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邮箱提示音轻轻响了一声。苏雨宁盯着那封刚到的邮件,手指停在触控板上,没点开。
发件人是“星辰资本投资评审部”,标题写着:“关于您提交项目的反馈意见”。
她深吸一口气,点了进去。
“感谢您的精彩构想,但我们暂不参与早期阶段的风险投入。当前项目缺乏可验证的现金流模型与权威背书支持,建议积累初步运营数据后再行申报。”
字很客气,意思却明确:拒绝。
她把邮件拉到底,签名栏是标准模板,电话、官网、二维码一应俱全,但没有半句多余的话,连“祝好”都省了。她闭上眼,靠进椅背,后颈贴着冰冷的椅面,呼吸慢慢沉下来。
桌角堆着七份打印稿,每一份封面右下角都印着不同机构的名字——江城创投、启明资本、蓝湖基金……全是过去两周她一家家递出去的商业计划书。有的退回时附了两行批注,有的干脆石沉大海。今天这封,已经是第八次。
窗外天色微青,楼下的环卫车开始作业,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她知道,这是凌晨四点零三分,她的“时间折叠”时段即将结束。
这一个小时,对她来说像被拉长了一整夜。思维清晰得近乎锋利,记忆像自动归档的数据库,每一个市场数据、每一条用户画像都能在脑中精准调取。她靠着这一小时,白天应付顾家事务,晚上打磨方案,连续二十八天没睡过整觉。
可现实不认努力。它只看结果。
她伸手摸了摸那份被翻得边角卷起的计划书,封面上写着《宁光社区智能服务系统可行性方案》。这是她攒了半年的心血,想从最基础的邻里互助平台做起,接入本地商户资源,用轻量化运营撬动社区经济闭环。模式不算新,但她加了动态信用评分和需求预测算法,能让资源匹配效率提升三成以上。
理论上可行。可没人愿意为一个没上线、没用户、没团队的“理论”掏钱。
她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路灯一盏接一盏熄灭,城市正缓缓醒来。她望着远处写字楼群轮廓,忽然觉得胸口发闷,像是有什么东西压住了呼吸节奏。
第二天早晨,厨房飘着煎蛋香。顾砚辞站在灶台前翻动锅铲,听见脚步声回头看了眼。
“起这么早?”他问。
她拉开餐椅坐下,“习惯了。”
他点点头,把盘子放她面前,又倒了杯温牛奶推过来。“最近你包里总露出一页ppt,写的是‘社区服务闭环’?”
她愣了下,“哦,公司临时接的外包项目,顺手改的。”
他没追问,只是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眼下停留了一瞬。那里有淡淡的青影,藏不住。
早餐吃完,他收拾碗筷,她拿起包准备出门。走到玄关时,他忽然说:“别太拼。”
她回头,“嗯?”
“我说,别太拼。”他擦着手,语气平常,“再重要的事,也得留点力气给自己。”
她笑了笑,“我知道。”
门关上后,顾砚辞没立刻离开厨房。他打开手机,拨通一个号码。
“林哲,是我。有个项目,别说是我的人。”
电话那头笑了声,“又来?上次你说匿名资助贫困生,结果对方查了半年资金链。”
“这次不一样。”他说,“是个社区服务平台,启动资金不大,五十万够了。别走公开流程,用你那边的天使池,挂个空壳基金名就行。”
“你确定不露脸?万一人家想找你道谢呢?”
“她不需要知道是我。”他顿了顿,“她要的是机会,不是施舍。”
挂了电话,他站了一会儿,目光落在客厅角落的智能面板上。昨晚的wi-Fi连接记录还在:书房设备在线时长五小时四十七分钟,其中三点十五分到四点零七分持续传输大量文档数据。他已经连续一周看到这个时间点亮起的连接信号。
他知道她瞒着他什么,但他不想戳破。他只想让她往前走的时候,脚下少些坑洼。
三天后,苏雨宁正在办公室修改用户协议条款,手机震了一下。
是一封新邮件,来自“林哲助理”。
【苏小姐您好,星辰启航基金对您的社区服务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经内部评审,愿提供首期启动资金支持。附件为投资意向书,请查收。】
她盯着屏幕,手指有点抖。
点开附件,是一份正式文件,条款清晰,金额写着“50万元人民币”,出资方名称是“星启一期天使投资基金”,注册地在深圳,查不到具体股东信息。
她立刻翻出企查查,输入基金编号,页面显示“已备案,管理人为林哲资本(深圳)有限公司”。
林哲?那个昨天还和顾砚辞一起吃饭的人?
她脑子转得飞快,却又理不出头绪。如果是顾砚辞的关系,他不会不提;如果是巧合,未免太巧。
她拨通林哲助理电话,对方态度礼貌但守口如瓶:“出资方要求匿名,我们仅作通道。他们看过方案,认为逻辑扎实,值得一试。”
“他们……真的看完了全部资料?”
“不仅看了,还批注了三页优化建议,附在补充材料里。”
她翻开邮件附件夹层,果然有份pdF,密密麻麻写着技术架构调整建议,甚至提到她没公开的算法迭代方向。
那一刻,她眼眶突然发热。
不是因为钱到了,而是因为她知道,有人认真读了她写下的每一个字,看懂了她想做的事,并愿意为此押注。
下班回家的路上,她没像往常一样直奔书房。她在小区花园停了会儿,抬头看天。城市灯光模糊了星空,但她还是仰着脸,站了很久。
钥匙插进锁孔时,屋里已经亮了灯。顾砚辞坐在沙发上看财经新闻,听见声音抬头看了她一眼。
“今天怎么没直接工作?”他问。
“走累了。”她说,把包放在玄关柜上。
他“嗯”了一声,继续看新闻。但她经过客厅时,听见他低声说了句:“值得被相信的事,总会有人看见。”
她脚步顿了顿,没回头。
晚上九点,她坐在书桌前,重新打开电脑。桌面背景是一张空白城市地图,她新建了个文件夹,命名为“宁光·第一站”。
鼠标悬停在“确认创建”上,她停了几秒,然后点了下去。
文件夹生成的瞬间,她听见客厅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是有人放下茶杯。
她没出去,也没说话。
只是把椅子往前拉了拉,打开了计划书的最新版本。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亮着。
她敲下第一行字:【用户注册流程优化——基于匿名投资方建议进行调整】。
喜欢寒门学霸替嫁竟然入了豪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门学霸替嫁竟然入了豪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