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碧下了一局棋后,我对这位慕容家的才女有了更深的了解。她的棋艺确实不错,虽然比不上专业高手,但在普通人中已经算是很出色了。更重要的是,她下棋的时候专注认真,偶尔皱眉思考的样子很可爱。
大师的棋艺真是精湛,阿碧收拾棋子的时候说道,小女子甘拜下风。
阿碧姑娘过谦了,你的棋艺已经很不错了。我客气地回答,而且下棋重在陶冶情操,胜负倒是其次。
大师说得很有道理。阿碧点点头,然后看向段誉,段公子,您也会下棋吗?
略懂一二。段誉谦虚地回答,不过在下更喜欢读书写字。
哦?段公子是读书人?阿碧来了兴趣,那您一定很有学问了。
不敢不敢,段誉摆摆手,在下只是平时喜欢看些杂书而已。
我看着段誉谦虚的样子,心里有些好笑。这位大理世子可是个真正的书呆子,学问绝对不浅,但他总是很低调。
段公子太谦虚了,我笑着说道,我看你气质儒雅,谈吐不凡,肯定是个饱学之士。
师父过奖了。段誉有些不好意思,在下确实喜欢读书,但比起真正的大学者,还差得远呢。
那段公子都读过什么书?阿碧好奇地问道。
一提到读书,段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经史子集都有涉猎,他兴奋地说道,《论语》、《孟子》、《诗经》、《易经》这些经典自然不必说,还有《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以及各家诸子的着作。
哇,段公子真是博学!阿碧赞叹道,小女子虽然也读过一些书,但比起段公子来差远了。
哪里哪里,段誉连忙摆手,阿碧姑娘能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已经很了不起了。在下只是死读书而已。
看着他们两个互相夸奖的样子,我忍不住想起了现代的一些情况。在我那个时代,能够熟读经史子集的人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赚钱,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读书。
段公子,在下有个问题想请教。我突然开口说道。
师父请说,在下知无不言。段誉很诚恳地回答。
你觉得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问道。
这个问题让段誉愣了一下,然后陷入了沉思。
读书的目的...他慢慢说道,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在下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功利了。
那段公子认为呢?阿碧也很感兴趣。
在下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明理。段誉认真地说道,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智慧,明白做人的道理,这比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要重要得多。
说得好!我忍不住拍手叫好,段公子的见解很深刻。
师父觉得呢?段誉谦虚地问道,您对读书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在我那个时代,人们更注重实用性,认为知识应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贫僧认为,读书不仅要明理,还要会用。我说道,古人的智慧固然珍贵,但我们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怎么个灵活运用法?阿碧好奇地问道。
比如说,我想了想,《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军事,在商业、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很有用。
师父说得很有道理!段誉眼睛一亮,在下以前只知道死读书,从来没想过这样灵活运用。
段公子太谦虚了,我笑着说道,其实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很多书中的道理。比如你待人接物的方式,就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
师父这么一说,在下确实有些明白了。段誉若有所思。
就在我们讨论得热烈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
你这个臭书生,竟敢说我们粗俗!
就是,我们虽然是武夫,但也不是你能随便羞辱的!
今天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听到这些声音,我们都停下了谈话,朝声音的方向看去。
只见不远处的树林边,三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围着一个瘦弱的书生。那个书生看起来二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怎么办?阿碧有些担心,那个书生好像遇到麻烦了。
我们去看看。我站起身来,不能见死不救。
段誉也立刻站了起来:师父说得对,我们应该去帮忙。
我们三人朝着争吵的地方走去。走近一听,原来是这样的情况:
那个书生刚才路过这里,看到三个大汉在喝酒猜拳,觉得他们太吵闹了,就多嘴说了一句。结果惹怒了这三个大汉,现在正要教训他。
几位壮士,有话好说。我走上前去,何必为了一点小事就动手呢?
哪里来的小和尚?其中一个大汉不耐烦地说道,少多管闲事!
这位兄台,段誉也上前劝道,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人,何必为了一句话就结仇呢?
另一个大汉冷笑道,你们是这个臭书生的朋友吧?既然来了,那就一起挨揍!
看来这三个人是不讲道理的粗汉,光靠劝说是不行了。
几位,我最后尝试一次和平解决,如果你们愿意放过这位书生,贫僧愿意赔偿一些银两,就当请几位喝酒了。
哈哈,还想用钱收买我们?为首的大汉大笑道,今天不给这个臭书生一点教训,我们就不姓王!
既然和平解决不了,那就只能动手了。不过这次我不打算展示太强的武功,免得太过张扬。
段公子,阿碧姑娘,你们后退一点。我轻声说道。
师父小心!段誉担心地说道。
三个大汉一起朝我冲了过来,我运用凌波微步轻松地闪避开来,然后用少林拳法反击。虽然没有使出全力,但对付这三个普通的武夫还是绰绰有余的。
几个回合下来,三个大汉就被我打得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好功夫!那个书生看到我制服了三个大汉,兴奋地走了过来,这位师父的武功真是精妙绝伦!
施主过奖了,举手之劳而已。我客气地回答。
在下洛阳赵子龙,见过师父。书生很有礼貌地行了个礼,多谢师父出手相救!
赵子龙?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三国的那位名将,不过眼前这个显然是个文弱书生。
贫僧少林寺虚竹,我也回礼道,这位是段公子,这位是阿碧姑娘。
见过段公子,见过阿碧姑娘。赵子龙很有教养地向段誉和阿碧行礼。
赵兄客气了。段誉回礼道。
赵公子,您刚才为什么要招惹那些人呢?阿碧好奇地问道。
赵子龙苦笑道,在下只是觉得他们太吵闹了,忍不住说了一句。没想到他们这么野蛮,不讲道理。
赵兄,段誉同情地说道,在下理解你的感受。不过在江湖上,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段公子说得对。赵子龙点头道,在下以后会注意的。
赵兄看起来也是读书人,我说道,不知道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一提到读书,赵子龙立刻来了精神。
在下最喜欢诗词歌赋,他兴奋地说道,尤其是李太白和杜工部的诗,真是千古绝唱啊!
哦?赵兄也喜欢诗词?段誉眼睛一亮,在下也很喜欢呢!
太好了!赵子龙激动地说道,难得遇到同道中人,我们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看着两个书呆子一见如故的样子,我和阿碧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要不这样,我提议道,反正现在时间还早,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聊。赵兄一个人在江湖上也不安全,不如和我们同行如何?
那真是太好了!赵子龙高兴地说道,有几位同行,在下就安心多了。
于是,我们的队伍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找了个舒适的地方坐下后,段誉和赵子龙立刻就诗词歌赋聊了起来。
段兄,你觉得李白和杜甫谁更厉害?赵子龙问道。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段誉认真地想了想,李太白的诗豪放飘逸,有仙人之气;杜工部的诗沉郁顿挫,有圣人之风。各有千秋,很难比较。
段兄说得很有道理!赵子龙赞同地点头,不过在下还是更偏爱李太白一些,他的诗读起来让人心胸开阔。
比如哪首?阿碧好奇地问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赵子龙背诵道,这种豪迈的气概,真是让人向往啊!
确实很有气势。我点点头,不过在下更喜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段誉有些惊讶,师父这句诗我怎么没听过?是李太白的哪首诗?
糟糕!我一时兴起,说出了一句李白的诗,但忘记了这个时代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首诗。
哦,这是...这是贫僧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我赶紧圆谎,可能流传不广。
原来如此。段誉没有怀疑,这句诗确实很有气势,师父记性真好。
我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要更小心一点,不能随便说出一些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的东西。
师父,您还知道其他的好诗吗?阿碧期待地问道。
呃...我想了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怎么样?
这首诗也很好!赵子龙赞叹道,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师父,您都是从哪里看到这些诗的?
我又开始冒冷汗了。这些诗在我那个时代都是名篇,但在这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出现。
贫僧...贫僧从小在寺院长大,看过很多古籍,我支支吾吾地说道,有些诗可能是一些无名高人的作品,所以流传不广。
原来如此。段誉恍然大悟,师父真是博学,这些诗都很有水平。
我心里苦笑,看来以后要更加小心,不能再随便引用现代的或者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的诗词了。
不过话说回来,看着段誉、赵子龙这两个书呆子聊得这么开心,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在这个武力为尊的江湖中,能够遇到这样有文化的朋友,确实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而阿碧在旁边听着我们聊天,时不时地插上几句,也显得很开心。看来她也很喜欢这种文雅的氛围。
对了,赵兄,我转移话题,你这次出门是为了什么事?
在下是要去苏州参加一个诗会,赵子龙说道,听说那里聚集了很多文人雅士,想去见识一下。
诗会?段誉来了兴趣,在下也很想参加呢!
那太好了!赵子龙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一起去!
苏州诗会?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接近阿碧家的好机会吗?而且说不定还能在诗会上遇到一些有意思的人。
既然这样,我说道,不如我们都去苏州看看。贫僧也很想见识一下文人雅士的风采。
师父也要去?那真是太好了!段誉高兴地说道。
有师父和段兄同行,这次苏州之行一定会很精彩!赵子龙也很兴奋。
那就这么定了。我笑着说道,我们一起去苏州!
看着大家都很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很满足。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旅程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而且苏州离姑苏慕容家很近,说不定能够顺便拜访一下,见见传说中的阿朱,还有那个臭名昭着的慕容复。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华勇啊华勇,你的江湖生活越来越精彩了!
喜欢总裁穿越:我在天龙八部当和尚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总裁穿越:我在天龙八部当和尚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