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课堂上的
稿件寄出后的日子,林长青的心态愈发沉静。他像一位耐心的渔夫,已经将承载希望的渔网撒向大海,此刻需要做的,是继续打磨自己的渔船与技艺,静待佳音。
他的生活重心,依旧围绕着学习、优化身体、以及那份与苏雨晴之间日益默契的互动。两人之间的话题,渐渐不再局限于课本,偶尔会聊起最近的新闻,或者对某个社会现象的简单看法。林长青超越时代的见解,往往能让苏雨晴陷入沉思,继而投来更加明亮的目光。
这天下午的物理课,讲的是力学综合应用。物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极其复杂的题目,涉及到了运动学、动力学乃至一些需要巧妙转换参照系的进阶思维。题目冗长,条件错综复杂,光是读完就需要不短的时间。
“这道题,”物理老师推了推眼镜,环视台下眉头紧锁的学生们,语气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算是本学期的一个小小挑战,融合了我们目前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大家不妨先自己思考一下,看看能有几种思路。”
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剩下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因思路受阻而发出的轻微叹息。大多数同学连题目中描述的物理情景都难以在脑中完整构建,更别提寻找解题路径了。
苏雨晴也凝神看着题目,秀眉微蹙,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纸上点着,显然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林长青快速浏览完题目。几乎是在读完的瞬间,他的脑海中,“星璇”微微一动,一个清晰无比的物理模型便已构建完成。
小球、斜面、滑轮、绳索、外加一个移动的平台……所有物体都被赋予了精确的质量、速度、受力参数,在他意识的“实验室”中开始按照物理定律动态运行。他甚至能“看”到绳索的张力变化,感受到平台移动带来的惯性力影响。
一种,两种,三种……
几种截然不同的解法几乎同时在他脑中浮现。一种是最常规但也最繁琐的,列方程组求解;另一种是利用系统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巧妙转化,能大幅简化计算;还有一种,则是引入一个非惯性系,将复杂运动转化为相对简单的静态平衡问题,思路清奇,但极为高效。
他本可以继续保持沉默。但看着周围同学,包括身旁苏雨晴那苦恼的神情,又看到物理老师那带着鼓励和期待的目光,他心中微微一动。
或许,可以为陷入思维困境的同学们,点亮一盏小灯?
就在这时,物理老师开口问道:“怎么样?有同学有思路了吗?哪怕只是一点想法,也可以大胆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教室里依旧安静,无人应答。
林长青缓缓举起了手。
一瞬间,全班同学的目光,包括物理老师惊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他的身上。苏雨晴也侧过头,眼中带着期待。
“林长青同学,请讲。”物理老师眼中带着鼓励。
林长青站起身,身姿挺拔,神情从容。他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走向讲台,拿起一支粉笔。
他选择了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的结合。他没有急于书写复杂的公式,而是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极其标准、清晰的物理情景示意图,每个力都用箭头标明了方向和大小,关键节点标注明确。
“要解开这道题,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他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回荡在安静的教室里。
他首先阐述了第二种方法,利用系统整体动量和能量守恒的思路,将几个看似独立的物体运动关联起来,找到了一个关键的守恒量,瞬间简化了问题。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原理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许多同学眼中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仿佛堵塞的思路被疏通了。
但林长青并未停止。他顿了顿,粉笔指向示意图中那个移动的平台。
“或者,我们还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思路……”他引入了非惯性系的概念,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了“惯性力”的假想引入如何能将一个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大家更熟悉的静力学问题。
这一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更大的涟漪!这种思维方式,完全超出了当前的教学大纲,带着一种颠覆性的巧妙!
他一步步推演,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最终,两种方法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而第三种方法,步骤之简洁,答案之直接,令人叹为观止。
当他放下粉笔,平静地看向老师时,教室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
随即,物理老师率先鼓起了掌,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和赞赏!
“精彩!非常精彩!”物理老师的声音带着激动,“林长青同学不仅给出了正确的解答,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展示了多种物理思维的角度,尤其是最后一种引入非惯性系的方法,思路非常巧妙,极具启发性!大家要好好体会这种思维方式!”
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真诚和响亮。同学们看着林长青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他不仅聪明,更愿意将自己的思考分享出来,启迪他人。
林长青微微颔首,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与苏雨晴相遇。
她正看着他,眼神明亮得如同蕴藏着星辰。那目光里,不再是简单的惊讶或欣赏,而是一种由衷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敬佩,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为他感到骄傲的神采。
她发现,当他站在讲台旁,沉着自信地解析难题,将复杂的物理世界条分缕析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他身上仿佛有种独特的魅力在熠熠生辉。那是一种专注于智慧本身时,所散发出的、令人心折的光芒。
林长青接收到了她目光中的信息,心中微微一动,回以一个浅淡却温和的笑容。
课堂继续,但某种无形的变化已经发生。
林长青知道,这次课堂上的“顿悟”与分享,不仅巩固了他在师生心目中的“学霸”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在苏雨晴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更深、更清晰的印记。
那是智慧与从容交织出的,难以磨灭的印记。
---
(第十七章 完)
喜欢神瞳至尊:从学霸到星河帝皇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神瞳至尊:从学霸到星河帝皇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