就知道会有这些问题?”
“不是知道,是防着。”林辰放下笔,“上周我就让刘伟把所有档案再过一遍。有些事明面上合规,可只要想找茬,总能找到缝隙。”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刘伟发来的消息:“第一个社区补签完成,居民配合,影像已存档。”后面跟着一张照片,几张表格摆在桌面上,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签字,角落里能看到社区公告栏上的日历,日期翻到今天。
林辰回了个“收到”,转头对陈雪说:“你负责资金部分,拿到流水后立刻做交叉比对,确认每一笔拨付时间和金额都对得上。我要的是铁证。”
“明白。”陈雪拿起包准备走,“如果他们咬住程序瑕疵不放,我们只能靠完整链条反击。”
办公室门又被推开。刘伟探头进来,帽子还没摘。“我刚回来,顺路去了档案室,把那几份施工合同的原件借出来了。签字页确实少了一份,但现在补上了。”
林辰接过合同翻看。签名是补的,但日期填的是原始施工当天。这种操作不算违规,只要双方认可,事后补签有效。但他知道,有人会拿这个做文章。
“谁经手的补签?”他问。
“是我。”刘伟说,“我和社区主任一起做的,有视频记录。”
林辰把合同放回桌上。“好。等陈雪拿到财政数据,我们把三块内容整合成补充材料,下午四点前送到验收组手里。”
陈雪看了眼时间。“现在才十一点,还来得及。”
“不光是材料。”林辰说,“他们提的问题都是细节,但目的不是纠错,是拖进度。有人不想让我们顺利过关。”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
“你要当面解释?”陈雪问。
“必须去。”林辰已经拿起外套,“问题出在程序执行,那就用程序说话。我不是来求他们通过的,是来证明我们没犯错。”
两点二十七分,陈雪带着财政系统的资金流水截图回到办公室。蓝色印章清晰,每一笔拨款都有对应编号和到账时间。她把文件放进夹子里,又检查了一遍附件清单。
刘伟也刚回来,带回了最后一份补签档案。他的鞋上沾着泥,裤脚湿了一截。“最后一个社区下雨,地面有点滑。”他说,“不过都弄好了,影像资料也拷进U盘了。”
林辰已经在整理最终材料。三份整改报告并排摆放,每一份前面都附上了原始记录、补充证据和责任人说明。他把U盘插进电脑,确认视频文件能正常播放。
“验收组五点下班。”他说,“我们四点二十过去,留十分钟陈述时间。”
陈雪看着他。“如果他们不接受解释呢?”
“那就让他们写明拒绝理由。”林辰合上文件夹,“只要他们敢写‘程序瑕疵’却不说具体条款,就是故意刁难。我不怕他们挑刺,怕的是他们一句话打回来,连申辩的机会都不给。”
四点十五分,三人走出办公楼。天色阴沉,风有点大。林辰把文件夹抱在胸前,快步走向政务中心大楼。
验收组所在的会议室门口站着一名工作人员。林辰递上材料,对方登记后说:“组长说可以收,但今晚不一定能看完。”
“请务必在下班前看完。”林辰说,“如果有疑问,我现在就可以解答。”
那人看了他一眼,拿着材料进去了。
十二分钟后,门再次打开。一位穿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走出来,手里拿着那份资金记录报告。
“林主任?”他问。
“我是。”
“你们这份流水,只提供了银行回单,没有财政内部系统的拨付审批记录,这不能完全证明资金合规流转。”他的声音平稳,但语气带着审视。
林辰没动。“审批记录在系统里,权限受限,我们调不出来。但银行回单与项目账户入账时间完全一致,且金额匹配。如果您需要,我可以联系财政局经办人出具书面说明。”
对方皱眉。“那是你们该提前准备的。”
“我们提交材料时,没人提出这项要求。”林辰说,“而且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七条,银行到账凭证是资金到位的有效依据之一。您若坚持认为不充分,请在反馈意见里注明具体依据条款。”
那人沉默了一秒。“我们会综合评估。”
“我理解。”林辰说,“但我希望评估基于规则,而不是主观判断。我们不怕整改,只怕标准不一。”
对方看了他一会儿,转身回了会议室。
林辰站在门外,手指轻轻敲着文件夹边缘。陈雪低声问:“他会写条款吗?”
“不会。”林辰说,“真讲规则的人,一开始就说了。他只是想压我们一头。”
刘伟站在旁边,手里紧紧攥着U盘。他的衣服还没干透,肩膀微微发抖,但眼神一直盯着那扇门。
四点五十八分,会议室门开了一条缝。里面传出一句话:“材料收下了,结果明天通知。”
林辰点头。“谢谢。”
转身下楼时,风更大了。陈雪拉紧外套,回头看了一眼三楼的窗户。窗帘没拉严,一道缝隙里透出灯光。
“他们在看我们走。”她说。
林辰没回头。“让他们看。只要材料在,证据在,流程在,我们就站得住。”
走到楼下大厅,他停下脚步,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验收未过,问题仍在,团队未散。”
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钟,六点零七分。
灯还亮着。
喜欢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