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摊子铺得越大,专业性就越重要,尤其是在股权和法律这些他并不太擅长的领域。
他想到了秦雅。
这位启航教育的cEo,在魔都商界人脉很广。
周三下午,陈默给她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秦雅的声音还是那副清清冷冷的样子,带着几分调侃。
“哟,陈大状元,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我还以为你进了大学,就把我这个合作伙伴给忘了呢。”
“秦总说笑了,”陈默的语气很谦虚。
“遇到点专业问题,想向您请教。”
他把自己准备同时成立一家餐饮公司和一家传媒公司的想法,简单说了一下,希望能请她推荐一位靠谱的、擅长公司法的律师。
秦雅听完,难得地沉默了片刻。
“陈默,你是认真的?”她的语气,第一次,带上了一丝真正的凝重。
“当然。”
“好,”秦雅不再多问,“我给你推荐我一个学妹,叫叶晴。”
“魔都方圆律所的,很厉害,但脾气不太好,有点难搞。能不能请得动,看你自己的本事。”
……
周五下午,陆家嘴的一家咖啡馆。
陈默提前十分钟到了。
他依旧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和周围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们比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他点了一杯美式,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车水马龙。
两点整,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
陈默抬起头,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职业套装的女人向他走来,妆容精致,眼神锐利,浑身上下都透着职业精英气场。
正是叶晴。
叶晴的目光在咖啡馆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陈默身上。
当她看到那个比照片上还要年轻,甚至还带着几分学生气的少年时,眼神里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失望。
又是大学生创业。
在她看来,这基本等同于过家家。
如果不是看在秦雅的面子上,她绝不会浪费时间来见一个学生。
“你好,陈默?”叶晴走到桌前,公事公办地伸出手。
“叶律师,你好,请坐。”陈默站起身,与她轻轻一握,为她拉开了对面的椅子。
叶晴坐下,将公文包放在一旁,直接开门见山:
“秦雅学姐把你的情况跟我说过了。时间宝贵,我们直接说正事吧。”
“你想注册几家公司?做什么的?有几个人一起?股权怎么分,你自己有想法吗?”
陈默没有被她的气场影响。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推到了叶晴面前,姿态放得很低,像一个真诚求教的学生。
“叶律师,我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正好想请您这样的专业人士,帮我把把关,看看在法律和实践上,是否可行。”
叶晴挑了挑眉,拿起笔,做好了记录的准备。
“你说。”
“我想成立两家公司。”陈默开口,语速不快,但条理异常清晰。
“第一家,是餐饮管理公司,暂定名茶颜悦生,主营业务是新中式茶饮的直营连锁。”
“这家公司,我想把我的几个同学,也就是初创团队的成员,都吸纳进来。”
他顿了顿,提出了第一个核心问题。
“我的想法是,我个人出资并占绝对控股地位。其他团队成员,根据贡献度,以技术和创意的形式入股,享受分红,但不直接进入工商注册的股东名单。”
“我希望设立一个期权池,有成熟期和退出机制。这样既能激励大家,又能保证公司股权的稳定。不知道这个方案,操作起来是否复杂?”
叶晴握笔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股权代持和期权池。
这两个词,从一个大一学生嘴里说出来,让她感到了第一丝意外。这已经不是过家家的范畴了。
她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不复杂,很成熟的方案。继续。”
“第二家,是文化传媒公司,暂定名‘魅影文化’,主营业务是主播经纪。”陈默继续说道。
“这家公司前期由我个人100%持股,但同样需要设计一套成熟的期权方案,用于未来签约核心艺人和引进高管。”
“注册资本方面,”他看向叶晴,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现在是认缴制,我知道理论上可以写得很高。但从未来融资和税务的角度考虑,您建议这两家公司,分别注册多少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更是问到了点子上。
叶晴看着他,眼神里的轻视,已经彻底消失了。
她开始真正地,将对面这个年轻人,视为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客户。
“餐饮公司,是重资产,未来可能会涉及大量的供应商合同和食品安全责任,建议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可以实缴一部分,增强公司信用。”
“传媒公司,是轻资产,核心是合约和人。100万就足够了,没必要太高。”她的回答,专业而又精准。
“明白。”陈默点了点头,然后,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叶律师,我所有商业计划的核心,都建立在我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之上。”
“我希望在公司的章程设计和未来的融资协议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这一点。”
“比如,未来引进财务投资人时,有没有可能,通过协议约定,让他们只享受分红收益,而放弃投票决策权?”
当这句话说出口时,叶晴握着的笔,终于彻底停了下来。
作为一名专攻经济法的律师,她每天都在和创始人和投资人打交道。创始人控制权这个话题,她听过无数遍。
很多创始人,是在公司发展到b轮、c轮,自己的股权被稀释得所剩无几,即将被资本踢出局时,才哭着来找她,寻求法律上的帮助。
也有一些聪明的创始人,会在天使轮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但她从未见过,一个像陈默这样,在公司还只是一个概念、一分钱都还没融到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个问题,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地,摆在了所有问题的第一位。
这份超越了年龄的清醒和远见,才是真正让她感到惊讶的地方。
一种久违的、遇到了一个聪明客户的愉悦感,在她心里,悄然升起。
和这样的客户合作,永远是最高效、最省力的。
她合上笔记本,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沙发上,脸上那副紧绷的职业面具,放松了下来,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欣赏的弧度。
“陈先生,”她改变了称呼。
“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要专业得多。”
喜欢让你回高三奋斗,你却做空股市?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让你回高三奋斗,你却做空股市?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