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出头鸟
三月中旬,《省报》头版刊发了题为《榆林县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的长篇通讯,详细报道了河口村项目的成功经验。林风的名字首次出现在省级媒体上,这在小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报道见报当天,林风的手机几乎被打爆。有来自市里的祝贺,有同学的羡慕,还有各种攀关系的邀请。最让他意外的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副主任亲自打来电话,表示要来调研学习。
“林县长,你这下可成了名人了!”关键在电话里开玩笑,“不过树大招风,要小心啊。”
“我明白。”林风深有同感。
果然,荣誉带来的不只是光环。第二天,县审计局突然提出要对示范区项目进行“例行审计”。虽然程序合规,但时机耐人寻味。
更微妙的是张建国的态度。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他特意强调:“成绩是大家的,不能记在个人头上。领导干部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这番话明显有所指。散会后,几个平时与张建国走得近的局长,对林风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杨帆察觉到了这种变化,特意找林风谈话:“不要在意一些杂音,干工作总会得罪人。省委主要领导对榆林经验很重视,这是大局。”
“我明白,”林风表态,“一定顾全大局。”
但现实比想象中复杂。在随后的人事调整中,张建国力推自己的秘书担任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明显是要插手项目后续管理。
林风陷入两难:同意,意味着成果可能被瓜分;反对,则会与县长直接冲突。
关键时刻,关键提供了重要信息:“我打听过了,张县长的连襟在做建材生意,可能想通过这个项目分一杯羹。”
这个信息让林风警醒。他立即调整方案,提出示范区管理实行“阳光操作”,所有重大决策集体研究,重要事项公开透明。
这个举措既维护了项目公正性,又让张建国无话可说。但双方的隔阂已经形成。
更让林风分心的是苏晓梅的变化。她最近升任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工作异常忙碌,连电话都很少打。偶尔通话,也总是匆匆结束。
“晓梅,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林风关切地问。
“还好,”苏晓梅语气疲惫,“新岗位压力大,适应一下就好了。”
林风也是关心了一下,说调整过来就好了,苏晓梅一介女流独自支撑着,林风心想还是要多关心一下苏晓梅。
三月下旬,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悄然来到榆林。他们没有惊动县里领导,而是直接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情况。
考察结束那天,组长与林风简短见面:“林风同志,基层锻炼期满后有什么打算?”
这个问题很突然,林风谨慎回答:“服从组织安排。”
“嗯,”组长点点头,“年轻干部要沉得住气,也要有担当。”
考察组离开后,林风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可能即将迎来重大转折。
(第六十一章完)
喜欢寒门政道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门政道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