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气息越来越浓,期末的紧张氛围尚未完全弥漫开来,另一股热流却率先在高二年级涌动——全国高中生物理、化学竞赛的校内选拔开始了。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而言,这不仅是展示学业水平的机会,更是通往顶尖大学的重要敲门砖。
公告栏前挤满了学生,林长青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物理和化学两科的选拔名单上,这并不出人意料。苏雨晴的名字也在物理竞赛的名单之中。她的理科天赋同样出众,只是平时被林长青过于耀眼的光芒所掩盖。
“你也报名了物理竞赛。”课间,林长青看向身旁的苏雨晴,语气是平淡的陈述。他记得她曾流露出对物理世界的兴趣,那份不同于文科的、严谨的逻辑之美。
苏雨晴轻轻合上手中的物理课本,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跃跃欲试的亮光,点了点头:“嗯,想试一试。”她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她并非为了与他竞争,而是想在自己的道路上,看看能走多远。这份独立的追求,让林长青心中暗生欣赏。
竞赛的选拔和培训接踵而至。放学后的教室或实验室,常常只剩下参加竞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林长青和苏雨晴自然成为了这群人中的焦点。
物理实验室里,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金属和橡胶气味。黑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公式和受力分析图。指导老师提出的一道道拓展难题,常常让其他同学蹙眉苦思。
林长青解题时,有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他往往不会立刻动笔,而是先凝视题目片刻,眼神专注,仿佛穿透了文字描述,直接看到了题目背后所描述的物理图景。然后,他会拿起笔,步骤清晰,逻辑严密,有时甚至能提供两三种截然不同的解法,让指导老师都频频点头。
他的强大,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如同山岳。
而苏雨晴的出色,则更像一股清泉,细腻而持久。她的思路或许不如林长青那般天马行空,却极其缜密。她的演算过程工整得如同印刷体,每一步的推导都扎实稳健,很少出现疏漏。当遇到棘手的难题时,她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微微蹙着秀气的眉,一遍遍梳理条件,尝试不同的切入点,那份沉静的韧性,令人侧目。
他们之间,有时也会出现思维的碰撞。
一次,一道涉及电磁感应和能量转化的综合题难住了不少人。林长青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守恒的巧妙解法,简洁高效。苏雨晴在理解了他的思路后,却从电磁感应的微观机理角度,提出了另一种补充性的解释,让整个物理过程变得更加形象和透彻。
“从微观电荷受力的角度来解释能量流向,确实更本质。”林长青听完她的阐述,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他欣赏这种能够触及问题本质的思考。
苏雨晴听到他的肯定,脸颊微红,眼神却亮晶晶的,带着被认可的喜悦。
他们之间这种基于学术的、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启发,让周围的同学既羡慕又佩服。他们仿佛是两个各自发光、又彼此映照的星辰,在竞赛这条跑道上,并肩前行。
经过几轮严格的筛选,最终名单确定。林长青毫无悬念地同时入选物理和化学竞赛的市代表队。而苏雨晴,也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稳定的发挥,成功入选了物理竞赛市队。
名单公布那天,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并肩走在空旷的校园里,心情都有些激荡。
“恭喜。”林长青侧头看她,真心实意地说道。他能想象到,为了这个名额,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苏雨晴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唇边漾开一抹清浅而明媚的笑容,如同冰雪初融。“也恭喜你。”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共同的期待,“接下来,就是市里的比赛了。”
“嗯。”林长青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处天际最后一抹瑰丽的晚霞,“一起加油。”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一种身为战友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他们即将代表学校,踏上更大的舞台,去迎接更激烈的挑战。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承载着集体的期望。
林长青感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但更多的是一种迎接挑战的兴奋。他渴望在更广阔的平台检验自己的实力,也期待看到苏雨晴在那个舞台上,绽放出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光芒。
他知道,竞赛的舞台,只是他漫长征程中的一站。但这一站,因为有了她的同行,而变得格外不同。
---
(续)
市级竞赛的考场,设在市里最好的高中。气氛庄重而肃穆,空气里仿佛都凝滞着紧张。来自全市各所重点高中的佼佼者们汇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志在必得的锐气。
林长青坐在指定的位置上,心境却异常平和。他环顾四周,看到了许多陌生的、充满斗志的面孔。这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重生带来的优势,更多体现在视野和心智上,在纯粹的知识竞技场,他依然需要凭借真正的实力去拼搏。
他的目光掠过前排,看到了苏雨晴挺直的背影。她正安静地整理着文具,侧脸线条柔和却带着一丝紧绷。他能感觉到她的紧张,但那紧绷之中,更多的是全神贯注的投入。
铃声响起,试卷下发。考场里瞬间只剩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
物理试卷的难度果然远超平时。题目设计精巧,陷阱环环相扣,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少考生刚开始不久,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眉头紧锁。
林长青深吸一口气,摒除杂念,意识高度集中。脑海中那缓缓旋转的“星璇”似乎也感受到了挑战,流转的速度微微加快。他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快速浏览全卷,如同一位统帅在俯瞰战场,瞬间把握住了整体的难度分布和关键节点。
随后,他才沉下心来,从第一题开始解答。
他的思维如同精密的仪器,高速而准确地运转着。复杂的受力分析在他脑海中瞬间构建出清晰的模型;抽象的电磁场问题被他拆解成一步步可推导的逻辑链条;那些看似刁钻的陷阱,在他超越常理的洞察力下,往往无所遁形。
他下笔流畅,步骤清晰,偶尔遇到需要反复推敲的难点,他会短暂停顿,闭目凝神,在脑海中进行快速的推演和验证,然后再次睁开眼时,答案已然明晰。
整个答题过程,他给人一种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观感。监考老师几次踱步经过他身边,都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个气质沉静、答题却如同行云流水般的少年。
在同一考场,苏雨晴也遇到了挑战。一道关于近代物理概念的论述题让她卡壳了片刻。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想起和林长青平时讨论时,他提到的那些触及本质的思考角度。她摒弃了死记硬背的公式,尝试从物理思想发展的脉络入手,结合题目给出的具体情境,组织语言。她的笔迹依旧工整,逻辑层层递进,虽然速度稍慢,却稳扎稳打。
当交卷的铃声响起时,林长青刚好从容地写下最后一个字符。他放下笔,轻轻舒了口气。感觉像是完成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思维长跑。
苏雨晴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停笔,她转过头,目光与林长青相遇。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释然和完成挑战后的轻松。她对他微微弯了弯唇角,那是一个带着些许疲惫,却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走出考场,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带着些许暖意。等候在外的指导老师立刻围了上来。
“感觉怎么样?”物理老师迫不及待地问,目光主要落在林长青身上。
“还行,题目比较活,但还在能力范围内。”林长青回答得谦逊而客观。
老师又看向苏雨晴。她捋了捋额前被汗水微微濡湿的发丝,轻声说:“有几道题比较难,尽力了。”
她的回答坦诚而实在,没有夸大,也没有妄自菲薄。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
等待结果的日子,平静中带着一丝焦灼。林长青依旧按部就班地学习,管理着“星尘物语”的进度,偶尔和苏雨晴讨论一下竞赛中遇到的经典题型。他们都默契地没有过多谈论考试结果,仿佛那只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他们共同经历了这场高强度的思维淬炼。
一周后,成绩公布。
林长青的名字,高悬在物理和化学竞赛市级一等奖的榜首,而且是双料第一!分数遥遥领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苏雨晴的名字,也稳稳地出现在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名单上,虽然排名不算最前,但对她而言,这已是突破性的胜利,证明了她在理科道路上的潜力和实力。
捷报传来,整个学校都为之振奋。公告栏前再次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林长青和苏雨晴的名字,并排出现在红榜上,成为了校园里新的传奇。
站在红榜前,苏雨晴仰头看着自己的名字,眼眶微微有些湿润。这是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挣来的荣誉。
林长青站在她身侧,看着她眼中闪烁的泪光和嘴角抑制不住的笑意,心中充满了为她高兴的情绪。她的成功,在他看来,比自己的双料第一更值得欣喜。
“恭喜你,苏雨晴。”他郑重地说道,叫了她的全名。
苏雨晴转过头,看向他,阳光照在她带笑的脸上,明媚不可方物。
“也恭喜你,林长青。”她回应道,声音清脆而真诚。
周围的喧闹仿佛都成了背景音。他们站在红榜之下,站在属于他们的荣誉面前,相视而笑。竞赛的舞台,不仅检验了他们的学识,更让两颗在学海中并肩航行的心,靠得越来越近。前路漫漫,但他们都知道,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挑战,至少在此刻,他们可以共享这份通过努力换来的荣光,并期待下一段,或许能继续同行的旅程。
喜欢神瞳至尊:从学霸到星河帝皇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瞳至尊:从学霸到星河帝皇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