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宅邸,方既明迅速将和奈费勒敲定的几项举措安排下去,便一头扎进书房,绞尽脑汁地思考:明天拿什么故事去哄自己那位喜怒无常的朋友开心?
讲什么呢?
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竟然是《甄嬛传》。这部经典他抱着手机刷了无数遍。
他夹着嗓子学嬛嬛那句“那年杏花微雨”的语音,还躺在他和好兄弟的聊天记录里呢。
也不知道好兄弟发现自己人间蒸发了会怎么想……
方既明心里蓦地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怅惘。
“不行,先过好当下。”他甩甩头,把那些飘渺的念头驱散,重新集中注意力。
但《甄嬛传》显然不行。
万一苏丹听了,觉得后宫倾轧太烦人,怕被王妃们联手暗算,干脆来个“一劳永逸”,让他的王妃们全都一了百了,那罪过可就大了。
那……讲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与苏丹弑父登基何其相似,后续又开创了贞观之治……或许能激励一下他?
念头刚起,方既明自己就否决了。不行不行!苏丹听了,没准会想:“这不知死活的狗东西,是觉得朕不如那李世民?” 然后他又要生气炸毛。
方既明泄气地靠进椅背,望着窗外沉沉的夜幕。
星空……宇宙!方既明猛地一拍大腿——《三体》!
那冰冷宏大的宇宙图景、残酷的黑暗森林法则、血腥的古筝行动、还有那令人窒息的降维打击……
这故事够新奇!够震撼!绝对能让苏丹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无聊,还有星辰大海等着他去……嗯,或许不是征服,但至少能吸引他!
苏丹一定会喜欢这个!方既明几乎要为自己的聪明才智鼓掌了。
他兴奋地构思起讲述的节奏和重点,然而,写着写着他顿住了——他是要引导苏丹,而不仅仅只是取悦他。
《三体》那套冰冷、自洽的宇宙社会学,会为苏丹本就冷酷的世界观提供一套宏大、自洽且极具煽动性的宇宙级理论支撑,很可能强化其暴政,加剧其偏执。
不可以,太冰冷了,普通人看了会觉得震撼,但苏丹看了可能会找人研发点什么大规模武器,体验一下降维打击的快乐。
说不定还会找人发明“思想钢印”,把各种奇奇怪怪的钢印印在手下的脑袋里,他自己则高高兴兴欣赏他们各种别扭、不适、痛苦。
更别提《死神永生》里,世界毁于一个被人类推举的善良圣母程心之手。
程心代表的人性光辉、爱与责任,在苏丹眼中是导致文明毁灭的致命弱点,这只会让苏丹鄙夷程心的软弱,从而更加认可他自己的道路。
不能讲!方既明心里像被泼了盆冷水。可这么好的故事……憋着不讲也太难受了!找机会讲给奈费勒和阿尔图听吧。
带着这份纠结,他去监督夜校正常运转。
看着灯火下认真学习的面孔,他想起了苗圃……他早就计划在苗圃讲近代史。
那么,给苏丹讲近代史……又会怎样?
讲晚清的屈辱?紫禁城的帝王在列强的炮舰和鸦片面前卑躬屈膝,割地赔款……在苏丹看来,这简直是统治者的奇耻大辱,是无能的极致!
他会认为道光、咸丰等人软弱可欺,是彻头彻尾的废物,不配为君。
他可能会怒斥:“如此懦夫,就该被千刀万剐!若是朕在位,定将那些夷狄尽数屠灭,片甲不留!”
讲太平天国之类大规模起义?清廷对外卑怯、对内残酷的嘴脸,只会让苏丹更加确信自己铁腕统治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他根本不会去深究背后的腐败、僵化、固步自封,只会冷笑:“看!这就是软弱的代价!唯有绝对的恐惧和力量,才能维持秩序!”
讲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
他会欣赏前者务实以积累力量的一面,认为这是生存必须。
但对后者,他会认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天真的书生,试图用道理和制度去撼动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和愚蠢的统治者?简直是痴人说梦。
光绪的软弱,慈禧的镇压,简直是必然的结局。
他会嗤之以鼻:“变革?想用笔撼动皇权?愚蠢!”
……等等,这思路再往下,岂不是要让他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结论?
讲辛亥革命的惊雷?帝制的崩塌?这对苏丹而言,简直是秩序的彻底毁灭,是“贱民”对神圣王权最彻底的亵渎!
他会视孙中山他们为危险的颠覆者。
但同时,他或许会从中汲取教训:统治必须绝对高效、集权,不给任何反抗力量以可乘之机,更不能让“软弱”的君主在位——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反面教材”,他不会反思他的错误,毫不利于方既明他们后续改朝换代的计划。
讲列强瓜分、军阀混战、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这段浸透血泪的民族苦难史,在苏丹眼中,或许激不起半分同情,反而会强化他弱肉强食、力量至上的信念。
这狗苏丹甚至可能对小日子的残忍与初期的高效感到欣赏。
坏丹!
讲新中国的诞生?这恐怕是苏丹最关注的篇章。
一个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古老帝国,要如何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重新统一并走向强大?
这个充满挑战与力量的故事,一定会吸引他。
他会像研究一件新式武器般,剖析这个新秩序的建立——严密的组织、强大的动员能力、对旧势力的彻底清算……这一切都可能被他视为值得“借鉴”的统治技术,用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独裁铁腕。
方既明在心里叹了口气。
对奈费勒、阿尔图,乃至苗圃里的小朋友讲述这些,能引起思考。
但对苏丹……这些血与火、屈辱与奋起交织的历史片段,似乎只会成为他加固自身暴政堡垒的砖石。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翻腾——改编!
这绝非是对历史的亵渎与遗忘!那些刻骨的屈辱、先辈的牺牲、不屈的抗争,早已融入他的血脉,是他灵魂深处无法磨灭的印记。
历史的真实不容篡改,它的每一滴血泪都重若千钧。
他要做的,是挪动视角。
他要将历史的透镜,从宏观叙事,从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聚焦到一个挣扎求存的普通人,或者一个在变革浪潮中沉浮的参与者身上。
让苏丹通过为他精心设计的路径,去感受那宏阔历史画卷下个体的渺小与坚韧,去思考那冰冷结论背后的复杂因果。
他要撬动的,不是苏丹对力量的崇拜,而是他那被深深掩埋的、可能存在的、对另一种可能的反思。
喜欢在暴君手下极限求生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在暴君手下极限求生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