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屏幕上的数据流还在跳动,南美节点的信号没有消失。程雪坐在主控台前,手指在机械键盘上快速敲击。她已经连续工作十八小时,眼睛发干,但没有停下。
这个信号和之前被捕代表使用的加密协议高度相似。她知道,单靠追踪无法解决问题。旧的方法只能被动响应,现在必须做出改变。
她调出量子计算机的底层日志,开始构建新的运算模型。目标是让系统具备“自我进化”能力——不仅能处理现有数据,还能基于历史事件预测未来威胁。
原型机已运行七十二小时。期间系统多次尝试生成预警报告,但输出结果始终为空。最后一次重启后,程序陷入逻辑死环。问题出在决策变量上。
系统无法理解人性带来的不确定性。过去五年所有重大危机,都是由人的情感驱动:赵宇的嫉妒、林薇薇的算计、刀哥的暴戾。这些非理性行为无法用常规算法模拟。
程雪暂停了全局扫描任务。她打开内部档案库,提取出五起关键事件的完整记录:王婶毒杀案、林薇薇投诚陷阱、刀哥越狱计划、联合国代表渗透案、周海涛商业间谍行动。
每一项资料中,她都标注了核心人物的心理变化节点。比如赵宇在雪山木屋说出“你父亲救过的人,最终都成了我的棋子”时的情绪波动频谱,被单独设为“仇恨指数”样本。林薇薇假怀孕期间的行为模式,定义为“生存本能权重”。这些参数被打包成独立模块,命名为“情感向量集”。
凌晨三点十七分,她将模块接入量子主机的核心架构。
系统重启。
五分钟后,主机风扇转速提升。屏幕上跳出第一条信息:
【预警编号001】
目标区域:南美数据中心
预计攻击时间:72小时后
攻击类型:新型AI病毒注入
成功率预估:83.6%
程雪立刻截图,加密发送给方媛、雷虎和陈雨桐。三人都在值守状态,十分钟内全部确认接收。
第二条预警随即弹出:
【预警编号002】
风险对象:亚洲分公司高管张某
行为特征匹配度:91.4%(接近林国栋早期模式)
推测意图:接受外部资金,准备泄露供应链数据
第三条紧随其后:
【预警编号003】
事件类型:国际提案伪装
内容分析:以环保名义限制量子技术民用化
发起组织:全球可持续发展理事会附属委员会
真实目的:压制陈氏集团技术扩散
九名青年科学家围在副屏前看完信息,没人说话。最年轻的成员低声问:“这真的是预测?还是只是数据分析?”
程雪站起身,走到主机面板前。她按下物理按钮,启动全息投影。画面显示的是三年前的一次未遂袭击——当时赵宇通过境外服务器发送伪造指令,试图关闭陈氏主电网。那次攻击最终被雷虎拦截。
投影切换。现在的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份应对方案:提前部署虚假响应节点,诱导攻击源暴露Ip,并在对方撤离时反向植入追踪代码。
“这不是回放。”程雪说,“这是它自己想出来的。”
九人同时摘下神经接口环。他们能感知到主机运算时的波动,刚才那一瞬间,系统的思维路径发生了质变。
有人开始鼓掌。另一个人笑了出来。他们击掌庆祝,动作克制但情绪真实。
程雪没有加入。她回到座位,打开通讯频道,通知国际科技联盟评审团可以进场。
上午九点整,闭门评审会在第九实验室举行。十一名专家来自不同国家,其中一人是德国资深院士。他听完演示后提出质疑:
“如果机器能预知所有危机,人类还会愿意冒险吗?创新往往来自不确定性的突破。你们是否正在用安全取代自由?”
现场安静下来。
程雪点头。她调出一段新影像。
画面先是黑白的:二十年前,周建国坐在老旧办公桌前,在纸质账本上写下“陈氏永续”四个字。笔尖顿了一下,墨迹微微晕开。那是他在发现第一笔异常转账后的反应。
影像跳转至今日。量子主机自动生成《企业治理演化模型》,其中精确还原了当年那笔资金流向,并列出三种合规修复路径,每种都附带法律后果评估。
“我们不是要消除风险。”程雪看着全场,“而是让每一次错误都有记录,每一次牺牲都不被遗忘。真正的科技永生,是把人的智慧变成未来的免疫系统。”
会议室沉默了几秒。
然后,主持人站起来,带头鼓掌。其他人陆续起身。掌声持续了一分钟。
评审团当场通过技术认证。国际科技联盟宣布,将发布正式评估报告,认定该系统为“人类文明进入主动塑造未来时代的标志性成果”。
消息传出后,三大竞争对手联合发表声明,拒绝采用该系统,理由是“存在不可控伦理风险”。
程雪没有回应。二十四小时后,她公开释放南美数据中心攻击预警的详细数据包,包含攻击时间、手法、目标Ip段。
当天晚上,两家原反对企业遭到完全相同的AI病毒入侵,损失严重。第三家企业紧急联系陈氏集团,请求技术支持。
第二天中午,三家公司相继改口,宣布与陈氏签署量子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允许它们接入预警系统,共享基础防护模块。
国际科技联盟最终报告定稿:“程雪的突破,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主动塑造未来’的时代。这不是一次技术迭代,而是一场文明跃迁。”
第九实验室里,九名科学家正在整理后续任务清单。有人提议给系统起个名字。
“就叫它‘守望者’吧。”最年轻的那个说。
程雪没反对。她在主机日志中新建了一个目录,命名为“记忆库”。
她从口袋里取出一枚定制U盘,黑色外壳,侧面刻着一行小字:“老师,我们真的让代码学会了记住。”
这是大学时期导师送给她的礼物。那人曾说,最好的程序不是最快的,而是最有记忆的。
她把U盘插入主机。进度条开始加载。文件类型包括语音片段、手写笔记、旧邮件备份——全是过去五年中,那些没能及时阻止的失败记录。
系统自动识别并分类。每一个事件都被打上时间戳和情感标签。主机开始学习如何从失败中提取规律。
程雪坐回位置,重新戴上耳机。她还有七十二小时值守周期要完成。
南美节点的信号仍在上传。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观察。
她等它出手。然后看系统怎么反击。
主机屏幕右下角,一个新的红点开始闪烁。
喜欢重生之涅盘棋局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之涅盘棋局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