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

柚子好好吃啊

首页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将军,夫人又逃了误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程书记的掌心娇宠云顶之开局转职赏金【快穿】坏种穿书后,水灵根变成了全灵根生活随想随思记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 柚子好好吃啊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全文阅读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txt下载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98章 木艺焕新成非遗,匠心跨海展华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霜降后的省城,段氏木工坊的老巷子里飘着淡淡的樟木香气,巷口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打湿,映着“段氏木工坊”五个烫金大字的老木牌——这牌子是明杰年轻时亲手做的,如今漆皮虽有些斑驳,却透着岁月沉淀的厚重。而巷子深处的新文创区,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落地玻璃窗里亮着暖黄的灯光,展架上摆着小巧的木簪、榫卯结构的首饰盒、印着水墨图案的木托盘,年轻的店员正拿着手机直播,镜头扫过一件件精致的木艺品,弹幕里满是“想要”“太有中式美感了”的评论。

段文博站在文创区的展台前,手里摩挲着一只刚做好的“霜降款”木簪——簪子用空间培育的黄杨木制成,簪头雕刻着细小的霜叶,叶脉清晰得能看清纹路,簪杆打磨得光滑如玉,握在手里温温的。他是明杰的孙子,刚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毕业两年,接手木工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传统木艺文创化”,可最初,这想法却遭到了不少老匠人的反对。

“文博,咱们木工坊做了几十年的桌椅、农具,靠的是实打实的榫卯手艺,做这些小玩意儿,不是丢了老本行吗?”负责传统家具制作的李师傅放下手里的刨子,眉头皱得紧紧的,他跟着明杰学了三十年木工,手里做出来的八仙桌,桌腿的榫卯能严丝合缝到插不进一张纸。

段文博没反驳,只是把李师傅请到文创区,拿起一只榫卯首饰盒,轻轻一拉,盒子分成了三层,每层都用不同的榫卯结构连接,没有一颗钉子。“李叔,您看这盒子,用的是咱们最传统的‘燕尾榫’和‘穿带榫’,只是把尺寸改小了,做成年轻人喜欢的首饰盒。”他又拿起一只木托盘,托盘底部刻着淡淡的《兰亭序》字迹,“这是用空间里的香樟木做的,自带香味,能防虫,还能当茶盘用。咱们不是丢了老本行,是让老手艺换种方式活下去。”

李师傅看着那些精致的木艺品,手指忍不住碰了碰首饰盒的榫卯接口,眼神渐渐软了——这些活儿,手艺一点没偷工,只是更巧、更贴年轻人的生活了。这时,明杰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老木尺,尺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是他年轻时做活计用的。“老李,文博说得对,咱们做木工的,不能守着老方子不变。我年轻时,你师傅还教过我做木梳呢,现在把手艺用到小物件上,挺好。”

得到爷爷和老匠人的支持,段文博的文创转型走得更顺了。他从空间里选了几种适合做小件的木材——黄杨木细腻、香樟木防虫、紫檀木坚硬,又组建了一支年轻的设计团队,把传统元素和现代生活需求结合:做“二十四节气木簪”,每个节气对应一种纹样;做“古诗词木牌”,背面刻着诗句,正面是对应的水墨图案;做“榫卯玩具”,让孩子在拼搭中了解传统工艺。

最让人惊艳的,是他耗时三个月做的“清明上河图木刻屏风”——屏风用空间里的楠木制成,长三米,高两米,他和老匠人一起,把《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拱桥、商铺、行人都刻了上去,连桥上小贩的吆喝姿态、船上的船桨纹路都清晰可见。刻完最后一刀时,明杰摸着屏风的纹路,眼眶红了:“我做了一辈子木工,没见过这么细的活,这才是咱们段家木工的本事。”

转机发生在次年春天,省文旅厅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段文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带着“清明上河图木刻屏风”和几件文创产品去了申报现场。评审专家里有位研究传统木艺的老教授,看到屏风时,忍不住蹲下来,用放大镜仔细看雕刻的细节:“这楠木的纹理怎么这么均匀?而且雕刻时没破坏木材的自然纹理,反而让图案和木纹融合在了一起,难得!”

段文博笑着解释:“教授,这楠木是用我们家特殊方法培育的,质地均匀,不易开裂,所以能刻这么细的图案。而且我们所有产品都坚持‘无胶水、无油漆’,只用蜂蜡抛光,保留木材的天然质感。”老教授点点头,又拿起一只榫卯首饰盒,反复开合几次,赞叹道:“这么小的盒子,用了三种榫卯结构,还能做到开合顺畅,这手艺没丢,还创新了!”

三个月后,喜讯传来——段氏木工坊的“传统木艺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那天,明杰穿着新做的中山装,亲手从文旅厅领导手里接过非遗牌匾,颤着声音说:“我爹当年教我做木工时,就说手艺要传下去,现在不仅传下去了,还让更多人知道了,我没辜负他。”

非遗的名头让段氏木工坊的名气更大了,不久后,法国巴黎的“中欧文化交流展”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带着木艺品去参展。出发前,段文博特意去空间里选了一批最好的木材,做了一批适合国际观众的文创产品:用紫檀木做的榫卯书签,上面刻着中法双语的名言;用黄杨木做的迷你“巴黎铁塔”,塔身用中式榫卯结构拼接;还有一套“中西合璧”木盘,盘面一半刻着故宫角楼,一半刻着巴黎圣母院。

巴黎的展厅里,段氏木工坊的展位前总是围满了人。一位法国老太太拿着榫卯书签,翻来覆去地看,惊讶地问:“这东西没有胶水,也没有钉子,怎么能拼在一起?”段文博笑着拿出一套迷你榫卯玩具,现场演示如何把零散的木块拼成一只小木盒,老太太看得入了迷,当即买下了五套,说要送给孙子们。

有位意大利家具设计师,盯着“清明上河图木刻屏风”看了很久,主动找上段文博:“我想和你们合作,把中式榫卯结构用到西方家具设计里,肯定会很受欢迎。”段文博欣然答应,两人当场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回国后就开始设计方案。

展期最后一天,段文博在展厅里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木艺体验活动,教观众用简单的工具打磨小木勺。一位来自法国的小姑娘,手里握着砂纸,小心翼翼地打磨着木勺的边缘,抬头对段文博说:“中国的木艺真神奇,摸起来很温暖,像妈妈的手。”段文博心里一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木工不是冷冰冰的手艺,是用手温把木材变成有温度的物件,让用的人能感受到匠心。”

回国那天,段文博带着满满一箱订单和合作意向书,刚下飞机就看到爷爷明杰和太爷爷陆衍在机场等他。明杰接过他手里的行李箱,笑着问:“外面的人喜欢咱们的木艺不?”段文博用力点头:“喜欢!他们说咱们的木艺有中国味道,还想跟咱们合作呢!”陆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把老手艺带出了国,给咱们段家、给中国长脸了!”

那天晚上,段氏木工坊的老巷子里张灯结彩,老匠人、年轻设计师、店员们围在一起,吃着用空间里的蔬菜做的菜,聊着巴黎的趣事。段文博看着眼前的场景,又想起刚接手木工坊时的忐忑,现在他终于明白:传统不是守旧,创新也不是丢根,把老手艺和新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让木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走向更远的地方,才是对匠心最好的传承。

月光洒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上,和巷子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温暖而明亮。巷子里的樟木香气,似乎也飘得更远了,像是在诉说着这段跨越三代的木艺传奇,也预示着它更广阔的未来——不仅是省城老巷里的一间木工坊,更是走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名片。

喜欢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世界的技术宅逐出宗门后,我自废修为却越来越强了神道帝尊重生八零:军官老公又强又猛先婚厚爱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开局夺神器,我吃空整个仙门时光不曾远离论大唐最懒的人飞宽哥莫属快穿女配:深吻男神100次洛洛历险记我的小兵全员会绝招重生之资本帝国误入官场绝世飞刀仙寥一剑天鸣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小区求生,但我被拉入了管理群退婚后我靠闺蜜爆红娱乐圈
经典收藏武道圣尊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重生后,国公嫡女只想躺平摆烂昭棠赋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萌宝复仇:神医妈咪虐豪门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重生赌命,假千金鸠占鹊巢被吊打一剑,破长空绝世兵王(木土七小)感恩过往轻尘语一遇总裁误终身魔法之勋章民国聊斋谁都不是行尸走肉至高仙帝:从原神开始的养老生活跳下十八楼我与仙女互换身体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全家置我于死地,转身被世子截胡了
最近更新儿媳拔我氧气管,重生后我当泼妇综武:芷若赵敏问我肾好不我在仙界忙种田开局被退婚,我转身嫁病弱王爷快穿之除怨之旅重生七零巾帼:明月照山河边训边宠,她被禁欲糙汉娇养了胜天半子祁同伟魂穿林天重生祁同伟:诸君,请听龙吟!吕布重生现代恶燕正阳门下:娶妻关小关被师傅卖了买家要夺舍撼龙逆命录幽溟纪辛苦养大的修仙女儿总想扑倒我末世丧尸:兵哥不要抛下我娱乐:我在蘑菇屋的三个月盗笔一人:张家社畜不想救世海贼:我的磁力科技树点满了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 柚子好好吃啊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txt下载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最新章节 - 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