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的清晨,陈三七在西屋中缓缓睁开双眼,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经过连续几夜的修炼,他已经能够较为稳定地感受到那丝微弱的“气感”,但一个棘手的问题随之出现:无论他如何努力,那丝气感总是转瞬即逝,根本无法在体内留存,更别说按照心法描述的那样运转周天了。
“就像用破漏的竹篮打水,任凭如何努力,最终都是一场空。”陈三七苦笑着自语,揉了揉因长时间盘坐而酸麻的双腿。
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感觉令人沮丧。明明已经触摸到了超乎常理的大门,却发现自己被无形的屏障阻隔在外,这种落差比完全无法感应时更加折磨人。
“问题出在哪里?”陈三七皱眉思索,“是修炼方法不对?还是这《炼气心法》本就残缺不全?”
他再次沉入意识,仔细研读脑海中的心法内容。那些玄奥的文字和图像依旧清晰,但很多关键之处却语焉不详,似乎默认修炼者已经具备某些基础知识。
“气行经脉,如江河奔流...”
“窍穴通达,方能源源不绝...”
这些描述让他若有所悟。作为一个中医世家的传人,他深知人体经络和窍穴的重要性。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窍穴是气血汇聚之所。若经络不通,窍穴闭塞,气血运行就会受阻,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难道...”一个想法突然闪过脑海,“修炼这《炼气心法》也需要经络通畅、窍穴通达?”
这个推测让他精神一振。他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身体状况: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腰椎劳损,应酬饮酒造成脾胃虚弱,加上近年来的精神压力和焦虑失眠...这样的身体状态,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气血两亏,经络不畅”。
一个生动的比喻在他脑中形成:人体就像一个容器,而灵气就是容器中的水。如果这个容器本身就破漏不堪,又如何能盛装住水呢?
“必须先修补容器!”陈三七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用手机搜索“修炼 气感 无法留存”等关键词,想看看是否有前人遇到过类似问题。
搜索结果五花八门,大多数是网络小说中的虚构描述或一些所谓“大师”的玄乎其谈,缺乏实际参考价值。但在一片混乱信息中,他还是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在某专业气功论坛的一个古老帖子里,一位匿名用户提到:“初学真气运行,常有得而复失之憾。究其根源,或因经络未通,窍穴闭塞,致真气难以存留运转。”
另一个中医养生网站上则写道:“经络如道路,气血如车辆。道路不通,车辆难行。欲强气血,先通经络。”
这些零散的信息与他的推测不谋而合。
接下来,陈三七开始系统性地整理自己的思路。他找来纸笔,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习惯,开始绘制思维导图:
中心问题是“为何气感无法留存”,向外延伸出几个可能原因:
1. 修炼方法错误
2. 身体状态不佳
3. 环境灵气不足
4. 心法本身缺陷
针对每个可能性,他又列出验证方法和解决思路。这个过程让他混乱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可以排除修炼方法错误,”他自言自语,“因为我已经能够稳定产生气感,说明基本方法是对的。”
“环境灵气不足也有可能,但暂时无法改变环境。”
“心法缺陷无法验证。”
“那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身体状态问题了...”
这个结论让他既沮丧又振奋。沮丧的是,改善身体素质非一日之功;振奋的是,至少找到了明确的方向。
陈三七再次沉浸到脑海中《炼气心法》的内容里,希望能找到关于强化体魄的提示。果然,在心法后半部分,他找到了一些模糊的记载:
“凡胎浊骨,难承天地精华。需以百草精华淬炼体魄,脱胎换骨,方堪大道...”
“药浴为辅,内炼为主,内外兼修,事半功倍...”
这些记载虽然简略,却指明了方向——需要通过药浴等方式强化体魄,为修炼打下基础。
“百草精华...药浴...”陈三七喃喃自语,眼中逐渐放出光彩。这不正是中医世家的老本行吗?
他立刻行动起来,先是翻出老宅中那些祖传的医书,特别是几本关于草药学和药浴方剂的古籍。然后结合自己在大学时学过的中药学知识,开始研究适合的药浴配方。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古籍中的方子大多古老晦涩,很多药材名称与现代不同,剂量单位也差异很大。他不得不一边查阅资料一边进行换算和比对。
“川乌、草乌有毒,需炮制后使用,剂量必须谨慎...”
“红花活血化瘀,但血压偏高者不宜多用...”
“艾叶温经通络,适合寒性体质...”
陈三七专注地记录着,不时用手机查询某些药材的现代药性和使用禁忌。他发现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中医知识在这一刻发挥了巨大作用——那些曾经认为“过时”的传统智慧,竟然与神秘的修仙心法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经过一整天的研究和推演,陈三七初步拟定了一个基础药浴方子。这个方子主要以通经活络、强健筋骨为主,选用的都是相对常见且药性温和的草药:
主药:艾叶、透骨草——温经通络
辅药:红花、川芎——活血化瘀
佐药:桂枝、桑枝——通达四肢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还需要一味君药,”陈三七思索着,“需要一味能够引领药力深入经络,强化根本的药材...”
他的目光在古籍上搜寻,最终停留在一味名为“续断”的药材上。续断,顾名思义,续接断骨,强筋健骨,正是强化体魄的良药。
“就是它了!”陈三七兴奋地拍案而起。
方子既定,接下来就是采集药材。陈三七记得老家后山就有不少野生草药,小时候常跟着爷爷上山采药。虽然时值冬季,但一些药材的根茎正是药效最好的时候。
正月初四一早,陈三七借口上山散步,背着竹筐悄悄出了门。寒冬的山野略显荒凉,但对熟悉草药的陈三七来说,依然能找到需要的药材。
“艾叶...透骨草...找到了!”他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按照爷爷教过的方法,只取所需部分,不伤根本。
在一处向阳的山坡上,他找到了几株续断。小心挖出根部后,他意外发现旁边还有几丛何首乌——这可是补益精血的良药!虽然方子里没有,但他还是采了一些,或许日后能用上。
满载而归的陈三七悄悄回到老宅,将采来的药材清洗晾干,然后按照方子比例配制好药浴包。
当晚,在家人都睡下后,他烧了一大锅热水,将药浴包放入其中熬煮。随着药汁沸腾,一股浓郁的药香弥漫开来,带着艾叶的特殊气味和草药的清香。
待药汁熬好后,他将其兑入浴桶中,水温调至略高于体温。褪去衣物,陈三七深吸一口气,迈入浴桶之中。
初入药浴,只觉得水温舒适,药香扑鼻。但不过片刻,他就感到皮肤微微发烫,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针尖在轻轻刺扎。随后,一种奇妙的温热感从体表逐渐向内部渗透,尤其是关节和肌肉酸痛处,感觉格外明显。
“药力开始发作了...”陈三七按照中医理论,轻轻按摩几个重要穴位,帮助药力吸收。
半小时后,他从浴桶中出来,感觉全身舒畅,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最神奇的是,那些常年酸痛的关节部位,此刻竟然轻松了许多!
迫不及待地,他再次尝试修炼。盘膝坐下,调整呼吸,意守丹田...
这一次,那丝气感出现得比以往都要快!而且更加清晰稳定,不再像之前那样转瞬即逝。虽然最终还是慢慢消散了,但留存的时间明显延长了!
“有效!真的有效!”陈三七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多年的中医理论,竟然与神秘的修仙心法相辅相成!这个发现让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夜深人静,陈三七却毫无睡意。他点亮油灯,继续研读那些古籍,脑海中不断推演着下一步的修炼计划:
药浴强化体魄→经络通畅→气感留存→运转周天→炼精化气...
一条清晰的修炼之路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窗外,寒月如钩,清辉洒落。陈三七的目光越过窗棂,望向无垠的夜空,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豪情。
或许这条路上充满未知与艰难,但至少,他已经找到了方向。
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那个被尘封多年的中医世家的传承。命运的安排,真是奇妙难测。
喜欢甲辰道启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甲辰道启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