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赫勒的玉米刚收割完,凌霁和陆衡就带着装满玉米种子的箱子,登上了前往太空站的飞船。舷窗外的地球渐渐缩小,从一颗蓝色的星球变成悬浮在黑暗中的光点,凌霁靠在舷窗旁,指尖轻轻贴着玻璃。
“第一次在太空看地球?”陆衡走过来,递给他一支营养液。
凌霁接过,点头:“比在照片上看更震撼。”他转头看向陆衡,脖子上的兽骨牌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你说,这些玉米种子能在太空发芽吗?”
“不知道,但苏晚会有办法。”陆衡笑了笑,伸手帮他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别担心,先休息会儿,还有几个小时才到。”
飞船在太空中平稳飞行,凌霁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的星辰,渐渐睡着了。梦里,他回到了萨赫勒的玉米地,陆衡蹲在田埂上记录数据,阿吉在不远处喊他一起脱粒,风里满是玉米的甜香。
被叫醒时,飞船已经抵达太空站。苏晚穿着白色的航天服,在对接舱口等着他们,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你们可算来了!快跟我来,看看我的‘火星土豆’!”
跟着苏晚走进培育舱,凌霁和陆衡都愣了愣——培育箱里,几株嫩绿的土豆苗长势正好,叶片在人工灯光下舒展着,生机勃勃。
“这就是在模拟火星土壤里种出来的?”陆衡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土豆苗的根系。
“是啊,试了好多次才成功。”苏晚骄傲地说,“你们带来的玉米种子,我已经准备好培育箱了,要不要现在就种下去?”
“好啊!”凌霁立刻点头。
三人一起动手,将玉米种子小心翼翼地种进培育箱里,浇上适量的水。苏晚设置好培育箱的参数:“接下来就等着它们发芽了,大概一周就能看到小苗。”
走出培育舱,苏晚带着他们参观太空站。透过舷窗,能看到遥远的火星,像一颗红色的宝石镶嵌在黑暗中。“等‘火星土豆’的培育技术成熟了,我们就能在火星建立第一个生态基地。”苏晚的眼里满是憧憬。
凌霁看着火星,心里也泛起期待:“到时候,我们可以在火星上种玉米,铺光伏板,建立一个新的家园。”
“会的。”陆衡握住他的手,“只要我们一起努力。”
在太空站的日子简单而充实。凌霁和陆衡每天都会去培育舱看看玉米种子的情况,帮苏晚记录实验数据。苏晚则会给他们做“太空菜”——用培育的生菜做沙拉,用小番茄做汤,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新鲜感。
一周后,玉米种子终于发芽了。当凌霁看到培育箱里冒出的嫩绿小苗时,兴奋地叫来了陆衡和苏晚。“你看,发芽了!”他指着小苗,眼里满是喜悦。
陆衡蹲下身,看着小苗,嘴角露出笑容:“没想到在太空里,也能种出萨赫勒的玉米。”
苏晚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这可是人类在太空种植萨赫勒玉米的第一株苗,必须记录下来。”
那天晚上,三人坐在休息舱里,吃着苏晚做的“太空沙拉”,聊着地球和太空的未来。苏晚说,她想在太空站建立一个“地外生态数据库”,收集不同星球的生态数据,为人类的星际移民做准备;凌霁说,他想把萨赫勒的经验推广到更多星球,让每个星球都能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陆衡则说,他会全力支持他们,提供资源和技术,让这些梦想变成现实。
半个月后,凌霁和陆衡准备返回地球。临走前,他们去培育舱看了最后一眼玉米苗——小苗已经长到了一寸高,在人工灯光下茁壮成长。苏晚给了他们一份“太空玉米生长报告”:“回去后,你们可以根据这份报告,在地球的试点里尝试太空育种技术,说不定能培育出更优质的玉米品种。”
“好。”凌霁接过报告,郑重地放进包里。
登上飞船时,苏晚站在对接舱口,挥着手:“记得常联系,等‘火星土豆’丰收了,我给你们寄样品!”
“好!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凌霁挥手回应。
飞船缓缓驶离太空站,凌霁靠在舷窗旁,看着渐渐缩小的太空站,心里满是不舍。陆衡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以后我们还会来的。”
凌霁点头,转头看向舷窗外的地球——那颗蓝色的星球越来越大,渐渐清晰起来。他知道,回到地球后,还有很多事要做,但只要身边有陆衡,有苏晚,有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的伙伴,他就充满了力量。
飞船在地球着陆时,萨赫勒的风正吹过草原。凌霁走出飞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带着熟悉的青草和泥土的气息。他转头看向陆衡,眼里满是笑意:“我们回家了。”
“嗯,回家了。”陆衡握住他的手,两人并肩走向远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喜欢你是我的漏洞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你是我的漏洞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