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队长!”
赵清如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接过报纸,立刻转身召集其他分析员投入紧张的工作。
江岳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刚刚取得空袭大捷的喜悦被这个新发现冲淡了不少。
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一个手段毒辣、意图用最极端方式摧毁一切的残忍对手。
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注定将更加血腥和残酷。
情报分析小组的效率很高,不到一个时辰,一份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的紧急研判报告就摆在了江岳的案头。
报告详细分析了阿南唯次其人在东北时的血腥履历,特别是他主导或参与过的、针对抗日军民和普通百姓的几次大规模“讨伐”与“清剿”行动,其中不乏使用毒气弹和实施集体屠杀的记载。
报告重点剖析了他在《华北报》上那番言论,明确指出“断然手段”极可能意指毒气战,“治安强化运动”则必然伴随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江岳拿起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动身前往第一纵队司令部。
他知道,必须争分夺秒,赶在关东军地面部队大规模进攻之前,完成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疏散群众。
在司令部,他见到了正在和参谋研究防御部署的李云龙。
江岳直接将报告递了过去,语气凝重:
“司令,这是情报分析小组关于鬼子前线指挥官是阿南唯次的推测,以及相关的紧急研判。
情况非常严峻,我认为,我们必须立刻动员张家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百姓,向大同方向转移,能走多远走多远,绝不能留在原地,给鬼子泄愤和屠杀的机会!”
李云龙接过报告,快速浏览着,眉头越皱越紧。
当看到关于毒气战和“三光”政策的分析时,他猛地抬起头,带有一丝疑虑:
“他娘的!这小鬼子真敢这么干?
江呆子,你这分析……有把握吗?
大规模转移群众,动静太大了,会影响部队布防,也会引起恐慌。
再说,故土难离,让老百姓抛家舍业往西走,可不是简单下一道命令就行的。”
江岳理解李云龙的顾虑,他指着报告上的具体内容,语气异常严肃:
“司令,阿南唯次在东北就是这么干的,有确凿证据!
这个人毫无人性,视中国百姓如草芥。
他现在公开说这些话,绝不是恐吓,而是战前宣言!
如果我们不提前准备,一旦他的部队突入我们的控制区,张家口周边刚刚获得解放的百姓,必将遭遇灭顶之灾!
到时候,就不是恐慌的问题,而是成千上万人头落地、村庄化为白地的惨剧!
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
李云龙看着报告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历史记录和逻辑严密的推理,又看了看江岳那不容置疑的坚决神色,他沉默了片刻,猛地一拍桌子:
“走!跟我去见师长!这事太大了,老子拍不了板,但要是真的,绝不能拿老百姓的命去赌!”
师长看到,刚开完会没多久,这两人又来见他,而且神色凝重,便放下了手中的笔。
李云龙将报告递给师长,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江岳的判断和立即转移群众的建议。
师长接过报告,看得非常仔细,速度比李云龙慢得多。
他时而用指尖敲打着某些段落,时而抬头看向江岳,目光锐利,带着询问。
他对情报工作更为精通,对于鬼子高级将领的履历和行事风格也了解得更深。
阿南唯次这个名字,以及与之相关的那些丧尽天良的暴行记录,他并非一无所知。
良久,师长缓缓放下报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脸上笼罩着一层寒霜。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李云龙和江岳,声音低沉而有力:
“江岳同志的判断,是准确的,也是有远见的。
这个阿南唯次,是个极度危险、手段残忍的家伙。
他在东北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他所谓的‘断然手段’和‘治安强化’,绝非虚言恫吓,而是他和他麾下那群野兽准备付诸行动的计划!”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大幅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张家口的位置,决断道: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必须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立即执行群众转移方案!”
他看向李云龙和江岳,下达命令:
“以师部名义,发布紧急动员令!
动员所有力量,地方干部、游击队、基干民兵,全部行动起来!
向张家口及周边县、区的群众,讲明情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说明鬼子可能使用的毒气和即将到来的血腥屠杀!
动员他们,携带必要口粮和财物,立即向大同以西、乃至更后方的安全区域转移!”
“部队要派出小股兵力,协助维持秩序,引导路线,并提供必要的掩护!
告诉同志们,时间就是生命!动作一定要快,要坚决!
能转移多少是多少,绝不能让新解放的百姓,沦为鬼子屠刀下的冤魂!”
“是!”
李云龙和江岳齐声领命。
张大彪接到纵队下达的紧急转移命令时,正带着参谋们在刚修复不久的张家口城防工事上检查。
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耽搁,将城防事务交给副手,亲自带着纵队政治部和直属队的骨干,火速投入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群众大转移动员工作。
然而,现实远比预想的要困难得多。
张家口及其周边县区,虽然已经被八路军收复,但时间尚短,满打满算也不过月余。
日伪长达数年的统治和欺骗宣传遗毒未清,八路军的群众工作刚刚铺开,根基远谈不上牢固。
很多老百姓对八路军这支队伍还处在观望和疑虑之中。
动员工作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长官,不是俺们不信你们,可这……这好好的家,说扔就扔了?”
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农蹲在自家门槛上,吧嗒着旱烟,满脸愁容和不信,
“俺家这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地里刚种下的秋粮还没出苗呢!
走了,房子咋办?地咋办?牲口咋办?
再说,鬼子……鬼子都在这里了好几年,也没像你们说的那么邪乎?”
喜欢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亮剑之铁血崛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