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辰摇摇晃晃地在地板上跑着,手里拽着一个发出吱嘎声响的塑料小鸭子,咯咯的笑声充满了整个客厅。他如今跑得越来越稳当,活动范围也大了许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穷的好奇心,常常把玩具从客厅这头撒到那头。
赵志强下班回家,刚推开家门,一个软胶球就滚到了他的脚边。他弯腰捡起,看着儿子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奶声奶气地喊:“爸爸!”
这一声呼唤,瞬间洗去了他一日的疲惫。他一把将儿子举高,引得小家伙发出一串兴奋的尖叫。陈美玲从厨房探出头,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看着父子俩嬉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然而,当赵志强抱着儿子在沙发上坐下,环顾这个他们住了不算太久的家时,一种新的感受悄然浮现。
这套公寓,在当初他和母亲刚搬来时,显得宽敞又温馨,是他脱离王家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后来陈美玲加入,小宇辰出生,这里更是充满了爱与幸福的回忆。但此刻,他看着地上散落的各式玩具,角落里堆放着的儿童绘本和积木,再看看儿子那似乎永远用不完的精力,忽然觉得,这个空间变得有些局促了。
宇辰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需要独立的房间,而不是一直和他们挤在主卧,或者临时在客厅搭小床。而且,那些堆积的儿童用品、玩具、衣物,也让原本整洁的家,总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
晚上,哄睡了玩累的儿子,赵志强和陈美玲靠在床头,都没有立刻睡意。
“美玲,”赵志强轻声开口,打破了卧室的宁静,“你有没有觉得,咱们家好像……有点小了?”
陈美玲闻言,侧过身看着他,忍不住笑了:“你也感觉到了?我正想跟你说呢。你看宇辰现在这么多东西,跑来跑去的,客厅都快没地方下脚了。等他再大点,总得有自己的房间,需要独立的学习空间。现在这个公寓,虽然温馨,但确实有点不够用了。”
得到妻子的共鸣,赵志强点了点头,思路清晰起来:“是啊,孩子长得快。而且,我们还得考虑他以后上学的问题。现在这个学区很一般。我想着,我们是时候考虑换个房子了。”
“换房子?”陈美玲眼睛微亮,这其实也是她心底隐隐的想法。
“对。”赵志强认真地说,“换个更大一点的,至少三室,最好能有四个房间,这样宇辰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和书房,爸妈或者外公偶尔来住也方便。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带个好点的学区。教育是头等大事,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想法一旦提出,便迅速在两人心中扎根。接下来的日子里,“看房”成了他们业余时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居住的舒适度,更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社区。
周末,他们带着小宇辰,在房产中介的陪同下,参观了几处新建的或者环境较好的小区。他们仔细查看户型的采光、布局,关心小区的绿化、安保和配套设施,更不厌其烦地向中介和已有住户打听对应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校风。
看着那些宽敞明亮的样板间,想象着宇辰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看书、玩耍,在专门的书房里安静学习,赵志强和陈美玲都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房产置换,更是他们对孩子未来的一份长远投资和郑重承诺。
某个晚上,他们看完一套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学区房回来,小宇辰已经在儿童座椅上睡着了,呼吸均匀,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赵志强从后视镜里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心中一片柔软。
他轻声对副驾上的陈美玲说:“看着宇辰,有时候会觉得,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会不会有点孤单?我们小时候,虽然条件不好,但好歹还有个兄弟姐妹能作伴。”
陈美玲转过头,看着丈夫在夜色中显得有些朦胧的侧脸,明白了他话里的含义。她微微一笑,目光也投向熟睡的儿子,眼神温柔如水。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她的声音很轻,怕吵醒孩子,“看着宇辰这么可爱,有时候也会想,要是再有一个孩子,家里肯定会更热闹。他们可以一起玩,一起长大,互相有个照应,将来我们老了,他们也能彼此分担。”
这并非他们第一次提及这个话题。在无数个看着儿子熟睡的夜晚,或者被儿子天真烂漫的举动逗得开怀大笑的瞬间,这个念头都曾悄然浮现。
“但是,”陈美玲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理性平和,“生孩子、养孩子,不是一件小事。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我的身体是否还能承受?公司的精力是否能兼顾?还有教育、陪伴……我们现在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压力依然不小。”
赵志强赞同地点点头。他不是那种传统观念里非要儿女双全或者多子多福的人。经历过人生的起伏,他更看重的是生活的质量和家人的幸福指数。
“你说得对。”他沉稳地说,“我们不能为了生而生,也不能因为别人都有我们就一定要有。这件事,急不得,也强求不得。”
他顿了顿,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有这个意向,不排斥,不刻意回避。如果缘分到了,自然欢迎。但如果暂时没有,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只有宇辰一个,我们也一样会倾尽所有去爱他,把他培养成才。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重要的是我们三个,还有爸妈、外公,都能健康、快乐地在一起。”
陈美玲伸出手,轻轻握了握赵志强放在档位杆上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他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
“嗯,顺其自然。”她重复着这四个字,心中一片安宁和踏实,“有宇辰,我们已经很感恩,很满足了。至于以后……就看老天的安排吧。不强求,不给自己压力,也不给彼此压力。”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车窗外的霓虹灯闪烁着都市的繁华。车内,夫妻俩达成了默契,关于家庭的未来规划,清晰而从容。他们既要为眼前的孩子铺就更宽广的成长道路,也为未来的种种可能保留了温柔的空间。这份规划里,有现实的考量,有责任的担当,更有基于深厚感情的理解与尊重。家,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坦诚的交流与共同的期许中,变得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充满希望。
喜欢逆袭,从离婚开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逆袭,从离婚开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