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墨这次过来,说了李清月那院建新房的事情,许立国和楚秀兰都很高兴。
但他们这高兴本身,并不是因为盖房子的事儿。
而是因为,自家儿子许墨,现在是既能赚钱,又懂事儿。
做了这么多好吃的海货,立马就带过来一份,显然是时刻挂念着他们二老。
还有就是,他有钱,在那院盖房子的事情,本来完全可以不通知他们,可他却来说了这事儿,这也是对二老的尊重。
“哈哈,咱家小墨现在是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有出息了。”楚秀兰满脸期待,“老许,说不准,以后他还真能带咱过上富裕的日子呢!”
许立国也暗暗点头,以前他从来都没有想着指望过这个儿子,此时,心里明显多了一些指望。
就在二人沉浸在儿子变得懂事又能干的喜悦中时,许墨已经来到了许建国的家里。
在经过代销点的时候,他还特意买了一盒大前门香烟、一瓶烧酒和一袋花生豆。
堂哥许涛见许墨带着这些东西,立刻就意识到,他今天是来聊船上的事儿的。
许建国和许涛两人,热情地将许墨让进堂屋。
许建国打趣道:“小墨,自从你结婚之后,还是第一次来我家吧。咱们是内亲,以后你得多来走动。”
这时,大娘听到动静,从里屋走出来:“哎呦,小墨你来啦,这孩子,你咋还提了一瓶酒过来?”
许墨问了大娘好,又讪讪一笑:“大伯,你也知道我的情况,清月五个姐妹,如今都需要我管。为了让她们过好一点,我这段时间是忙上忙下,都快赶上生产队的驴了。”
“这不,一有空我就过来了嘛!”
“您就别责怪我啦!”
只是三言两语,就让许建国心里乐开了花:“哈哈,你小子,现在这嘴是越来越会说了。变化不小,变化不小啊!”
“大伯,堂哥,我拿了瓶烧酒过来,咱爷仨喝点啊。顺便,咱们今天聊一聊船上合作的事情,把合同签一签!”
说着这话,许墨抽出两根烟,分别递给许建国和许涛一根。
接过烟,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呦呵,小墨,大前门啊,这烟可是咱们这边最好的,得四毛多吧!”
许建国家并不算穷,也是家庭存款能达到70块的人,但这四毛多一盒的大前门,对他来说,还是太过奢侈了。
他们一般都抽八分钱一盒的白嘴儿烟或者一毛一盒的美女牌香烟,最奢侈的时候,就是两毛三一盒的哈德门。
“哦,现在的价格是四毛一。”许墨随手将这盒烟放在了桌子上。
随着烧酒被打开,一股淡淡的酒香传递。
这烧酒是正宗的土法酿制酒,这个年代,还没有那么多勾兑的科技与狠活,所以,这就纯纯就是粮食制造,经得起推销。
许涛拿来三个小碗,分别递给许建国和许墨一个,许墨就连忙倒酒。
大娘拿来了一个大一点的碗,许墨就将买来的一包椒盐花生倒进去。
“小墨,你还买一袋花生,太破费了!家里有下酒菜,这花生,你大娘就可以给咱炒一碗,你多花钱了!”
许墨一副能说会道的样子:“嘿嘿,大伯,我这不是心疼大娘,想着不使唤大娘了嘛,直接买成品的,方便。而且,这椒盐花生,嘎嘣脆,味道也是非常不错的。”
许涛他妈站在一旁,哈哈一笑:“小墨这孩子,现在嘴咋变这么甜呢,越来越会说话儿了。”
以前许墨只会跟人赌牌,见了亲朋好友,连个招呼都不会打,更说不出俏皮话儿来。
如今,一开口就说的人心里甜甜的,高兴地不得了。这情商,可谓是能直接瞬间拉满!
三人也不用筷子,就这么一手抓花生,一手端酒碗。
许建国捏了几粒花生,放在嘴里,乐的合不拢嘴:“哈哈,小墨,你还别说,这花生,比咱们炒的好吃!特别脆,不但香,还有辣味!”
许涛也接着道:“对对,这椒盐花生的确不错,怪不得人家拿出来卖呢。”
椒盐花生在村子的代销点里面属于难销的玩意儿,渔村这边有田地,很多家庭自己种的花生就够吃了,根本舍不得花五六毛买这么一袋,还不到一斤。
以前许建国和许涛都对椒盐花生嗤之以鼻,觉得这玩意儿哪会有人买,如今吃了,才知道,人家拿出来卖,有人家的道理。
这味道,不是在家里能做得出来的。
一连喝了两三小碗酒,瓶子里的酒也下去了一半,三个人都有点微醺。
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许墨也就开始办正事儿:“大伯,堂哥,这是我弄的一份合同。前几天,跟我堂哥商量好的,他跟我一起出海,收获了,我们就分成,按照9:1的比例分。我过来把这事情敲定一下,让堂哥签一签这份合同吧。”
许建国似乎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嗐,小墨,咱们都是自家人,还签啥合同啊!”
“这事儿你堂哥昨天跟我说了,他答应跟你一起出海,难道还会冒出来别的事儿不成?”
许墨连忙解释:“大伯,我可不是这么想的!现在我有了大船,以后我们一起出海,那可是正经生意。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我们俩一起,弄个合同,依照合同,进行分成。比较正规!”
许墨这么说,让许建国和许涛都感到有点自豪,搞得这么正规,在他们看来,也并不是许墨跟他们外气,而是对他们足够尊重!
“哈哈,爸,正规好啊,这样也行,咱们就相当于生意场上老板跟老板合作了!”
“这合同,也是咱们之间的一种仪式感,一种保障和约束,有了这份合同,以后就得正经在一起合作,谁都不能随意撂挑子。”
“我这合同弄的可是真真的,合作年限就暂且定为一年,这一年之内,堂哥可都得跟船出海,不能放弃合作。否则,得把分成的钱都拿出来交违约金。”
“咳咳,大伯,堂哥,其实我说也只是这样说。我知道,咱们之间的合作肯定能顺利进行。凡事,都会商量着灵活处理,合同嘛,对咱来讲,就作为一个辅助。”
许建国连忙道:“小墨,你堂哥跟你出海的事情,请你放心。你堂哥如今没有营生,你有了大船,他跟着你,还是一种幸运呢。我们绝不会说半途放弃跟你合作。”
“你堂哥跟了你的船,以后算是有个稳定工作了。还怕你这边有啥问题,不让你堂哥跟船呢。”
“哈哈,大伯,这就对了嘛。所以,这就是合同的作用了。有这个合同在,先保障我们一年之内的合作。一年之后,再商量合作的事情,另外拟写合同。”
这事儿许建国懂,当即点点头:“行,小墨,还是你想的周到。既然如此,许涛,你就看看小墨弄的合同,签一签吧。”
原本,许涛也没有上过学,就最近几个月,跟着夜校学了一些,认识不少字,这份合同很简单,他倒是基本上能看懂。
看了没有问题,双方都签了字儿,这事儿就算定下。
“行了,以后咱们就安心出海,以后需要出海的时候,我随时来叫堂哥。”
合同是两份,一人收一份,许墨嘱咐许涛收好,可不能乱丢。
许涛攥着这合同,自然是不敢大意。
“对了,大伯,我还有件事情想让你帮帮忙!”
“哦?小墨,啥事儿,你说!”
许建国这个人,最是顾亲戚,一听许墨需要帮忙,立刻就来了兴致。
许墨将盖房子的事儿跟他讲了一遍,许建国当即就站起身来,拍着胸膛:“哈哈,小墨,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
“对了,你要在二十天之内,建造五间瓦房,这有难度啊。我看,得叫两个建筑队一齐开工。”
“只是,若叫两个建筑队的话,工钱估计得多掏一倍。”
许墨暗暗一笑:“大伯,工钱不是事儿。”
其实,他觉得大伯和他爸都想错了,工钱并不会多掏一倍,他们之所以说工钱多掏,那是因为把时间给忽略了,时间用的短,还是相当于拿原本一个建筑队那么多工钱。
“小墨,你这事儿急,咱们最好现在就敲定,明天就开始施工。事不宜迟,走吧,我带你去找许忠诚和李大力去,这俩人以前都跟着我盖房子。现在分别弄了一个草台班子,每个班子里面有七八个人。”
“前天我们还遇见,他们说,最近没啥活,大家都在家里歇着。去找这俩人,绝对靠谱。”
“许忠诚是咱们本家人,为人憨厚老实,实心眼儿,很好相处。至于李大力,是你义山大爷的侄子,义山的女儿远嫁,他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指望着这个侄子办。”
“咱们跟李义山的关系都不错,李大力以前也得过我不少恩惠。找他,也绝对是靠谱的。”
许墨一听这事儿能快速搞定,心里顿时一乐:“哈哈,看来一有事儿,还是得靠关系啊。关系套着关系,就好说话。”
“那咋不是呢,咱们小村子里,凡事不就讲个关系吗?”许建国点点头。
喜欢重生1980:我赶海打渔成首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1980:我赶海打渔成首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