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甲御天

小思邈

首页 >> 寒甲御天 >> 寒甲御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最强谋士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名门北伐就在今日带着农场混异界霸天武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汉明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
寒甲御天 小思邈 - 寒甲御天全文阅读 - 寒甲御天txt下载 - 寒甲御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8章 发展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肃清的尘埃落定,南疆军政体系如臂使指。但萧凡深知,刀剑可以夺权,却无法长久持权。真正的坚固统治,源于仓廪实与民心安。主帅府的书房里,议题从“肃清”转向了“建设”。

烛光下,萧凡、李清珞,以及被紧急召来的几名精于庶政的文官幕僚,围坐在一张描绘着南疆山川地貌、城镇分布的巨大沙盘旁。

“诸位,”萧凡开口,目光扫过沙盘上略显贫瘠的南部丘陵与蜿蜒却时常泛滥的澜江,“内部已靖,然南疆贫弱,民力未复,此非长久之计。强军需厚赏,厚赏需丰财,丰财需富民。今日所议,便是这‘富民’之策。”

一名老成持重的幕僚拱手道:“王爷明鉴。南疆之地,山多田少,民风虽朴,但耕作之术落后,商贸亦不发达。以往军费尚且紧张,若要大兴民生,这钱粮……”

萧凡抬手打断:“钱粮之事,本王自有计较。初期投入,可由此次肃清抄没的部分逆产,以及……本王的内帑先行垫付。”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李清珞,李清珞微微点头,表示支持。她来自户部尚书之家,深知基础投入的重要性。

“我们要做的,”萧凡手指沙盘,“是让这片土地,自己生出钱粮来。其策有三:一曰兴农,二曰通商,三曰劝工。”

兴农之首,在于水利。南疆雨季集中,澜江及其支流时常泛滥,冲毁农田村庄;而旱季则水源短缺,丘陵之地只能靠天吃饭。

萧凡力排众议,决定投入重金,启动“安澜渠”工程。他亲自与精通水利的匠人勘探地形,规划主干渠与支渠网络。工程以镇南关为核心,向东西两侧辐射,连接主要产粮区与驻军重镇。

“以工代赈” 成了工程启动的妙笔。萧凡并未强征民夫,而是招募流民、贫苦农民,甚至允许农闲时的军属参与,按劳发放钱粮。此举一举数得: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避免了民怨;又将王府的钱粮直接补贴到了最底层的百姓手中,缓解了民生困苦;更让参与工程的百姓对这项设施产生了归属感,未来会自发维护。

工地之上,人声鼎沸,号子震天。李清珞亦数次轻车简从,亲至工地慰问,带去药品与额外食水,其温婉亲民的形象深入民心。兵士们也在非战备时段轮番参与一些基础建设,既锻炼了体能,也进一步融合了军民关系。

与此同时,萧凡下令改革农具。由军械司分出部分匠户,成立“农械所”,专门研究、打造和改进曲辕犁、筒车、翻车等高效农具,以成本价或租赁形式向农户推广。他还凭借前世模糊的记忆,提出了“梯田”的概念,命人在南部丘陵试点,以拓宽耕地面积。

南疆地处帝国南大门,本是沟通中原与南方诸国、乃至西海商路的枢纽。但因连年战乱和此前官府的盘剥,商路早已凋敝。

萧凡连下数道命令:

其一,厘清税卡,严禁苛捐杂税。 宣布在南疆境内,除固定的、税率清晰的边境关税和市税外,任何机构与个人不得再设卡收费。违者,按军法严惩不贷。此令一出,商贾闻风而动。

其二,组建官方商队与护卫。 以王府名义,组建“南疆商行”,直接参与贸易。同时,设立“护商营”,由虎啸营退役老兵或轮训精兵组成,专司保护重要商路安全,剿灭沿途匪患。商队不仅将南疆的特产如药材、木材、矿石、手工制品运出,更从中原乃至海外运回南疆急需的粮食、布匹、铁器、书籍乃至新的作物种子。

其三,鼓励民间商会。 萧凡接见了南疆本地以及从帝都、江南闻风而来的大商人,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便利和安全保障,鼓励他们投资南疆的矿业、手工作坊和种植园。他与李清珞甚至亲自出席了一次商会宴请,以示对商业的重视,这在中原“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下,堪称破天荒。

很快,镇南关及几处边境口岸,迅速恢复了往日的喧嚣。驼铃与马帮的铃声再次响彻古道,市集上货物琳琅满目,价格也逐渐平稳。商业的活跃,为南疆带来了滚滚税收,反哺着萧凡的各项计划。

“劝工”,即发展手工业与初步的工业。萧凡深知,纯粹的农业和转口贸易,根基仍显脆弱。必须建立起南疆自己的生产体系。

他首先从与军需相关的产业入手:

扩建军械司。 高薪聘请各地乃至海外的优秀匠人,不仅研制更精良的军械,也研究民用铁器、农具的标准化生产。

设立官营织造坊、制皮坊。 一方面为军队提供被服装备,另一方面,其优质产品也可通过商行外销盈利。

开发矿产。 南疆山地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煤矿乃至少量铜矿。萧凡派兵控制了主要矿区,设立“矿务司”,以更安全、更系统的方式组织开采,为军工和民生提供原料。

对于民间手工业,萧凡同样大力扶持。他颁布法令,降低手工业者的税负,并提供小额借贷,鼓励他们开设作坊,改进技术。一时间,酿造、陶瓷、造纸、印刷等各类小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在南疆各地出现。

李清珞在此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她利用自身学识和影响力,推动了“女红作坊”的设立,组织军中阵亡将士遗孀、贫家女子学习纺织、刺绣,其产品精致耐用,通过商行销往各地,既解决了部分社会问题,也创造了经济效益。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人才的支撑。萧凡深知,单靠个人权威难以持久。

他仿照朝廷六部,在南疆都督府下设立了精简但高效的机构:

“度支曹” 总管财政收支、税收审计;

“工曹” 负责所有工程、工坊、矿务;

“农曹” 管理农田、水利、粮储;

“商曹” 协调贸易、市舶、商会事务。

这些机构的官员,部分由军中转业的识字军官担任,部分则大胆启用了本地有才干的寒门士子,甚至包括一些背景干净、有意投效的落第文人。萧凡求贤若渴,数次下令招贤,声明不计较出身,唯才是举。

宁泊远,那位曾提出激进思想的落第书生,也被萧凡破格录用,进入“农曹”担任文书。萧凡并未立刻采纳其过于超前的理念,却让他参与实务,接触数据,意在磨砺其心性,也让其思想更接地气。宁泊远如鱼得水,在水利测算和农具改良中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

春去秋来,近一年的励精图治,南疆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安澜渠”主干工程顺利通水,万顷良田得到灌溉,昔日的旱地、涝洼地变成了亩产更高的沃土。新式农具和梯田的推广,也让粮食总产量有了显着提升。官仓与义仓逐渐充实。

镇南关内外,商旅云集,车水马龙。市税收入逐月攀升,已然超过了最初的军费投入。工坊区的叮当声日夜不息,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更打出了“南疆精铁”、“南绸”等名号,成为外销的抢手货。

百姓的脸上多了笑容,少了菜色。军中将士因待遇提高、家眷生活改善而士气愈发高昂。整个南疆,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繁荣和内敛的力量。

萧凡与李清珞漫步在新建的河堤上,看着渠水潺潺,灌溉着两岸稻田,远处是繁忙的码头和初具规模的工坊区。

“夫君,一年前,此地尚显荒僻。如今,竟有几分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了。”李清珞轻声道,眼中带着钦佩与自豪。

萧凡握住她的手,目光深邃:“这仅仅是开始。珞儿,我们要打造的,不止是一个能战之疆,更是一个能活人、能富民、能承载我们未来之志的根基之地。唯有根基深厚,方能不畏风浪。”

南疆,这把帝国的利刃,在萧凡手中,正被悄然重塑。它在变得更加锋利的同时,也拥有了更为宽厚坚实的刀脊与刀柄。一个以军事为骨架,以经济为血肉,以民心为魂魄的“铁桶江山”,正以前所未有的稳固姿态,屹立在帝国的南大门。它沉默着,积蓄着,等待着下一个风云际会的时刻。

喜欢寒甲御天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甲御天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万能兵王这个残王我罩了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重生之资本帝国时光不曾远离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云顶之开局转职赏金异界大领主师娘在上,请助徒儿修行庶女攻略论大唐最懒的人飞宽哥莫属洛洛历险记我的小兵全员会绝招先婚厚爱星际特工,黑衣人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这个家也太离谱了吧郭嘉
经典收藏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天下魅宠嫡女当自强我的崩坏萌妹旅团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不是野人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洪武大案之借纸案烽火烟城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大宋闲医回到大明做藩王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无双庶子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穿越成皇子开局却被贬为庶人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翼瑾风云记战机英雄大宋兵器谱
最近更新玄黄十二域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大明卫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黑风寨主成帝路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穿越当死侍古代荒年,喂嫂纳妾杀手崇祯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寒甲御天 小思邈 - 寒甲御天txt下载 - 寒甲御天最新章节 - 寒甲御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