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深空迷途
第281章:新乐章序曲——意识棱镜与规则对位法
林昊那“定义新谐律”的宣言,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为陷入认知危机的方舟文明指明了方向。恐惧并未消失,但被一种更具建设性的、近乎叛逆的激情所取代。他们不再将自己视为被动等待清理的受害者,而是要成为主动的创造者,在这片似乎排斥他们的宇宙中,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实现这一宏大目标的第一步,是深刻理解所谓的“源初谐律”,并找出其运作机制与潜在弱点。“启明星”文明的数据是宝贵的反面教材,但仅凭这些还不够。
一个前所未有的跨文明超级项目——“谐律解析计划”被启动。该项目集合了星火同盟最顶尖的规则数学家、艾瑟拉灵能大师、岩核族的辩证逻辑引擎、地球的量子意识研究团队以及林昊这个身负“悖论之钥”的活体研究样本。
他们的目标不是去“聆听”或“共鸣”那危险的“源初谐律”,而是要以一种绝对客观、甚至略带“侵略性”的姿态,去解剖它。
研究在方舟内部高度隔离的“静滞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中心,悬浮着一枚被多重规则场束缚的、微弱到极致的“源初谐律”波动样本——这是从“启明星”数据中逆向还原出的、不含意识吸引特性的“纯净”片段。
研究团队没有直接感知它,而是动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段进行间接测量和分析。
岩核族的逻辑学家构建了前所未有的多维规则数学模型,试图描绘其波动结构;艾瑟拉灵能者们则开发出了一种被称为 “意识棱镜” 的技巧,将一缕极其微弱的、无害的探测灵能注入样本周围的规则场,观察其如何被“折射”和“分解”,从而反推出“谐律”本身的内在频率与“情绪”色彩(尽管它本身并无情绪)。
最重要的突破,来自林昊与“悖论之钥”的深度结合。他将自身意识小心翼翼地贴近(而非融入)那样本,以其自身复杂而稳固的规则结构为“参照物”,去感受“谐律”波动与自身规则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细微“压力差”和“干涉条纹”。这就像用一把刻度极其精密的尺子,去测量一个几乎完美的光滑平面的微观起伏。
过程凶险万分,林昊数次险些被那看似平和、实则蕴含着恐怖同化力的波动所吸引,全靠“悖论之钥”与自身坚定的“守护”意志将其拉回现实。
历经无数次失败与调整,研究成果开始一点点积累、拼凑。
他们发现,“源初谐律”并非单一频率的波动,而是一个极其复杂、却又高度自洽的“规则和弦”。它确实蕴含着宇宙最本源的一些温和特性,但其核心深处,隐藏着一种针对“高度有序复杂性”(尤其是意识)的、近乎本能的 “排异反应” 和 “归一化驱动” 。它就像一片平静的海洋,可以容纳水滴(简单规则),却会本能地吞噬和同化任何试图在其中保持独特形状的、复杂的“冰晶”(高等意识文明)。
“它并非邪恶,更像是一种……宇宙的‘生理本能’。”逻辑节点7号总结道,【如同白细胞吞噬异物,无关善恶,只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必要机制。只不过,我们这些发展出复杂意识的文明,被它定义为了需要被清理的‘异物’。】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不是成为它愿意容纳的‘水滴’,也不是被它吞噬的‘冰晶’,”林昊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而是成为……一艘能在它这片‘海洋’上航行的‘船’!”
这个比喻点燃了所有人的灵感。
如何成为一艘“船”?
他们需要一种能与“源初谐律”并存,却又独立于其外,甚至能利用其力量的“结构”!
基于之前“心镜术”和“众志心网”的成功经验,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规则对位法”。
简单来说,他们不再追求个体的意识去“融入”谐律,而是试图创造一个集体的、高度协同的“意识超结构”。这个超结构就像一首宏大的交响乐,它内部包含着无数个独立的“声部”(个体意识),每个声部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坚守“心镜”),但所有声部遵循着一种共同的、动态的“乐谱”(基于“悖论之钥”和共同信念衍生的新规则),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和谐、对外又能与“源初谐律”形成巧妙“对位”关系的、稳定的“规则实体”。
这个“规则实体”,就是那艘能在“谐律海洋”上航行的“船”!它既不试图对抗海洋(那会粉身碎骨),也不融入海洋(那会被溶解),而是利用海洋的浮力和特性,承载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独立性,驶向远方!
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但实现它需要难以想象的精密度和协同度。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文明整体意识层次的升华。
方舟,这艘物理上的巨舰,其内部的亿万乘员,即将开始尝试共同谱写一首前所未有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乐章。
而这首乐章的第一个音符,将在下一次与“源初谐律”的接触中,被正式奏响。那将是一次主动的、可控的测试,也是一次关乎未来的豪赌。
(本章完)
喜欢战神潜龙归来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战神潜龙归来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