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泽堂”的装修已毕,药材齐备,女医与学徒也各就其位,只待选个吉日开馆。可云舒深知,京城百姓对女医本就心存偏见,“惠泽堂”作为首家专设女医馆,若不主动宣传,怕是难有人敢上门就诊。一番思量后,她决定以“免费义诊”为切入点——用实实在在的医术打破偏见,让平民女子亲眼看到女医的能力。
开馆前五日,云舒便带着青禾与培训班的学徒们,忙着筹备宣传事宜。她亲自拟定传单内容,字体特意选用清晰易认的楷书,避开晦涩文言,力求让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听懂大意。传单正面写着“惠泽堂女医馆开馆义诊”,下方列明义诊时间(开馆当日及次日)、地点(城南绣女巷),以及诊治范围:“妇科杂症、产后调理、儿科常见病症,专设女医坐诊,男女分治,隐私无忧”。背面则附上几句通俗易懂的养生口诀,如“经期避生冷,产后忌劳累,小儿食清淡,病痛早诊治”,既实用又显用心。
传单印制好后,足足装了五大箱。云舒将学徒分成三组,每组由一位年长些的学徒带队,分别前往城南、城西、城北的平民区分发。出发前,她特意召集众人叮嘱:“分发传单时,要耐心向百姓解释,尤其是要告诉妇人,我们是专给女子看病的女医,不用怕‘男女授受不亲’,也不用花一文钱。遇到有人询问,要仔细解答,不可急躁,更不能与百姓争执。”
春杏带领的小组负责城南区域,这里是“惠泽堂”所在地,也是平民最集中的地方。刚走到绣女巷口,便有不少妇人围了上来,好奇地看着她们手中的传单。一位提着菜篮的王婶接过传单,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疑惑地问:“姑娘,这女医馆真的都是女大夫?能看产后的病吗?”
春杏连忙点头,语气诚恳:“王婶,我们医馆的大夫都是经验丰富的女医,专门看女子的病。开馆前两日免费义诊,您要是有不舒服,或者产后身子没恢复好,都可以来看看,不用花一分钱。”
“真的免费?不会是骗人的吧?”旁边的李婶有些怀疑,“之前也有医馆说免费看病,结果看完了就逼着买高价药。”
“您放心,我们绝对不骗人!”春杏从怀中掏出云舒提前准备的药材样本,“我们医馆的药材都是上等品,义诊时开的药方,您可以自己去药铺抓药,也可以在我们医馆抓,都是按成本价收费,绝不加价。”
这时,之前被云舒救过的张婶恰好路过,见状立刻说道:“王婶、李婶,这‘惠泽堂’的云姑娘可是好人!去年我女儿难产,就是云姑娘救了她们母子的命。她开的医馆,肯定靠谱!”
有了张婶的佐证,妇人们的疑虑渐渐消散,纷纷接过传单,有的还主动帮忙向街坊邻居宣传。春杏见状,心中大喜,带着组员沿着街巷继续分发,遇到摆摊的妇人、洗衣的姑娘,都一一上前递上传单,耐心讲解。
兰芝带领的小组负责城西,这里工坊密集,不少女子在工坊做工,常年劳累,多有腰酸背痛、妇科杂症的困扰。可起初,妇人们对传单并不感兴趣,有的甚至直接摆手拒绝:“女医能看病?别是瞎胡闹吧,还是男大夫靠谱些。”
兰芝没有气馁,想起云舒的叮嘱,她走到一位正揉着腰的妇人面前,轻声说:“大姐,您是不是经常腰酸背痛,经期还会肚子疼?这可能是劳累过度引起的妇科杂症,我们医馆的柳大夫擅长治这个,开馆前两日免费义诊,您不妨去看看,就算不看病,也能听听大夫的养生建议,总没坏处。”
妇人愣了愣,没想到这小姑娘竟能看出自己的毛病,顿时来了兴趣:“你怎么知道我有这些毛病?你们医馆的大夫真的能治?”
“我之前也有类似的毛病,是云姑娘教我用艾草泡脚缓解的。”兰芝笑着说,“我们医馆的大夫都是从太医院退休的老大夫,医术肯定没问题。您要是不信,开馆时可以去看看,人多着呢,大家一起作个伴。”
妇人接过传单,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行,开馆时我去看看。”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妇人接过传单,有的还主动向兰芝询问医馆的位置和义诊的细节。兰芝耐心地一一解答,看着手中的传单越来越少,心中满是成就感。
秋桃带领的小组负责城北,这里虽文人居多,但也有不少贫苦百姓。她们在街巷口、菜市场分发传单,遇到有孩子的妇人,便重点介绍儿科诊治:“大姐,我们医馆还有擅长看儿科的吴大夫,孩子发烧、咳嗽、积食,都能看,义诊时也免费,您要是有需要,可千万别错过。”
一位抱着哭闹孩子的妇人接过传单,眼中满是期待:“真的能看儿科?我家孩子咳嗽好几天了,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开馆时我一定带他去看看。”
秋桃连忙说:“您放心,吴大夫经验可丰富了,肯定能治好孩子的病。开馆当天人可能比较多,您可以早点来排队。”
太阳落山时,五箱传单已全部分发完毕。学徒们回到“惠泽堂”,脸上虽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春杏兴奋地说:“姑娘,城南的百姓都知道我们医馆要开馆了,好多妇人都说开馆时要去看看,还有张婶帮我们宣传呢!”
兰芝也笑着说:“城西的妇人一开始不信,后来听我们解释,都愿意去看看了,还有不少人问义诊时要不要带什么东西。”
云舒看着兴奋的学徒们,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传单的分发只是宣传的第一步,接下来,她们要用实实在在的医术,让百姓真正相信“惠泽堂”,相信女医的能力。
开馆前一日,云舒又让工匠在“惠泽堂”门口搭起了义诊的棚子,摆好桌椅和药材,准备好诊脉的垫子和消毒用的烈酒。她看着焕然一新的医馆,看着门口悬挂的“惠泽堂”匾额,心中满是期待——明日,这家专为女子开设的医馆,便将正式开馆,为京城的女子们带来健康与希望,也为打破“女子不能行医”的偏见,迈出坚实的一步。
喜欢重生之医女掌家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之医女掌家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