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如泥塑木雕般呆立,失神的眼眸久久凝望二人离去的方向。直到一声叹息在耳畔响起,他才猛然惊醒。
人族之事暂缓,先回不周山。
听到这个声音,玄都慌忙朝不周山方向行礼: ** 拜见师尊!
徒儿...愧对师门。
道德天尊未再多言,只见时空扭曲,玄都已被挪移至八景宫中。
他怔怔望着眼前的道德天尊,手足无措。
自拜入圣人门下,何曾受过这般挫败?
就连那玄门盛会,他亦随侍师尊身侧,从容观礼。
此番与陆天交手,为师尽收眼底。
道德天尊甫一开口,便令玄都如坠冰窟。
败得如此狼狈不说,竟还被师尊亲眼目睹......
他喉头滚动,半晌无言。
道德天尊轻叹,难掩失望:且先调息,为师为你疗伤。
玄都慌忙盘坐。
灵光流转间,道德天尊忽问:此战可有所悟?
悟?
玄都苦笑。
陆天刀光乍现即败,何谈感悟?
糊涂!道德天尊陡然厉色,当年玄门论道时,你胜药师易如反掌。若赐你法宝,与多宝亦能争锋。如今却被远远甩开,可知为何?
殿内死寂。
此事......为师亦有责。
阐教、截教、西方教,皆有多位真传相互砥砺。截教看似好勇斗狠,反倒因此道统昌盛。
当然,陆天确属异数。
他轻拍 ** 肩头:但有为师相助,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玄都猛然抬头,眼中重燃炽热。
这般情状,却令道德天尊暗自摇头——
这 ** 顺遂太久,此番挫败竟险些道心崩毁。反观那陆天,虽行事乖张,道心之坚却冠绝同辈。
人族气运之争,你且继续。
事了之后,无论成败,为师自有安排。
玄都精神大振,拜别师尊重返人间。
烈山部落中,神农正研磨药草,见他归来含笑相迎。
他潜心研习药草学问,探索如何识别药材、配制药物,尤其致力于开发连普通百姓都能掌握的治病良方。
与此同时,他也在修炼玄都传授的金丹妙法,修为精进神速。在他的引领下,东方人族兴起了一股制药炼丹的热潮,两种道法蓬勃发展,蔚为壮观。
这两种道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金丹妙法在修行者中备受追捧,众多修士投身其中,尝试炼丹之术,内外兼修提升自我。而药草学问则在平民百姓间快速传播,各部落几乎都出现了采集草药、记录药性的医者。
作为神农氏部落的首领,他几乎完成了人族统一大业。目睹人族现状,他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追求的不是少数人的繁荣,也不是让平民只能依赖修行者的恩赐,而是要让所有人——不论修士还是平民——都能自食其力,战胜疾病困苦。
为此,他暂时搁置金丹修行,全身心投入药草研究。他踏遍千山万水,尝遍百草,记录药性,编纂典籍。整整一个元会的岁月流逝,他统一了东方人族,辨明无数草药特性,将人族从瘟疫中解救出来。他还发明农具,教导耕作,带领部落制作陶器炊具。
这个与普通农夫无异的男子,竟是天定人皇,更是成就大罗金仙的绝世强者。尽管耗费大量时间尝药试毒,他依然在内外丹道上取得惊人成就,连玄都自叹弗如。
最终,在数万部落首领的拥戴下,他接受万民朝拜。这一日,浩瀚功德降临,道德天尊亲自持崆峒印,以圣人之尊册封他为新一代人皇。
《功德无量》
漫天功德金光垂落,他的修为如昔日伏羲般直抵准圣巅峰!
诸天强者见证此刻。
药师眉眼舒展,笑意难掩。
缘由无他——
此番所获功德,竟比玄都更胜一筹!
这昭示着在神农与亿万人族心中,草木医道远比金丹大道更利民生!
待神农正式加冕人皇尊位后,
他当即唤住药师,郑重行 ** 礼。
肃然请教:药师尊者,吾欲西行面见伏羲圣皇,不知可否?
当世洪荒,东方神农,西方伏羲,
人族双皇,东西辉映!
————
神农竟要西去?
药师眸光骤亮,
全然不顾玄都铁青的面色,热切应道:吾可代为通禀南无帝如来,若得其允准,西方教必扫榻相迎。
何止应允?
纵使派 ** 金刚专程护送,西方教亦求之不得!
药师忽以传音相询:然人教岂会坐视?
神农淡然摇首:人教,阻不得我。
彼辈对东方人族,较之西方教待西方人族,判若云泥。人族之事,何须外人置喙?
这些年间,他早窥得西方玄机——
每当西方人族逢劫,西方教必显圣相助。
与人教冷眼旁观之态,天渊之别。
此乃陆天所布妙局:
信徒奉香火,教派赐庇佑,
因果相承,方得长久。
反观人教,只纳气运,不施援手,
恰似涸泽而渔。
西方众生自是虔诚更甚——
微末信仰便可换得真神护持,
这般买卖,谁人不愿?
待药师禀明接引、准提,
二圣即刻联络西方伏羲。
伏羲虽不明就里,仍欣然应约。
他亦想亲眼见证,
这位血统纯正的人族皇者,
究竟何等风姿!
神农很快做出决定,待处理完族中事务便动身西行。
不过百年光景,他便启程前往西方。
人族两位皇者终于在伏羲部落完成了这场载入史册的会面。
伏羲道友将西方人族治理得如此繁荣,实在令人钦佩。
沿途所见让神农对西方人族的发展赞叹不已。
神农道友在东方创下的伟业同样举世瞩目。
短暂的寒暄后,双方就两地人族的发展差异展开了深入交流。
交谈中,神农直入主题:此次西行,实有一事想与伏羲道友商议。
据我所知,东西方人族本属同源。当年妖族肆虐,幸得陆天带领部分族人西迁。
伏羲颔首:确是如此。
这在西方是妇孺皆知的往事,东方却鲜有人提及。
神农继续道:如今天下太平,人族昌盛。我以为,是时候让分隔两地的人族重新合而为一了。
特来请教伏羲道友的意见。
伏羲凝视着对方,揣测其真实意图。
道友不必多虑。神农坦然道,合并后我愿退位,奉伏羲道友为天下共主。
此番西行所见,西方人族确实比东方更为兴盛。合并对东方族人而言大有裨益。
伏羲闻言震动。
这位东方人皇竟愿主动让位?
西方人族确实更为昌盛——既因未遭战火摧残,也得益于伏羲早证皇位与西方教的庇佑。反观东方历经巫妖之战与瘟疫之灾,难免稍逊一筹。
沉吟良久,伏羲还是摇头:此事我亦曾推演。
天数早有定数,非你我所能更改。
即便强行合并,光是横亘两界的巍峨山脉便是巨大阻碍。
神农眉头紧锁:依道友推算,还需等待多久?
他真心期盼人族能重新统一,唯有如此,人族才能实现真正的强盛。
“依我推演,东西两方人族恐将在战火中合而为一。”
“只是那时的我们,早已面目全非。”
“神农道友,何必多虑?不如随我西行一游。”
神农闻言心绪翻涌。
战火中融合?
此乃何兆?
莫非人族又将逢劫?
他几番追问,伏羲却闭口不言。
神农只得作罢,随其遍历西土。
临别之际,伏羲见他对西方教颇有兴致,特遣数名僧众随行东归。
……
二人西行之际,九幽之下骤起波澜。
平心娘娘立于轮回通道前,正将巫族部众送入人道。
“此番转世,前尘皆泯。”
“待尔等道成之日,自会觉醒宿慧。”
“此番入人族,只为争那最后一尊人皇位。”
“功成之时,巫族便可人族附庸之名重归洪荒,莫负所托。”
巫族将士悲声震天。
昔日霸主,今为附庸?
平心虽有不甘,却知此乃天道所限——若非轮回功德庇佑,巫族连这般机缘亦不可得。
“去吧。”
袖袍轻挥间,万千巫族投入轮回。
西方大地遂现“九黎”部族,人人筋骨强健,异于常俗。
……
这日陆天于西方教静修,忽睁双目——
东西人皇,竟同日禅位!
双皇退位!
沉寂多年的洪荒再起惊澜。
统御东西人族数元会的两位人皇,同日宣告退隐。
尤以伏羲为甚——当世人皆以为他将永驻西方,身兼人皇与南无帝如来之位时,竟骤然归隐。
诸天强者皆惊,目光齐聚二人。
人皇位同圣人,一举一动皆牵动洪荒风云。
伏羲退位后即刻前往西方教。
初登灵山,他显化佛陀金身,受到西方教最高礼遇。三位教主率领亲传 ** 与门徒列队相迎。伏羲含笑随众步入灵山,面对众人询问,坦然道出退位缘由。
殿内,伏羲神色肃然:“天道警示,我与神农皆需退位。未来人族将由新主统领,东西合一。”
接引圣人追问:“道友通晓天机,可知详情?”
伏羲摇头:“天意难测。”转而问道:“西方教东传进展如何?”
三位教主叹息:“三清虽分家,东方仍是其根基。神农有意引入西方教,却遭阻挠。通天截教势大,人教亦难抗衡。”
伏羲颔首,此事他早已知晓。通天虽未干涉人皇更替,却令截教遍布人族。神农有心借西方教平衡东方,奈何三清压制,派遣的僧众皆殒命。
喜欢洪荒:被截教抛弃后,打脸三清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洪荒:被截教抛弃后,打脸三清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