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水域的暮色总带着三分萧瑟。甘宁站在楼船甲板上时,晚风正卷着水汽掠过他的玄甲,甲片上的冷光与水面粼粼波光交相辉映。他左手按着腰间的横刀,刀柄上镶嵌的鲨鱼皮被摩挲得发亮——那是去年在濡须口斩杀黄祖时所得,此刻指尖触到皮料的粗糙纹理,倒让他想起贾诩临行前的嘱托。
兴霸可知,袁绍二十万大军屯于黎阳,若使其南下,青州危矣。当时贾诩正对着舆图上的冀州水域画圈,烛火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投下阴影,袁本初多疑,善断而少决。你只需让他觉得此处有伏,让他猜,让他疑,便是大功。
甘宁当时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文和先生放心,某家的船,能让他夜里睡不着觉。
此刻他望着岸边连绵的芦苇荡,那片青黄相间的苇丛在暮色里像道密不透风的墙。三十艘快船就藏在苇根深处,船身被淤泥糊成灰黑色,与浑浊的水面融为一体。船上的柴草浸了三天三夜的桐油,油香混着水汽飘过来,连芦苇叶上的虫豸都敛了声息。
将军,袁绍的粮草船队打着旗号,共十二艘粮船,押船的是淳于琼的侄子淳于安。一名校尉快步上前,甲胄上还沾着水痕——他刚带着三个水性最好的哨探潜到粮船附近摸了底细。
甘宁眯起眼,远处水天相接处已浮起点点灯火,像坠在黑丝绒上的火星。淳于安?他嗤笑一声,那蠢货去年在黄河渡口被某家烧了粮船,至今见了火折子都打颤。他忽然提高声音,喉间的烟嗓在水面荡开,传令下去:楼船落主帆,升小帆,桨手换短桨,水声不得过响。快船队备好火石火油,听某家号令。
校尉领命转身时,瞥见甘宁腰间的酒葫芦晃了晃。这位锦帆贼出身的将军总爱在战前抿两口,说是壮胆,也壮杀气。此刻葫芦口飘出的酒气混着桐油味,倒成了最特别的战前气息。
夜幕像浸了墨的棉絮,一点点压下来。袁绍的粮船正顺着水流缓缓东行,船头的灯笼在水面拖出长长的光带,船上的士兵抱着长矛打盹,甲胄碰撞的轻响在静夜里格外清晰。淳于安坐在主船的舱里,正就着油灯翻看账簿,忽觉水面风势变了——方才还带着水汽的暖风,此刻竟裹着些微焦糊味。
什么味道?他推开舱门,刚要喝问,就见西北方的芦苇荡里突然窜起三十道火光!
那火光来得极快,像惊蛰时破土的春笋,眨眼间就窜上丈高。三十艘快船从苇丛里冲出来,船尾的桨手赤着上身,肌肉在火光里贲张如铜,船头的士兵将点燃的火把掷向柴草堆,浸透桐油的干柴爆响,火舌舔着船板向上蔓延,整艘船顿时成了移动的火盆。
敌袭!淳于安的吼声被火声吞没。粮船上的士兵慌了神,有的往水里跳,有的想把着火的粮袋推下去,却被涌来的热浪逼得连连后退。火船撞在粮船侧面,干燥的帆布瞬间引火,火星随着浓烟飘向夜空,竟在水面织成一片火网。
甘宁站在楼船船头,看着火海里的混乱,嘴角勾起冷弧。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杀招,是让袁绍觉得这把火背后藏着千军万马。
袁绍接到粮船遇袭的消息时,正与逢纪在黎阳城楼夜巡。城垛上的灯笼被风吹得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城砖上,忽长忽短。
主公,淳于安回报,说是甘宁的水军,约莫三十艘船,烧了三艘粮船便退了。传令兵跪在地上,声音发颤。
袁绍捻着颔下的胡须,指节泛白。他今年已近四十,眼角的皱纹里总藏着挥不去的疲惫——自去年在青州被大水淹死大军,折了锐气,他对水战便添了三分忌惮,尤其是甘宁这号以剽悍闻名的将领,更是让他夜里难安。
三十艘船?逢纪皱眉,手里的羽扇在掌心轻敲,甘宁在青州的水军少说有三百艘,为何只派三十艘来?
或许是试探?袁绍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望着远处水面若隐若现的火光,像望见了去年乌巢被烧时的烈焰,公则,你说他会不会是想诱我出兵?
逢纪摇头:不好说。甘宁此人,用兵向来不按常理。去年掘黄河水淹大军,如今保不齐藏着更险的招。他顿了顿,凑近袁绍低声道,主公,粮道关乎大军命脉,若甘宁真要断我粮道,绝不会只派三十艘船。依属下看,这更像是疑兵。
疑兵?袁绍冷笑,他想让我觉得他兵力不足,引我出战?
也可能是想让我们不敢出战。逢纪的羽扇指向水面,他烧了粮船却不深入,就是想让我们猜他的底细。若我们按兵不动,他便能从容袭扰粮道;若我们贸然出击,说不定正中他埋伏。
正说着,城楼下传来喧哗。大将鞠义提着披风冲上城楼,甲胄上的霜气还未散尽:主公!末将愿率五千精兵,乘夜突袭甘宁水寨!定将那锦帆贼的头颅献上来!
袁绍还未开口,逢纪已先道:幼平稍安。甘宁水寨藏在芦苇荡里,夜色难辨虚实,若中了埋伏,得不偿失。
鞠义急道:难道就让他如此嚣张?我军十万将士,难道还怕了他区区水军?
袁绍挥手止住争执,目光扫过城楼下的军营——帐篷连绵如星,却在火光映照下透着几分萎靡。他知道,自去年兵败后,军中士气本就低落,若再吃个败仗,恐怕真要人心涣散了。
传令下去,他沉声道,各营加强戒备,不得擅自出战。再派三队斥候,沿水路探查,务必查清甘宁的虚实。
鞠义还想争辩,却被袁绍的眼神逼退。夜色渐深,水面的火光时明时暗,像只窥伺的眼,让黎阳城头的每个人都觉得后背发寒。
三日后,斥候队回来了两队,第三队却杳无音信。带回的消息也含糊不清:有的说芦苇荡里藏着数百艘船,有的说只见到零星巡逻的快船。
废物!袁绍将斥候的回报摔在案上,案上的青铜灯盏被震得摇晃,连对方有多少人都查不清!
逢纪捡起竹简,眉头锁得更紧:主公,这更说明是疑兵之计。若甘宁真有大军,何必藏着掖着?他就是想让我们心神不宁。
话音刚落,又有传令兵冲进来:主公!不好了!南岸的粮仓被烧了!甘宁的人乘着小船摸上岸,放了火就跑,守将追都追不上!
袁绍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带地崩开了扣。他走到窗边,望着南岸冲天的火光,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是囤积了三个月的粮草,本是预备南下青州的,如今竟成了一片焦土。
主公息怒。逢纪连忙上前,甘宁粮草有限,这般折腾,撑不了多久。我们只需守住黎阳,他自会退去。
袁绍没说话,只是望着火光发呆。他忽然想起年轻时讨伐董卓,那时的自己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被一个字困在孤城,连还手都不敢。
广陵城的晨雾里,藏着比冀州水域更浓的杀机。陈登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十里坡的方向,指尖在城砖的裂缝里轻轻摩挲。裂缝里还嵌着去年打仗时的箭头,锈迹斑斑,像段凝固的时光。
元龙在想什么?李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披着件素色棉袍,手里把玩着枚玉珏,晨光透过雾气照在他脸上,竟显得有些温和。
陈登回头一笑:在想张勋会不会来。文优先生说,他若是不来,这出戏可就演砸了。
李儒走到城垛边,望着城门处故意敞开的吊桥——吊桥的铁链上缠着些枯草,看着像是许久没保养;城门两侧的卫兵斜挎着刀,有的还在打哈欠,活脱脱一副松懈模样。
张勋此人,李儒慢悠悠道,少年时跟着袁术打黄巾,靠的是一股子蛮勇。后来虽跟着杨弘学了些兵法,骨子里还是个贪功冒进的性子。他见广陵城门大开,定会觉得是天赐良机。
那杨弘呢?陈登追问,听说他是袁术麾下最稳妥的谋士。
李儒嗤笑一声:杨弘稳妥?那是没遇上真正的诱饵。你瞧着吧,等张勋的先锋到了城下,见我们连护城河都没放水,他定会劝张勋谨慎,但张勋绝不会听。
正说着,远处的官道上扬起烟尘。管亥提着大刀走上城楼,瓮声瓮气地问:来了?他赤裸的胳膊上缠着布条,那是昨日演练时被木箭划伤的,此刻倒添了几分悍勇。
陈登点头:来了。管将军,按计划行事。
管亥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放心,某家在黑风口的山谷里藏了五千弟兄,个个都憋着劲呢。
张勋的先锋部队在离城三里处停了下来。领头的偏将勒住马,望着广陵城敞开的城门,挠了挠头:将军,这城... 怎么看着不对劲?
张勋策马赶来,他身披亮银甲,头盔上的红缨在风中飘动。看清城门口的景象,他眼睛一亮:有何不对劲?陈登这小子定是吓破了胆,连城门都忘了关!
杨弘跟在后面,脸色凝重:将军,事出反常必有妖。陈登之父陈珪是徐州老臣,家学渊源,他断不会如此大意。
军师又多虑了。张勋挥手道,陈登才二十出头,能有什么城府?去年他守匡琦城,不过是靠了地形险要。如今广陵城孤悬在外,他能守得住?他拔出腰间的剑,指向城门,传令下去,先锋营进城探路,主力随后跟进!
杨弘还想再劝,却被张勋瞪了回去:军师若怕,便在此地等着!等某家拿下广陵,再请军师入城饮酒!
先锋营的士兵小心翼翼地过了吊桥,见城门两侧的卫兵果然只是象征性地拦了拦,顿时松了口气,大喊着进城抢粮冲了进去。张勋见状,大笑道:我说什么来着!策马便要跟上。
杨弘望着空荡荡的城门,忽然觉得后背发凉——他看见城门内侧的阴影里,似乎有刀光闪过。
将军!不可!杨弘急得拔剑砍向张勋的马缰,是埋伏!
马缰被砍断,张勋的坐骑惊得人立而起。他正要怒骂,就听广陵城内一声炮响!原本敞开的城门一声关上,吊桥也猛地收起;城墙上突然竖起无数旌旗,刚才还打哈欠的卫兵瞬间挺直腰板,手里的弓拉得满满当当。
城楼上的陈登一声令下。
黑风口的山谷里,管亥的吼声震得树叶簌簌落:弟兄们,给某家杀!五千精兵从两侧的山坳里冲出来,手里的刀斧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张勋的主力部队刚进山谷,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顿时乱成一团。
张勋又惊又怒,挥舞着长枪杀向管亥:匹夫!敢算计某家!
管亥大笑:就你这蠢货,也配当将军?大刀横扫,带着劲风劈向张勋的腰侧。
两人在乱军之中战在一处。张勋的枪法还算精妙,却少了几分后劲;管亥的刀法大开大合,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战到第十回合,张勋的枪法渐渐散乱,管亥瞅准破绽,一刀劈在他的枪杆上——枪杆应声而断,刀刃顺势划向他的咽喉。
一声,鲜血溅在管亥的脸上。张勋瞪大眼睛,似乎还没反应过来,便从马上栽了下去。
杨弘见张勋被杀,拨转马头就往谷外冲。他知道此刻唯有突围,才能向袁术报信。可刚冲到谷口,就被一支冷箭射中肩胛——射箭的是陈登麾下的神射手,箭簇上还淬了些麻药。
杨弘闷哼一声,摔下马背。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被涌上来的士兵按住。看着越来越近的刀光,他忽然想起十年前跟着袁术在南阳起兵时的光景,那时的袁术还不是骄奢的伪帝,他也还是个心怀壮志的谋士。
罢了...杨弘闭上眼,刀光落下的瞬间,他仿佛听见了广陵城上的欢呼声。
成大器的中军帐设在一处山谷里,帐外的旗杆上,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帐内的烛火跳跃着,将舆图上的标记映得格外清晰——青州、徐州、冀州的位置上,分别插着代表甘宁、陈登、袁绍的小旗,此刻青州和徐州的小旗旁,都多了面红色的字旗。
主公,贾诩站在舆图旁,指着冀州水域的位置,甘宁这把火,烧得正是时候。袁绍本就对南下青州犹豫不决,如今粮道被扰,至少能牵制他两个月。
接着道:陈登在广陵也打得漂亮。张勋一死,袁术在淮南的势力便断了一臂,短期内再无力北犯徐州。
成大器笑着点头,他手里摩挲着枚虎符——这虎符是当年收编泰山寇时所得,上面的刻痕已被磨得光滑。他想起三年前刚在青州立足时,麾下不过数千兵马,如今却已能在中原与诸侯分庭抗礼,心中不禁感慨。
元龙和兴霸立了大功,成大器道,传令下去,赏甘宁黄金百两,升为横海将军;赏陈登锦缎千匹,加封为广陵太守,食邑千户。
主公英明。帐内的文武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探马浑身是泥地冲进来,手里的竹简被攥得变了形。
主公!探马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彭城... 彭城危矣!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连攻三日,徐晃将军正在死守!
帐内的笑声瞬间消失。成大器猛地站起身,虎符地掉在案上。他快步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按在彭城的位置——彭城是徐州的门户,若彭城失守,曹操便可长驱直入,威胁整个徐州腹地。
曹操怎么来得这么快?贾诩收起扇子,脸色凝重,曹操大军整顿,按说至少要休整半月才会到达彭城。
成大器的目光扫过帐内众将:谁愿去驰援彭城?
末将愿往!管亥的声音从角落传来——他刚从广陵赶回,甲胄上还沾着血迹,某家带五千骑兵,日夜兼程,定能解彭城之围!
不可。贾诩摇头,曹操十万大军,五千骑兵杯水车薪。况且曹操善用奇兵,说不定在半路就设了埋伏。
成大器沉吟片刻,看向李儒——李儒在徐州许久,对徐州地形比较熟。
李儒上前一步:主公,依属下看,可让徐荣将军率3万精兵星夜兼程赶往彭城,在彭城外下寨与曹操对峙。形成掎角之势,使曹操大军不能安心攻城。让于禁率新兵汇合徐荣将军
成大器拍案道,就依文优之计!
众将齐声应道,声音震得帐顶的尘土簌簌落下。
帐外的风更紧了,吹动着字大旗发出猎猎声响。成大器走到帐门口,望着天边的启明星——启明星的光芒刺破夜色,像极了战场上永不熄灭的希望。他知道,彭城的战事将是这场中原大战的关键,胜则可立足徐州,与曹操、袁绍三分江北;败则可能前功尽弃,退回青州。
但他不怕。他想起甘宁在冀州水域的火光,想起陈登在广陵城头的冷笑,想起麾下无数将士眼中的战意。这些,都是他敢于直面曹操的底气。
喜欢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