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签约仪式后,已近中午。
严东生热情地邀请所有参与签约的核心人员前往中科院的内部食堂用餐。
食堂今天特意准备了几桌相对丰盛的菜肴,算是科学院对“昆仑光刻”成立的一点心意。
席间,气氛轻松而热烈。
大家围坐在一起,不再像刚才在会议室那般正式,话题也更加开阔。
严东生举杯,以茶代酒:“来,为我们‘昆仑光刻’的成立,也为在座各位即将开启的征程,以茶代酒,预祝一切顺利!”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
高景德笑着对周陌说:“周先生,今天这顿饭,可是我们‘昆仑’的第一顿团圆饭啊。”
周陌含笑回应:“高校长说得对,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无数个这样的团圆时刻,共同庆祝每一个技术突破。”
王守武和沈钊、徐端颐等人坐在一起,已经开始就精密工作台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低声交换意见。
侯洵则和黄令仪讨论着光学系统与光刻胶匹配的一些基础问题。
45所的带头人和王守觉也在交流着工程化方面的经验。
整个餐厅里充满了对未来的畅想和积极的技术交流,虽然前路艰难,但此刻,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下午,众人再次回到了上午的会议室,气氛重新变得严肃而专注。
接下来的会议,将决定“昆仑光刻”起步阶段的具体走向。
周陌首先发言,他看向严东生和周光召:“严院长,周院长,公司草创,百端待举。
尤其是在硬件基础方面,需要科学院的大力支持。”
他拿出一份初步的清单,“我们急需建设中高等级的超净实验室,初步规划至少一百平方米,要达到class 10到class 100的标准,这是光刻工艺的基础。
还需要配套的研发与测试平台、精密加工车间以及最终的装配与校准中心。”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我知道这些实验室的建设标准高、投入大,国内经验也不多。
我初步估算,仅百级超净室一项,可能就需要投入五、六百万人民币。
相关的恒温恒湿、防震地基等配套要求也很高。
另外,研发测试需要的激光干涉仪、高精度车床、磨床等核心设备,以及光学部件、特种材料的初期采购和定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协调工作。”
周陌看着严东生,郑重地说道:“严院长,在我离京之后,这些实验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想拜托您和中科院帮忙主导协调、招标并监督施工。
最终由王守武总负责人进行验收。
还有后续员工公寓的建设,也希望科学院能帮忙把关。
这方面的资金,我会第一时间足额到位。”
严东生与周光召对视一眼,神色凝重地点头。
严东生代表科学院表态:“周先生放心,这是关乎‘昆仑’根基的大事,也是关乎国家光刻技术基础能力建设的大事。
我们科学院义不容辞!
我们会立即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协调院内最好的力量和资源,严格按照你们提出的技术要求,尽快启动招标和建设工作,确保质量和进度!”
解决了基础设施的难题,周陌将目光转向王守武以及他未来的核心团队成员们。
“接下来,是关于各位的薪资待遇问题。”
周陌的话让在场的技术专家们都提起了精神,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他清晰地说道:“对于像王总、沈主任、徐教授、侯研究员、黄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领军人才和资深工程师,公司提供的月薪将在八百到一千元人民币之间。
此外,公司将提供住房,并设立科研专项补贴。
年终,会根据各位的技术突破和贡献,发放五千到一万元不等的额外奖金。”
这个薪资水平,远远超过了当时体制内的标准,尤其是还有住房和高额奖金,让在座的几位核心专家都微微动容。
“对于骨干技术人才,比如有五年以上经验的工程师,或高校、研究所的副高级职称人员,月薪在四百到六百元,公司提供宿舍,年终奖金三千到五千元。”
“对于刚毕业加入公司的基础技术人员,月薪在一百五十到两百元,提供集体宿舍和餐补,确保大家能安心工作。”
周陌环视众人:“我的原则是,要让每一位为‘昆仑’付出智慧和汗水的人,都能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体面的回报,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全心投入研发。”
待遇问题明确后,会场的气氛更加融洽和振奋。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位年轻的投资者,是真心实意要干事,而且舍得投入。
最后,会议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守武作为总负责人,首先抛砖引玉:“各位,我们现在人手、资金、目标都有了,接下来就是要明确,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
大家都谈谈想法。”
徐端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技术专家的执着:“我认为,当前最紧迫的,还是集中力量攻克光刻机整机!
尤其是提升对准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这是核心指标。”
沈钊从生产和整合角度提出建议:“徐教授说得对,整机是目标。
但我们也要考虑到现实,很多关键零部件国内基础薄弱。
我建议,在攻关整机的同时,必须布局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配套,比如高精度导轨、丝杠、甚至光源系统,不能完全依赖外部,否则容易被卡脖子。”
45所的带头人结合自身经验补充道:“沈主任说得在理。
另外,我们45所之前搞样机,深感设备造出来后的技术服务和运维同样重要。
一台复杂设备,没有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很难在用户那里稳定运行。
我们应该尽早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
侯洵从光学领域提出看法:“除了整机和零部件,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利用自身在光学和精密机械方面的积累,尝试为一些有特殊需求的领域,比如航天、军工的某些特定芯片制造,提供定制化的设备或解决方案,这既能锻炼队伍,也能开辟新的市场。”
黄令仪则从工艺和产业链角度思考:“光刻机最终是为芯片制造服务的。
我们应该主动与下游的芯片制造厂,比如即将建设的华晶、华虹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他们的工艺需求,让我们的研发更贴近市场。
同时,也可以联动国内相关的材料、设备厂商,共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非常热烈。
周陌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最后,王守武综合了大家的意见,总结道:“好,综合各位的建议,我们‘昆仑光刻’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初步明确为四点!”
他环视全场,声音沉稳有力:
“第一,聚焦光刻机核心零部件的配套研发,力争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第二,开展设备的技术服务与运维,建立专业支持团队,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第三,布局细分领域的定制化设备开发,满足特殊需求,锻炼技术队伍!”
“第四,积极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联动与合作,融入并带动国内半导体生态的发展!”
这四点方向,既瞄准了长远的整机目标,也兼顾了当前的现实基础和潜在市场,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认同。
喜欢纽约1981:内外八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纽约1981:内外八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