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赌
(一) 旧约终章:637与荣光
湘江的浊流裹挟着夏日的燥热,奔腾不息。六月底的空气里,水腥气混合着栀子花若有若无的甜香,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焦灼——湖南高考放榜日。
双流中学高三教师办公室,窗外的蝉鸣撕心裂肺。杨衡新坐在他那张堆满试卷、磨得发亮的旧办公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短信发送成功的页面:“成绩已出,请查收。愿孩子们前程似锦。”——这是发给刚毕业的高三(1)班全体学生家长的。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自己的查分页面。输入准考证号的手指,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颤。页面刷新,一个鲜红的数字跳了出来:**637**。
637。
比约定的640,少了3分。
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掠过杨衡新刻着岁月痕迹的脸庞。又输了。这是他和这届学生——他退休前带的最后一届——立下的“三年之赌”。他承诺,高考成绩若达不到640分,就请全班吃大餐;若达到了,学生们就请他吃食堂最贵的套餐。几年下来,这已成为他带班的一个独特传统,一届届传下来,他请客的次数远多于被请。
手机骤然疯狂震动,沉寂已久的高三(1)班班级群瞬间被引爆:
“杨老师!637!哈哈哈,您又栽了!”
“老师说话算话啊!地址!地址!”
“@杨衡新 杨老师,这次我们去哪庆祝您‘光荣退休’兼‘赌约失败’?”
“别闹!咱们班成绩才炸裂呢!刚收到消息,班长陈宇飞!全省物理类状元!清华稳了!还有李娟,北大!王强,清华!我们班清北三个!杨老师牛逼!”
群里信息飞速滚动,洋溢着狂喜、解脱和对这“传统节目”的热切期待,更充满了对班级辉煌战绩的自豪。杨衡新看着那些跳跃的头像和文字,眼前浮现出三年前高一入学时那一张张稚嫩又带着点桀骜的脸庞:思维敏捷、总爱和他“抬杠”的陈宇飞;家境困难却异常坚韧刻苦的李娟;调皮捣蛋但天赋不错的王强……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夜的陪伴、鞭策、呕心沥血的讲解、恨铁不成钢的训斥,都浓缩在这一个“失败”的数字和班级耀眼的集体胜利里。
他定了定神,手指在屏幕上沉稳敲击:
“芙蓉阁‘鸿运厅’,晚上六点。同学们,这次真别给老师省钱!祝贺你们!你们是双中的骄傲!”
点击发送。
放下手机,办公室的寂静被蝉鸣填满。637分。对于一个即将退休、多年不接触完整高考体系、且将绝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的高三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来说,这分数其实已属不易。数学是他的强项,理综尚能支撑,真正吃力的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语文和英语。这几年,他都是利用深夜、周末的碎片时间,硬啃那些生疏的知识点,只为了以身作则,告诉学生们:老师也在拼。
“咚咚咚!”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一个高大阳光的身影几乎是跳了进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和促狭:“杨老师!真637?哈哈哈,您这‘老输家’的帽子是摘不掉咯!不过……”陈宇飞,昔日的班长,如今的省状元,声音洪亮,“咱班给您挣大脸了!清北三个!您这‘收官之作’,值了!”他身后涌进一群同样兴奋的学生,七嘴八舌。
“老师,您给我们印的‘葵花宝典’(指杨衡新自编的习题集),押中数学大题了!”
“杨老师,您是不是故意考少点,好给我们庆祝找借口啊?”
“看您黑眼圈重的,肯定光顾着给我们改卷子,自己都没空复习!”
杨衡新笑着站起身,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温茶,驱散疲惫。他看着眼前这群即将展翅高飞、创造了自己执教生涯最辉煌战绩的年轻人,心中那点因“输”而产生的些微波澜,瞬间被巨大的成就感和欣慰淹没。
“少贫嘴!都知道了?鸿运厅,六点,迟到的不等,菜我点最贵的!”他故意板起脸,眼中盛满笑意。
傍晚,“鸿运厅”灯火辉煌,气氛热烈到顶点。六张大圆桌坐满了凯旋的学子。空气中弥漫着辣椒、花椒和食物沸腾的浓烈香气,更弥漫着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脱去校服的少男少女们,喧哗笑闹,举杯碰撞。
陈宇飞端着满满一杯饮料(他坚持不喝酒),挤到杨衡新身边,脸上因激动和热气通红:“杨老师!敬您!敬您这输得‘价值连城’的三分!”他声音洪亮,压过了喧嚣。“说真的,要不是您这赌约像座灯塔,也像根鞭子,时刻提醒着我们——连老师都在拼命,我们凭什么懈怠?我们班最后那股破釜沉舟的劲儿,真就是被您‘逼’出来的!这状元,有您一大半功劳!”
他的话引来雷鸣般的掌声和附和。
“是啊杨老师!看您那么大年纪还跟我们一起熬夜,我们哪好意思偷懒!”
“您那本‘错题屠龙刀’,救我狗命!”
“杨老师,您退休了,我们想您了咋办?”
七嘴八舌,带着温度。杨衡新笑着,目光慈和。角落里,李娟正安静地将几块品相完好的硬菜,小心翼翼地夹进打包盒——她知道杨老师理解她的家境。杨衡新看见了,心中暖流涌动。
“杨老师,”陈宇飞的声音忽然低沉郑重,眼圈微红,“我们都知道,您的时间、心血,99%都砸我们身上了。您自己那薄薄的复习资料,跟我们的‘题海’比,寒酸得可怜。这三分,您输得光彩!输得我们……心服口服!敬您!”他高高举起杯。
包厢渐渐安静。几十道目光聚焦在杨衡新身上,充满感激、不舍和深深的敬重。
不知是谁轻声哼唱:“长亭外,古道边……”声音起初细微颤抖。很快,第二个、第三个声音加入,最终汇成饱含深情的合唱: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朴素悠扬的旋律,没有华丽的技巧,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杨衡新的心。眼前的面孔在灯光下晃动模糊。那些被粉笔灰染白的手指,那些深夜独自亮着的灯,那些被学生气笑又强自咽下的无奈……无数画面奔涌。喉头滚动,沉沉地坠着。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短暂的安静后,陈宇飞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扫过全场,声音带着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和传承的使命感:
“杨老师!这杯,敬您!敬我们这辉煌的三年!敬您‘输掉’却赢来满堂彩的三分!更敬——”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告:
“敬您开创的‘三年之赌’!这精神,这火种,不能熄!杨老师,您放心退休!这擂台,这赌约,我们——替您守下去!传给下一届,下下届!”
“敬杨老师!”
“敬三分!”
“敬传承!敬守擂!” 吼声震天。
几十个杯子高高举起,碰撞出清脆密集如骤雨般的声响。情谊与承诺,比酒更醇烈。
杨衡新端起小酒盅,辛辣的白酒滑过喉咙,点燃胸腔,热浪直冲眼底。他看着这群最杰出的“作品”,即将远航,一种混合着巨大满足、淡淡离愁和薪火有继的欣慰无声磅礴地漫溢。他抬手用力抹了把脸。
“好!”他放下空杯,声音带着微醺的豪迈,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这三分,我输得高兴!输得……此生无憾!”他顿了顿,迎着他们骤然亮起、充满询问和期待的眼睛,声音清晰而坚定:
“同学们!告诉后来者!这‘三年之赌’的擂台,永远在!我杨衡新,虽退,心未远!等你们的好消息!”
“好——!” 震耳欲聋、饱含热泪的欢呼声浪猛地炸开,几乎掀翻屋顶!这是对恩师的最高礼赞,更是对精神火炬生生不息的最强宣誓。
(二) 薪火相传:新擂主与630分
震耳欲聋的欢呼与离别的笙歌仿佛还在“鸿运厅”的穹顶下萦绕,带着一个时代落幕的余温与薪火点燃的炽热。时间之河奔涌向前,冲刷着记忆,也滋养着新生。又是三年,八月底的暑气蒸腾,蝉鸣依旧撕扯着双流中学校园潮湿闷热的空气。新的高一年级,迎来了开学。
杨衡新推着那辆更加吱呀作响的旧自行车,穿过校门口喧闹的人流。车把手上,挂着一个半旧的环保布袋。退休教师的胸牌在初秋阳光下泛着金属冷光,他下意识地轻轻拂过——虽已退休四年,作为学校的“终身荣誉顾问”,他偶尔还会回来看看。
“杨老师!杨老师!”一个熟悉又带着干练气息的声音响起。陈宇飞——四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省状元,如今清华数学专业毕业,穿着一身合体的浅色衬衫,胸前别着崭新的“高一(1)班班主任”工作牌,大步流星地迎了上来。他脸上褪去了大部分学生气,多了几分教师的沉稳,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看到杨衡新时,那份发自内心的亲近和喜悦毫无掩饰。
“宇飞?哦不,现在该叫陈老师了!”杨衡新笑着停下车子,用力拍了拍陈宇飞越发厚实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怎么样?当‘孩子王’的感觉?”
“压力山大,但干劲十足!”陈宇飞咧嘴一笑,那笑容依稀还有当年狡黠的影子,但更深沉,“多亏您当年‘逼’出来的底子,还有您传下来的‘秘籍’!”他指的是杨衡新退休时留给他的那些凝聚了毕生心血的教学笔记和习题集。
“走,去我新办公室看看!正好,今天开学第一天,我想干件大事,得请您这位‘老擂主’坐镇!”陈宇飞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决心的光芒。
高一(1)班的教室里,坐满了稚气未脱、眼神充满好奇与懵懂的新生。开学第一课。陈宇飞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杨衡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像一个安静的观察者。
“同学们,欢迎来到双流中学,欢迎来到高一(1)班!”陈宇飞的开场白沉稳有力,“在开始我们的高中旅程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我们学校、我们身边的真实传统——‘三年之赌’!”
他娓娓道来,声音充满感染力。讲述了杨衡新老师如何为了激励学生,立下陪考的赌约;如何一届届坚持,屡败屡战;如何在退休前最后一届,以3分之差“落败”,却带出了全省状元和清北三杰的辉煌。他特别提到了637分背后的付出,以及那场感人至深的“鸿运厅”告别宴和薪火相传的宣言。
新生们听得入神,眼神中充满了惊叹和对那位传奇老教师的向往。
“这位传奇的杨衡新老师,今天就在我们教室里!”陈宇飞话音一转,手臂指向教室后方。
刷!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角落里的杨衡新身上。惊讶、好奇、崇敬的目光交织。杨衡新有些意外,但随即坦然地向学生们微微颔首。
陈宇飞的目光变得无比郑重,声音也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锐气:
“杨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为师者,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今天,作为高一(1)班的新班主任,作为‘三年之赌’精神的继承者——”他深吸一口气,如同当年在主席台上宣战一般,目光灼灼地扫过全班,最终定格在杨衡新身上,清晰地宣告:
“我,陈宇飞,在此立誓!我将继承杨衡新老师的传统,与你们并肩作战三年!三年后的高考,我同样会走入考场,与你们同考!”
教室里一片哗然!新生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我的目标是——”陈宇飞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高考总分,必须高出本省‘985’大学最低录取控制线——30分以上!” (注:此处采用您建议的“高出985线”标准,更具现实性和挑战性)
“如果做不到,”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震惊的小脸,嘴角勾起一丝当年杨衡新式的、带着点“狠劲”的笑容,“我请全班同学去长沙最好的酒楼,连吃三天!如果做到了……”他故意拉长了调子,“你们每人,请我吃一碗学校食堂的牛肉粉!加双份牛肉!”
“轰!”短暂的寂静后,教室里爆发出巨大的笑声、掌声和兴奋的议论声!这新颖又充满挑战的“赌约”,瞬间点燃了少年们的好胜心。他们看向新班主任的目光,充满了新奇、挑战和隐隐的兴奋。
陈宇飞抬手示意安静,目光再次投向教室后方,带着深深的敬意和一丝“挑衅”的笑意:
“杨老师,您是老擂主,更是见证人!这新的‘三年之赌’,我陈宇飞,接棒了!您就等着看,看您的徒弟,能不能青出于蓝!”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到杨衡新身上。
杨衡新坐在那里,背脊挺直。他看着讲台上那个意气风发、以教师身份向他“新老擂主”致敬并发起新挑战的年轻人,看着陈宇飞眼中那份熟悉的、为点燃学生而燃烧的火焰,看着他以自己的方式创新却又牢牢抓住精神内核的“赌约”…… 时光仿佛倒流,又仿佛在这一刻完成了完美的交接。
他缓缓站起身。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对着讲台上的陈宇飞,对着满教室充满希望的新面孔,用力地、赞许地点了点头。嘴角,缓缓上扬,绽放出一个无比欣慰、无比满足的笑容。那笑容里,是看到自己毕生坚守的信念终于后继有人、且必将发扬光大的笃定与安然。
浑浊的眼眸深处,欣慰的光芒,远胜过任何胜利的喜悦。
薪火,已燃。
新局,已开。
讲台上下,新老两代师者,目光交汇处,是无言的嘉许,是沉甸甸的期许,更是教育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永恒光芒。讲台下,几十双年轻的眼睛被这庄严而充满激情的“赌约”彻底点亮,属于他们的、奋斗的三年,正式拉开了序幕。
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