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通州传来好消息 —— 城西被山洪冲毁的道路终于修复完毕,再过两日便可通行马车。赵珩听到消息时,正在客栈房间里整理最新收集到的资料,心中既兴奋又安心。他立刻将所有资料整理妥当,提前与玄甲军完成了最后一次交接,将 “柳家近期加大向青云观运送矿石的频率”“北狄细作近期未在西市货栈出没” 等关键信息传回京城。
交接完毕后,赵珩开始收拾行囊。他将书箧里的典籍、衣物一一整理好,将太子送的字条、苏云赠送的小礼物(一枚精致的玉佩、一本江南地方志)小心地放进书箧的暗格,最后将墨影阁的情报、玄甲军送来的商户名录等资料(已复印备份,原件已交接)整理好,准备带回京城。
临行前,赵珩特意前往苏府,向苏云辞行。苏府的管家早已通报,苏云正站在府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东方既白色锦袍,手持折扇,笑容温和,与赵珩初次见面时的模样别无二致。看到赵珩走来,苏云笑着迎上前:“子衿公子,听闻道路已修复,你要回京了?”
“是啊,苏公子。” 赵珩拱手行礼,语气带着感激,“此次江南之行,多亏了苏公子的关照。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还在游学途中得到了许多帮助,实在感激不尽。今日特来辞行,若有机会,定当再来江南拜访。”
苏云笑着摇摇头:“公子不必客气,你我相识便是缘分。江南本就是文人游学的好去处,能为公子提供些许便利,也是我的荣幸。” 他从身后的管家手中接过一个包裹,递给赵珩,“这里面是些江南的特产糕点,还有几本江南本地的典籍,公子路上可以食用、翻阅,也算是留个纪念,日后看到这些,也能想起在江南的这段时光。”
赵珩接过包裹,入手沉甸甸的,能感受到里面糕点的香气。他郑重地向苏云躬身行礼:“多谢苏公子的厚赠,这份情谊,子珩铭记在心。” 苏云笑着点点头,道:“一路保重,希望公子回京后学业顺利,前程似锦。”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赵珩便起身告辞,背着书箧,朝着客栈的方向走去。苏云站在府门口,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返回府中,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次日清晨,赵珩登上了回京的马车。玄甲军已按太子指令,在马车周围安排了护卫,护卫们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装作是同行的商人,暗中保护赵珩的安全。马车缓缓驶出通州城,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 “辘辘” 的声响。赵珩坐在马车里,掀开窗帘,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通州城景,心中感慨万千 —— 此次江南之行,虽因山洪被困数日,却也圆满完成了太子交代的任务,收集到了关于柳家、北狄的关键情报,还结识了苏云这样温和的朋友,堪称圆满。
就在马车即将驶出通州城边界时,赵珩无意间瞥见远处的山坡上,站着一道玄色斗篷的身影。那人戴着帷帽,帽檐的纱帘垂至胸口,遮住了面容,只能看到玄色斗篷在风中轻轻飘动。身影静静地站在山坡上,目光似乎正朝着马车的方向眺望。赵珩心中一动 —— 这身影的装扮,与墨影阁情报中描述的 “墨主” 极为相似。他正想仔细看清,马车转过一个弯,山坡上的身影被树木遮挡,再也看不见了。
赵珩收回目光,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没有过多深究。他打开苏云赠送的包裹,里面除了包装精美的糕点、几本典籍,还有一张折叠的纸条。纸条上是苏云温润的字迹:“江南烟雨易留人,京城繁花亦可期。愿公子此去前程似锦,若有闲暇,再回江南看看。” 看着纸条上的文字,赵珩心中暖意渐生,将纸条小心地收好,放进书箧。
马车继续前行,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赵珩靠在马车的软垫上,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在江南的点点滴滴 —— 紫阳书院的学术交流、烟雨楼的茶会闲谈、与苏云的几次相遇、墨影阁送来的情报…… 他从未知晓,那位始终在暗处、通过影卫传递情报、在山坡上默默目送他离开的墨主,与那位温文尔雅、赠送他糕点典籍的苏家主,竟是同一个人。
苏云(墨主)站在山坡上,看着赵珩的马车渐渐消失在远方,才缓缓转身。帷帽下的脸上,神色复杂。他抬手摩挲着掌心的淡金色光点,心中默念:“子衿公子,一路平安。待日后风波平息,或许我们还会再见。” 说完,他转身朝着通州城的方向走去,玄色斗篷在风中飘动,很快便消失在山林间。而他与赵珩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线,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紧紧交织在一起。
喜欢天阙归来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天阙归来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