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已定,整个“曙光”基地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为林烨的远征全速运转。这一次,目标不再是防御或击退来犯之敌,而是主动深入那片连地图都讳莫如深的死亡禁区。
林烨亲自挑选队员,标准极其苛刻。他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战士,而是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并具备高度专业技能的精英。
侦察兵阿卓,来自西山营地,曾是罗洪手下最出色的猎人,对危险有着野兽般的直觉,精通追踪与反追踪,沉默寡言,如同一道影子。
生存专家老烟斗,溪木镇的老兵,年龄偏大,但经验丰富得可怕。据说旧时代曾在特种部队服役,精通野外生存、地质辨别和简易陷阱制作,总叼着一个不会冒烟的旧烟斗。
工程师李莎,王磊团队中的后起之秀,专精于设备维护、能源系统应急处理以及地质扫描。性格冷静细致,是确保技术装备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转的关键。
火力手铁锤,同样是西山营地的悍卒,体格魁梧,沉默寡言,擅长操作重武器和爆破。他负责携带一挺改装过的重型能量机枪和部分大威力爆炸物,是队伍的火力支柱。
加上林烨自己,这支名为“沙蝎”的小队,仅有五人。精简到极致,也精锐到极致。
罗洪看着这份名单,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将自己珍藏的一把淬毒骨匕递给了阿卓,又用力拍了拍铁锤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建国的工作室再次成为焦点。他根据旧时代残缺的数据库及零星传说得到的“死亡沙海”的环境资料,对标准装备进行了大量改装。
车辆选择了一辆经过深度强化的中型全地形越野车,底盘加高,轮胎更换为宽幅沙地胎,加装了额外的散热系统和沙尘过滤器。车身覆盖着简陋的复合装甲和光学迷彩布,虽不能完全隐身,但能在沙海环境中提供一定的隐蔽性。
武器方面,除了标配的“曙光-II型”能量步枪,赵建国特意为林烨赶制了一把短款的、更适合近距离遭遇战的能量卡宾枪,并为铁锤的重机枪加装了可拆卸的冷却组件。老烟斗则携带了大量他自制的、利用本地材料就能补充的陷阱和预警装置。
最重要的,是王磊团队提供的便携式通讯中继站和经过强化的环境扫描仪。通讯中继站理论上能让他们在深入沙海后,仍能与基地保持断断续续的联系,而环境扫描仪则用于探测辐射浓度、地下结构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能量信号。
苏婉儿为他们准备了最高效的抗辐射药剂、应急医疗包和浓缩营养剂。她特意将一份针对精神力透支的舒缓剂塞进林烨的行囊,低声嘱咐:“感觉到极限就立刻使用,不要硬撑。”
林烨看着她眼中的担忧,点了点头。
出发前夜,林烨再次进入能源核心室。他没有试图去引导能量,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巨大的、布满裂痕的核心前,闭目感知。额间的烙印传来微弱的、如同心跳般的搏动,与核心内部的能量流转隐隐呼应。他能感觉到核心的“疲惫”与“伤势”,那种同源能量的共鸣让他对修复它的渴望更加强烈。
王磊将最后破译出的一部分关于“聆听者”的零碎信息交给了林烨。信息极其模糊,只提到“聆听者”可能是一个致力于记录和研究“星空低语”的远古文明分支,他们的遗迹往往与深层次的地质结构和特殊能量场相关联。
“星空低语……”林烨默念着这个词,联想到“收割者”和“秩序基石”,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
启程
黎明时分,天色未明,只有东方天际透出一丝冰冷的鱼肚白。越野车低沉地轰鸣着,停在基地最后一道闸门前。
没有盛大的送行,只有罗洪、姜岚、王磊、赵建国和苏婉儿等寥寥几人。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活着回来。”罗洪再次重复了这句话,声音沙哑。这一次,他看向的不仅是林烨,还有阿卓和铁锤。
姜岚将一份最新的、结合了“方舟”提供坐标和旧地图推测出的路线图交给林烨:“小心流沙区和标记出的高辐射点。”
王磊调试了一下通讯器:“中继站已经过最后测试,理论上……祝好运。”
赵建国没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越野车加固过的车门,如同在送别一位老友。
苏婉儿将一个小型医疗监测仪戴在林烨手腕上:“随时注意生命体征。”
林烨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罗洪身上:“基地,就交给你们了。”
他没有再多言,拉开车门,坐进驾驶位。阿卓如同幽灵般滑入副驾,老烟斗、李莎和铁锤则沉默地进入后舱。
厚重的合金闸门在低沉的摩擦声中缓缓开启,门外是灰蒙蒙的、充满未知的废土。
引擎发出一声咆哮,越野车如同离弦之箭,猛地窜出闸门,卷起一片尘土,毫不犹豫地驶向了东南方向——那片被死亡与传说笼罩的沙海。
后视镜中,基地的轮廓在尘土和晨雾中迅速变小,最终消失不见。
车内,一片寂静。只有引擎的轰鸣和车载设备运行的微弱声响。
林烨握紧方向盘,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地平线上那已经开始泛黄的地平线。
死亡沙海,“聆听者”遗迹……
无论前方等待的是什么,他们都必须走下去。为了修复核心,为了寻找稳定陈海状态的可能,更是为了给“曙光”寻找那绝境中唯一的——
生路。
喜欢末世重生:终末堡垒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末世重生:终末堡垒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