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来都来了,咱也一人买一套衣服。”
这些话,自然是出门之前,老娘王慧的交代。
不过,家里的定量本,上次已经划扣了不少棉布,肯定是不够了。
她的意思,到县里来看看,要是能搞到布票,儿子在县里直接弄套西服,套在军大衣里。
再给李小翠,也弄一件衣服,拿回去好看。
刚才大哥光顾着看衣服,宋福根踢了他一脚,才反应了过来。
“哎呀,你们要买成衣,太好了,我今天还没开张呢。”
“好妹夫,你要给小翠买什么衣服,还有你自己呢?”
“这件呢子大衣咋样?穿着特立正。”
这郑秀,本来是想开个玩笑,谁知道......
“行,就给我件西服,里面套上羊毛衫。”
“再给小翠,买件呢子大衣。”
“就是,我们得先试,一会买了布票,再补上。”
大哥倒是没反对,任谁身上绑着好几捆现金,说话都不带怂的。
“啥?”
郑秀傻眼了,李小翠找的这个男朋友,是家里真的阔。
还是......不知道价钱。
“福刚哥,你就给自己买西服吧,呢子大衣挺贵的。”
“还是算了吧,我现在也穿不上。”
李小翠赶紧拉了拉宋福刚。
“小翠姐,你就别反对了,你娘那关,我大哥还没过呢。”
“再说,这事我娘定下的.......”
宋福根说完,对着郑秀直接道:
“秀姐姐,你就先帮着挑两件好的,然后告诉我们多少钱,多少布票,一会我们回来买。”
“好......”
郑秀这成衣摊位,一天也卖不出两件衣服,何况还是老同学,立马就忙活了起来。
没一会,就找出了一套适合宋福刚身材的灰色西服和立领羊毛衫,还有一件深米色的,女士呢子大衣。
郑秀麻利地把三件衣服摊在案板上,手指点着算得飞快:
“福根,你哥这灰色西服是涤棉混纺的,面料耐穿,定价 28 块 5,布票要 12 尺,里面的羊毛衫不用布票,8 块 3 一件。”
“小翠这件呢子大衣,颜色正还厚实,里面套上棉衣冬天穿刚好,要 42 块 1,布票得 18 尺。”
她顿了顿,心中算了算:“要是全要,总共 78 块 9,布票合计 30 尺。”
“涤棉西服去年开始就不收全棉票了,要是纯棉布的,布票还得再加 5 尺,这么选最合适。”
宋福根听的一阵咂舌,好家伙,这呢子大衣确实贵,不算布票就得一个月工资,怪不得李小翠不想要呢。
上次给大哥和二姐买的军大衣,加起来才40多块钱。
当然,镇上卖的供销社也不是啥正品,都是地方民品厂做的。
“行,就按这个来,我们去换票。”
大哥连犇都没打一个,直接就应下了,看的郑秀一阵眼热。
“小翠,我这妹夫到底是干啥的?这也太阔了吧。”
“拿80块钱买衣服,我们全家穿一年,都用不上。”
她自己一个卖衣服的,都没穿上呢子大衣呢。
“福刚哥是大黑山周围,最厉害的猎手,还打过熊呢。”
没等大哥宋福刚说话,李小翠就抢先回答了郑秀的问题。
随后拉着两人就离开了:
“福刚哥,光买件西服就行,呢子大衣太贵重了。”
大哥挠了挠头:“怎么?咱俩的事,你不同意?”
“不是.......”
“那就行了,给自己女人买衣服,多少钱也不心疼。”
“哎呀,你......”
这句话,是刚才宋福根教大哥说的。
你来我往的谦让,还不够浪费时间的,他教大哥一句话,直接把李小翠干没电了。
还能让对方,心里美上半天。
三人按照郑秀的提示,很快就来到了百货商场的后门。
才一出来,就有三四个蹲在墙角的男人,将目光投了过来。
主要是,年轻男女的组合,和他们的顾客画像很是匹配。
“老孙在吗?”
宋福刚对着人群喊了一声,很快离的最近的一个小青年,就冲了过来。
“兄弟,要票不?”
“你是老孙?”
“我姓孙,你要多少票。”
“多多益善。”
“十张工业卷,够不?”
“大哥,我们要的是真孙悟空,不是六耳猕猴........曲曲十张,打发要饭的呢。”
宋福根一下就看出,这个是小孙,根本不是老孙。
“你这孩子......”
小孙还想再说,却被身后的一个中年人给打断了话:
“好了,人家点名要找我,这生意你接不下。”
说完,直接瞪了一眼,小村就灰溜溜地跑回了墙根,继续物色起了其他目标。
而中年人,则是从一个避风的小板凳上,笑着起身,迎了过来。
“朋友,你要多少票?”
“你有多少?”
“好....”
老孙也不废话:
“今天少了点,工业卷50张,其他各种烟酒,粮票,布票,肉票100来张。”
能来找票贩子的,最紧缺的多少工业卷,烟酒票,剩下的反倒好筹集。
“我们全要了,多少钱?”
“啥?”
老孙懵了,看向说话的宋福根,又看了看宋福刚和李小翠,惊讶道:
“这孩子说了算?”
“你先说多少钱,合适我们就全要了。”
宋福刚想了想,家里要添的东西不少,要是一次全拿下,倒也省事了,就是粮票有些多余。
不知道,福根要粮票干什么?
宋福根连粮票也要,家里用不上粮票,出门能用上的,而且有的时候下饭店,还要肉票呢。
老孙张大了嘴巴,心想这三人不是要买冰箱,电视,洗衣机之类的玩意吧。
而且,还是全套购买,否则哪里用的上几十张工业卷啊。
不过,干他们这一行,最忌讳的就是打探消息,讲究个钱货两清,闭口不言。
“可以,不过我只要现金。”
“你们要是诚心买,咱就得换个安全点的地方交易.....”
“票你没带在身上?”
“朋友,我没病.....”
“行,带路吧。”
老孙点了点头,直接带头向着附近的一个民房走去。
等进了屋,才拱手道:
“三位,不好意思,你们要的是我一天的出货量。”
“平日,不会都带在身上。”
喜欢八零:十岁上山打猎忙,全家帮忙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八零:十岁上山打猎忙,全家帮忙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