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天,段家早早地就忙碌起来。天刚亮,柳玉梅和李秀莲就开始和面、剁馅,准备包饺子。段建国和段建军去贴春联,红纸是段明远从县城带回来的,上面的字是段守业写的,笔力遒劲,透着股喜庆。
段筱棠也凑在灶台边帮忙,小手攥着面团,笨拙地捏成小剂子。李秀莲怕她累着,想让她去院子里玩,她却执意留下:“娘,我能帮你擀皮,你看!”说着,她用小擀面杖把剂子擀成薄薄的圆片,虽然边缘不够规整,却也像模像样。
“咱们筱棠真是懂事,比明浩那臭小子强多了。”柳玉梅笑着说。正在院子里放炮仗的段明浩听见了,跑进来嚷嚷:“奶,我也懂事!我刚才帮爷爷劈柴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饺子很快就包好了。煮饺子时,锅里飘出的香味,让几个孩子都围在灶台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段守业坐在炕边,喝着自家酿的米酒,看着忙碌的家人,嘴角露出久违的笑容。
中午,段明阳终于从省城回来了。他穿着一件蓝色的学生服,背着一个旧书包,手里还提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本书和一小袋糖果。
“二哥!”段筱棠和段明凯、段明浩赶紧跑过去,围住他。
段明阳笑着把他们搂进怀里:“想二哥了没有?”
“想!”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
柳玉梅接过儿子的书包,摸了摸里面的书,心疼地说:“在学校是不是没吃饱?怎么又瘦了?”
“娘,我在学校吃得好,就是学习忙,没怎么长肉。”段明阳笑着说,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奖状,递给段守业,“爹,我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得了三好学生奖状。”
段守业接过奖状,看了又看,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好!好!我家明阳有出息!”
段明阳还带了他的同学给家里的礼物——一本《农业技术手册》和一袋花生。他说同学家是农科所的,这本手册里有很多种庄稼的技巧,说不定能帮到生产队。
段建国接过手册,如获至宝:“这可是好东西!年后我就拿着这本手册,跟队里的人一起研究,争取让咱们队的庄稼多打粮。”
晚饭时,全家人围坐在炕桌旁。柳玉梅把煮好的饺子先给段守业和段建军各盛了一碗,又给几个孩子分了饺子,自己和李秀莲却只喝着玉米糊糊,就着咸菜。段筱棠看在眼里,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夹了两个给奶奶,又夹了两个给妈妈:“奶,娘,你们也吃,我吃不了这么多。”
柳玉梅赶紧把饺子推回去:“筱棠乖,你吃,奶不饿。”
“奶,你不吃我也不吃了。”段筱棠噘着嘴,执意要让奶奶吃。段守业见状,笑着说:“玉梅,你就吃了吧,孩子的心意。咱们一家人,就得一起吃才香。”
柳玉梅这才接过饺子,小口吃了起来,眼眶却悄悄红了。
饭后,全家人围在煤油灯旁守岁。段守业给孩子们讲以前的故事,说他年轻时跟着私塾先生读书的趣事,说他怎么认识柳玉梅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段明凯还追问:“爷爷,你跟奶奶是不是像戏里演的那样,一见钟情啊?”
柳玉梅笑着拍了他一下:“小孩子家家,别瞎问。”
段明远说起县城的工厂,说年后要学新技术,争取多拿工资;段明阳说想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段明杰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块木头,默默雕刻着什么——他最近迷上了木工,想年后去县城找个师傅学艺;段明辉说要好好复习,争取明年考上大学。
段筱棠看着哥哥们,心里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帮三哥找到木工师傅,想帮四哥复习功课,想让爷爷的草药能帮到更多人,想让全家人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守岁到半夜,村里的梆子敲了十二下,新的一年到了。段守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分给每个孩子:“新的一年,祝咱们家平平安安,孩子们都健健康康的。”
段筱棠拿着糖果,悄悄溜进了柴房,进了灵植空间。空间里的玉米和红薯已经成熟了,她把玉米和红薯收下来,又种上了新的种子。她看着空间里的黑土和灵泉,心里满是希望——新的一年,她要让空间变得更大,种更多的庄稼和草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回到房间,段筱棠躺在床上,听着家人的呼吸声,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知道,这个冬天过后,段家的日子,一定会像空间里的作物一样,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窗外的雪还在下,但她的心里,却充满了阳光。
这时,段明远翻出一张县城带回的旧报纸,指着上面的照片说:“你们看,这是省城农科院的青年技术标兵,叫陆衍,才八岁就帮着研发耐旱种苗,真是厉害!”
段筱棠凑过去,目光落在照片上那个眼神沉稳的小男孩身上,心脏猛地一跳——是他,龙国末世的陆衍!原来,他也重生了,还到了省城。她攥紧了手心,心里悄悄有了个念头:等开春,一定要去省城看看。
喜欢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六零:重生带全家逆袭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