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还没爬上窗沿,房间里只有一点灰白从窗帘缝里渗进来。苏雨宁睁着眼,心跳比平时快半拍。她知道自己醒了,但不是被闹钟,也不是被声音——是脑子突然亮了。
她轻轻掀开薄被,脚踩上地板时动作放得极慢,生怕床板吱呀一声惊动旁边的人。顾砚辞侧躺着,呼吸均匀,手还搭在昨晚盖过她的那半边被子上。她看了他一眼,没再犹豫,转身走向桌边,拿起了自己的笔记本和笔。
三点十七分。
这个时间像刻进骨头里一样准。她翻开本子,昨夜海边的烟火、他贴在她耳边说的话、海浪拍岸的节奏,全都退得很远。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东西转:信用评分、社区商户、用户激励。
她昨天记下的几个词还在纸上,潦草得连自己都要辨认两秒。可此刻,它们像被风吹散又重新排列的纸片,一个个落回该去的位置。
“如果积分不只是打折……”她低声念了一句,笔尖已经动了起来。
写得越来越快。先是画了个三层结构图,最上面是用户行为数据,中间是动态评分模型,底下一圈写着“本地服务兑换”“邻里互助认证”“商户反哺机制”。她忽然停住,在“服务”旁边加了一行小字:“修车、照看宠物、代收快递——普通人也能提供价值。”
窗外潮声低低地响着,像背景音。她的手指无意识敲着桌面,每一下都像是在催促思维跑得更快。记忆里的案例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大学时做的消费心理调研、实习公司失败的会员体系、去年研究过的几个小镇运营模式。这些原本散落的信息,现在被一根看不见的线串了起来。
她猛地合上笔帽,又立刻拧开,翻到新一页。这次画的是流程图——用户完成一次履约(比如按时归还共享工具),系统自动加分;积分可换隔壁面包店的早餐券,或小区维修师傅的一小时上门服务;而商户因此获得平台流量倾斜,形成闭环。
“不是补贴,是联动。”她喃喃道,“让街坊变成生态链的一环。”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屋里格外清晰。她一口气写了七页,手心微微出汗。最后一页画完,她往后一靠,才发现肩膀绷得太久,有点发酸。
但她顾不上这些。她盯着那张草图,心脏咚咚地撞着肋骨。这不是小修小补,这是能撑起整个产品核心的东西。
她低头看表:四点零九分。
还剩五十分钟。
她抽出一张空白纸,开始列落地难点:数据采集方式、商户签约成本、防刷分机制……一条条写下来,又一条条划掉或修改。当写下“初期试点选老城区还是新建社区”时,她顿了顿,随即在旁边标注:“优先熟人社会结构,信任基础高。”
这时候,床的方向传来窸窣声。
她回头,看见顾砚辞坐了起来,睡衣领口歪着,眉头皱成一团。
“几点了?”他嗓音哑着。
“四点十三。”她说,“你继续睡。”
他没动,只盯着她桌上摊开的几张纸,“又想东西?”
她没回答,只是把笔记本往他那边推了推。
他下床走过来,赤脚踩在地上没一点声音。接过本子时,目光扫过第一页的架构图,停了几秒,然后一页页翻下去。
苏雨宁站在原地,手指不自觉掐住了掌心。她从没这么早叫醒过他,也从没把还没理清的东西拿给人看。以前不是不信他,而是习惯了一个人扛着走。但现在不一样了,这想法太重要,重要到她不想再藏。
“你看这里。”她指着流程图中间那一环,“传统平台靠烧钱拉新,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让用户和小店主互相‘养’起来?”
顾砚辞没说话,又翻回去重看评分模型部分。
“你打算用什么算法做权重?”他问。
“初期用简单规则引擎,后期接入轻量级AI预测。”她语速加快,“关键是门槛要低,连菜市场摊主都能参与。”
他抬头看她,“你昨晚睡前就想到了?”
“不是,是刚才。”她说,“就在这一个多小时里。”
他盯着她的眼睛,“每次都是这个时候?”
她一顿,没否认。
他沉默几秒,忽然问:“多久了?这种状态。”
“从小学就开始了。”她声音很轻,“那时候家里乱,我只能靠这段时间看书。后来……就成了习惯。”
他没再追问,而是把本子合上,放在桌上,直视她:“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不只是个App功能?”
她点头,“我知道它是新的路子。”
“不止。”他打断她,“它是个生态雏形。一旦跑通,可以复制到其他城市的老街区,甚至乡镇。”
她呼吸一滞。
他还记得她当初创业的初衷——不是为了融资估值,是要做真正能帮普通人降低生活成本的事。
“你要做,我就支持。”他说,“资源、渠道、测试场地,你说要什么。”
她却摇头,“现在还不用。”
“为什么?”
“方案还不够硬。”她拿起笔,在“防作弊机制”那条下面重重画线,“我要先跑通逻辑,不能靠你推一把就上线。那样走不远。”
他看着她,眼神从锐利慢慢变得柔和。
“你不信我?”他问。
“我信。”她说,“但我更想让它是因为对,而不是因为有靠山才成立。”
屋外天色渐亮,东边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透出淡金。海风穿过阳台纱帘,吹得纸角扑簌翻动。
顾砚辞没再说启动计划的事。他转身进了厨房,打开咖啡机,水箱加水时发出咕咚声。她跟过去,靠在门框上看他操作。
“奶少放。”她说。
“记得。”他头也不抬。
两人端着杯子回到阳台,坐在昨晚那两张藤椅上。纸铺在小木桌上,被风吹得微微翘边。她拿起笔,开始补充商户激励细则,他一边喝咖啡一边提问题。
“如果一家理发店愿意接受积分付款,平台怎么保证他们不亏?”
“前两个月补贴差额,同时给他们导流精准客户。”她答,“等用户养成习惯,就可以撤补。”
“万一有人刷单呢?”
“设置行为阈值,比如同一个人每周兑换家政服务不能超过两次,且需邻里验证。”
他点点头,忽然说:“我可以帮你找两个技术顾问,不公开身份,只私下看方案。”
她想了想,“等我再改一版,下周再谈。”
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海面上反射出碎银般的光。远处有渔船出港,马达声隐隐传来。
她低头继续写,手指有些抖,不是累,是兴奋压不住。这一次,她不再是躲在深夜独自发力的人。她的想法被听见了,而且被认真对待。
顾砚辞放下杯子,伸手把被风吹走的一张草图按住。
“你之前一个人扛了太多。”他说。
她笔尖顿了一下。
“但现在不用了。”他看着她,“你想往前冲,我就在后面给你清路。”
她抬起头,迎着他目光,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咖啡杯边沿留下半个唇印,阳光正斜斜照在桌角的流程图上,“用户-商户双向激励”几个字清晰可见。她伸手去翻下一页笔记,纸张翻动的瞬间,海风猛地卷起整叠纸张,一张飞出去挂在阳台栏杆上。
顾砚辞起身去捡。
她正要把笔塞进耳后,却发现笔帽不见了。低头一看,滚到了椅子腿边。弯腰去拾时,听见他说:
“这个方向不能再拖了,你准备什么时候——”
话没说完,楼下传来房东的声音:“顾先生!早上刚捞的虾,要不要来一盆?”
喜欢寒门学霸替嫁竟然入了豪门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寒门学霸替嫁竟然入了豪门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