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茶话会的涟漪
正月十二,榆林县委举办春节茶话会,邀请部分离退休干部和各界代表参加,联络感情,共话发展。作为领导,林风需要出席并主持部分环节。
早晨,林风来到招待所接夏晚晴。她今天穿了一件深蓝色的毛呢大衣,搭配浅色毛衣,既庄重又不失活力,显然是精心打扮过。
“这身打扮很适合今天的场合。”林风由衷地称赞。
夏晚晴微微一笑:“入乡随俗,总不能给东道主丢脸。”
茶话会在县委小礼堂举行,现场布置得简单而温馨,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糖果,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与会者多是中老年人,见到林风带着一个陌生而气质出众的年轻女子出现,都不禁投来好奇的目光。
林风坦然介绍:“这位是北京来的夏晚晴同志,春节期间来榆林探亲,应邀参加我们的茶话会。”
夏晚晴落落大方地与众人打招呼,言谈举止得体自然,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茶话会开始后,林风首先代表县委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然后简要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和新年的规划。他的发言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既肯定了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展现出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清晰的思路。
夏晚晴坐在台下,专注地听着林风的发言,眼中不时闪过欣赏的神色。在自由交流环节,她主动与几位离退休干部交谈,询问榆林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令人惊讶的是,她对地方发展和社会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提出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让这些老同志也刮目相看。
“夏同志是做什么工作的?对我们小县城的发展这么关心。”一位退休的老县长好奇地问。
夏晚晴谦逊地回答:“我只是个普通的研究人员,对基层治理很感兴趣。榆林虽然小,但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值得深入研究。”
林风在一旁听着,心中的疑问更深了。夏晚晴的谈吐和见识,显然不是普通家庭能够培养出来的。但她似乎不愿多谈自己的背景,林风也尊重她的意愿,没有多问。
茶话会间隙,林风被几位乡镇干部围住,讨论一个扶贫项目的落实问题。夏晚晴远远地看着他耐心解答、认真记录的样子,眼神复杂。
会后,林风送夏晚晴回招待所。路上,夏晚晴突然说:“你今天在会上的发言很好,务实而真诚。基层工作需要你这样脚踏实地的人。”
林风有些意外:“你听得这么认真?”
“当然,”夏晚晴认真地说,“我父亲常说,评判一个干部的能力,不仅要看他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你今天提到的那些民生项目,虽然不大,但都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
这是夏晚晴第二次提及父亲,而且话语中透露出对政界事务的熟悉。林风更加确定她出身不凡,但依旧没有点破。
回到招待所,林风收到苏晓梅发来的信息,说元宵节省城有灯会,问他能否回去一起看。林风回复说值班走不开,心里却想着如何与夏晚晴度过在榆林的最后一个元宵节。
晚上,林风独自在办公室加班,整理节后需要开展的工作。但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向招待所那个窗口亮着的灯光。他意识到,夏晚晴的出现,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推开窗户,冷风拂面,林风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明白,无论自己对夏晚晴抱有什么样的感情,这段关系都注定是短暂的。元宵节后,她将返回北京,而自己还要继续在榆林的工作和生活。
但这种理智的认知,并不能完全平息内心的波澜。
(第五十三章完)
喜欢寒门政道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门政道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