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万不可!”陈睿吓得连忙后退两步,拱手深深一揖,“臣不过是侥幸弄些小技,怎敢当皇子公主的师父?论年纪,臣与太子殿下、青雀殿下相差无几,与公主们也只差几岁,不如互相切磋琢磨技艺,反倒自在些。”
他抬眼看向李世民,再次语气恳切:“若真行拜师礼,臣一个乡野少年,岂不是托大欺辱皇家?天下人若知晓,定会说臣不知天高地厚,反倒也折损了陛下和殿下们的颜面。”
这番话正合李世民心意,他也顺驴下坡了,他朗声笑起来:“你这小子,倒会说话。也罢,便依你,那今后你们以切磋技艺之名互相学习,不要太拘泥于身份,只是教他们学本事的事,可不能偷懒。”
李承乾上前一步,拍了拍陈睿的肩:“小先生不必拘束,今后弟弟妹妹们还得多劳您指点了。”
李泰也笑着点头,李丽质则拉了拉汝南的衣袖,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带着好奇。
李世民特意指着汝南,对陈睿道:“朕这二丫头自小在宫里长大,没怎么出过门,身子骨也弱,你多照看些。她想学记账和画图,你耐心教着,别让她累着。”
“臣记下了。”陈睿应声,目光不自觉地又落在汝南身上。
这便是历史上那个只活了十六岁的汝南公主?
墓志里那句“春秋十有六,以贞观十年三月薨”,此刻清晰地浮现在他脑海里。
眼前的少女明明鲜活灵动,怎么会……
他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滋味,既有造化弄人的唏嘘,又生出一丝莫名的冲动——或许,自己来了,能做点什么?
还有四年时间,若能找到病根,未必不能改写命运。
他看得入了神,浑然不觉汝南已被他盯得脸颊绯红,下意识地往李丽质身后躲了躲。
“咳咳。”李世民轻咳两声,打破了这微妙的沉默。
陈睿猛地回神,才发觉自己失了态,连忙收回目光,拱手道:“臣……臣定会照拂好公主殿下。”
李世民看在眼里,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摆手道:“行了,下去以后你们少年人多熟悉熟悉。承乾你们先下去吧,陈睿还有点事朕要问他。”
“是!”李承乾应声,兴冲冲地领着众人往外走。
陈睿没动,汝南跟在李丽质后面,经过身边时,见她低着头,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陈睿心里不由暗叹:这般娇怯的性子,确实该多出来走走,或许真能养得壮实些。
定了定神,又听见李世民问:“刚刚你说的水力锻锤的事情,再详细跟朕说说,朕这就召相关人等进宫来。”
陈睿定了定神,问内侍要了竹纸和标准尺。
纸展开在案几上,陈睿边画边讲解:“陛下请看,这便是水力锻锤的详图。关键在‘轮轴传动’与‘重锤配重’两处——借大河水流冲击水轮,带动齿轮转动,再通过曲轴将圆周运动转为上下捶打之力。锤身用生铁浇筑,下落时借惯性发力,力道远胜人力。”
他指尖点在图纸上的凹槽处:“这里还设了可调节的卡槽,能根据铁料厚薄调整捶打频率,炼百炼钢时需慢打细锻,打农具则可加快速度,一器多用。”
李世民俯身细看,图纸上陆续标注出尺寸、用料,连齿轮的齿数都写得清清楚楚,不由得赞道:“你这图纸比工部画的还细致。”
当即对侍立的内侍道,“速召工部尚书段纶、将作监阎立德阎立本,长孙无忌,房玄龄众入宫,就说朕有要事商议。”
内侍领命而去,殿内只剩君臣二人。
陈睿又道:“若要大规模炼制百炼钢,还需在河边建专用工坊,配套鼓风机与淬火池。臣建议在渭河选址,渭河水流湍急,且离炼铁坊不远,运料方便。”
“想得周全。”李世民颔首,“百炼钢耗时久,一是人力不足,二是火候难控。你这锻锤解决了人力问题,配合前面的焦炭炼铁之法,能有多大的增产?”
“臣估摸着应该不止人力的十倍吧!。”
说话间,工部尚书段纶等人已匆匆赶到,听闻水力锻锤能提升百炼钢产能,皆面露惊色。
段纶急道:“陈郎君所言当真?若真能提速,我工部和将作监积压的兵器订单可就有救了!”
陈睿将图纸递给阎立德:“阎大匠可先按此图试制,若有不妥之处,臣再修改。”
工部尚书段纶抚着胡须,沉吟道:“水轮传动之法虽已不新鲜,但与锻锤结合,确是奇思。只是大河汛期水流过急,恐伤轮轴,需加设缓冲装置。”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陈睿点头,“臣已考虑到这点,可在水轮外侧加设活动挡板,汛期时收起部分挡板,减少水流冲击,旱季则全部放下,保证动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敲定了试制方案:先在栎阳炼铁坊附近渭河边建一座试验工坊,工部负责监工,限两月内造出首台水力锻锤。
李世民拍板道:“所需人力、物料,皆由国库调拨,不得推诿。陈睿,你需时常去工坊指点,确保万无一失。”
“臣遵旨。”陈睿躬身应下,心里却暗叹——这下又有的忙了,还得兼顾几位皇子公主的“切磋技艺”,怕是往后连睡个懒觉都难了。
李世民看着案几上的图纸,忽然笑道:“你这脑子,到底装了多少东西?前有玻璃、肥皂,后有活字、锻锤,如今连百炼钢都有了门道。”
陈睿挠了挠头:“臣只是运气好,恰好想到罢了。这事我那个跟班,就是百工学堂的学徒陈东也出力不少!”
“运气?”李世民挑眉,“运气可养不出你这般心思。罢了,朕也不问你从何处学来的。只要用于我大唐兴盛,这样的技艺越多越好。”
他话锋一转,“陈东?就是那个制了三锭纺纱得了中级工匠的学徒?”
“正是。”陈睿点头笑道,“陈东这小子脑子活,上手也快,水力锻锤的曲轴传动,就是他一起琢磨着改进的,比臣最初的设计更省力。”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能识人、善用人,也是本事。百工学堂能教出这等学徒,可见你办学堂的法子是对的。回头水磨和锻锤做完了,再让将作监给陈东升个级,赐些布帛银钱,也算勉励。从学堂结业后,再行重用!”
“臣替陈东谢陛下恩典。”陈睿躬身道谢,心里却暗道这小子要是知道了,怕是能乐疯了。
房玄龄在旁抚须笑道:“陛下,陈郎君不仅自身技艺出众,更能带动旁人,这才是难得。
想那百工学堂,如今已收了上百名学徒,加开了木作科,不求个个都能如陈东这般精进,但不出数年,我大唐的工匠技艺定能大进。”
长孙无忌也点头附和:“是啊,先前臣还担心民间工匠技艺散乱,难以传承。如今有了学堂系统传授,再配上陈郎君这些巧思,真是相得益彰。”
李世民看向陈睿,“百工学堂还要继续发扬光大,陈睿你要多上心,将来要覆盖百工,成为真正的百工学堂。。”
“臣谢陛下。”陈睿心里一暖,知道这是陛下在给自己撑腰。
百工学堂刚起步时,不少人觉得“匠户子弟不配读书”,有了陛下这句话,往后办学就能顺畅多了。
众人又围着图纸讨论了片刻,敲定了锻锤的生铁用量、水轮直径等细节,又商定了物料人员调遣分工,才各自领命散去。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李世民看着陈睿,忽然笑道:“说了这许久正事,倒忘了问你,孩子们去你那里‘切磋技艺’,你打算先教他们什么?”
陈睿想了想道:“青雀殿下对算数和机械感兴趣,可先教他依靠算学绘制图纸;长乐公主和汝南公主……”他顿了顿,想起那少女怯生生的模样,“臣打算先教她们学学算学、学记账,慢慢来,不着急。这不是还有张蓉娘一起帮衬着,陛下放心便是。”
“嗯,稳妥。”李世民满意点头,“别给他们太大压力,就当是去散心,顺带学点东西。对了,你那里地方够不够?”
“够的够的。”陈睿连忙摆手,“陛下放心便是,如果不够,再向陛下求救。”
李世民见陈睿提起张蓉娘,嘴角弯了弯:“也好,有张家丫头在,汝南也能自在些。”他没再多说,只挥挥手道,“你先回去吧,明日开始就让孩子们过去,朕已让内侍安排一路的护卫。”
“臣遵旨。”陈睿躬身行礼,退出殿外。
喜欢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大唐成小道士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