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她的话,周兰和吴春芳对视一眼说道,“现在地里也没什么了,我们可以给你们只有一块地的再匀一块地,但是这样到时候新知青下乡,她们的地在谁手里,你们要自己商量着还给她们。”
听到周兰的话,赵园园几人想了想点头同意。
刚下乡的时候,她们还不理解,林莱娣她们为什么为了一点地争来争去的。
但是时间久了,看着菜地里的菜吃都不够,更别说要拿去换钱了。
每天忧虑明天吃什么菜的时候,就会想菜园子大一点,种的菜多一点就好了。
所以这会儿面对白得的东西,虽然不知道能种多少,但是能多一点是一点。
见她们同意,她们又开始分自留地。
最后,周兰和吴春芳三块自留地,其他人各两块自留地。
等天晴了原来在种的人去把里面还剩的东西收上来。
其他人各自去收拾各自的地。
分好自留地,赵园园问道,“那我们没有种子怎么办?”
周兰笑道,“这个好办,我们现在种的菜都是自己留种的。”
“只是我们留得少,而且我们留的种子没有村里干活老手留得好。”
“桂花婶子家的种子留得好,你们可以去和她换一点,到时候收的时候,自己留一点就好了。”
听到她的话,赵园园笑着道,“行,过几天去换一下。”
这么折腾下来天也晚了,她们准备热水洗澡。
安漫漫感叹道,“这么久了,终于能洗过舒服的澡了。”
“之前害怕屋子湿,洗个澡都要小心翼翼的。”
她们这房子建好了,但是浴室一直没拉上门帘用过。
现在见安漫漫说,周兰她把刚才赵园园睡觉的时候她们闲得无聊一起合伙编的草帘拿去安上。
这编草帘的手艺也不知道她们从哪里学来的,编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
第二天,下了一天的雨天终于停了。
只是一起床开门便感觉整个世界都湿漉漉的。
那些山顶上也仿佛戴上了一顶顶白帽,还有一些云雾在山间萦绕。
整个世界给人的感觉都是不好出门的样子。
但是不出门是不可能的。
在农村,一年四季就没有能闲下来的时候。
除了下大雨害怕淋雨生病,和休息日,其他的日子都得上工。
赵园园收拾好自己又简单的吃了点早餐后,便去上工了。
今天感觉真的不适合干活。
这不,去大队的这一小段路,上坡下坡的,她们便摔了好几个屁股蹲。
去到大队部的时候,很多人都狼狈不堪了,一个劲的找草,扯稻草擦身上的泥。
至于回去换衣服,压根没想过,毕竟这天气,又要干活,就算换了衣服,也坚持不了多久。
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个天气,空气湿湿的,又没有一点太阳。
洗了衣服,不用火烤的话可能一个星期都不干。
现在的人都不宽裕,很多人都只有一套衣服,洗了不干都没得穿。
所以衣服脏了就只能用东西擦擦就好了。
今天他们的任务是栽油菜,这个天气干别的不好,栽油菜倒是合适。
之前她们翻红薯地的时候就已经撒了油菜籽了,这会儿可以直接移栽。
栽在红薯地里和一部分地形比较平坦的地里。
来年收了油菜就可以直接无缝衔接种玉米和红薯。
红薯地蓬松不用翻,但是之前的玉米地一直没翻过。
所以一部分人去拔苗,一部分人栽苗。
菜苗嫩,栽的间隔也要经验。
所以赵园园她们这些笨手笨脚的新手就只去去松土还有把地里的一些杂草给搂到边上去。
至于玉米地里的玉米杆,之前已经安排人给割了找地方码好了。
赵园园分到锄地的活,这锄地真的不轻松。
锄头又重又不锋利,松土真的很累。
看着面前就小小一块,但是一点一点的挖了半晌才挖了一点。
挖了一下,感觉手又被磨出水泡了。
看着短短几个月已经千疮百孔的手,赵园园简直欲哭无泪,这以后也不知道要花多少心思才养得回来。
好在刚下过雨,地比较松软,但是相对的,松软的同时,那些泥巴湿糯沾鞋。
这不,这才多久啊,赵园园便觉得自己整个人像是穿了增高鞋一样,增高了十多厘米。
胶鞋周围沾了泥巴,变得又大又重。
整个人行动困难。
挖完面前的地方,准备移动的时候,直接整个人像一棵被栽在地里的葱一样,差点摔倒。
还好她的平衡力比较强。
不然早摔了几个屁股蹲或者狗啃泥了。
回去的路上,也是一路摸爬滚打的回去,一个个的狼狈不堪。
像是逃难的。
“唉哟,这路怎么这么难走。”
安漫漫小心又小心,最终还是一屁股摔到泥地上。
看得赵园园都觉得屁股有点痛。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回到知青点后,赵园园去河边把脚上已经被泥巴弄得面目全非的胶鞋给洗了。
这个天气穿胶鞋有点烦,到时候直接穿雨鞋比较利索。
别的不说,雨鞋脏了也比较好洗。
这阴雨天差不多阴了一个星期。
安漫漫起床看着终于见到太阳的天空,感叹道,“天终于晴了,我每天用火烤衣服都烤烦了。”
“连柴火都快没了。”
天气放晴,中午下工的时候,周兰问赵园园,“赵知青,等会吃完饭去找柴火吗?”
“啊,等会吃完饭不午休吗?”
赵园园惊讶的问道。
虽然周兰她们比较勤快,但是她记得她们也没有这么拼啊,至少也会午休一下的,怎么这会不午休了。
“不午休了,我们还有七八天就要去赶集,我想找点柴火了,下午下工的时候去捡青冈子,到时候赶集的时候背去卖。”
“多存一点钱,到时候过个好年。”
“青冈子,这个时候可以捡了吗?”
“嗯,也就我们比较胆小,村里胆大的每天早晚都到捡,然后打夜工都背去卖,可能已经买了很多钱了。”
“两分五钱一斤呢,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成本。”
“我们捡个四五十斤卖,到时候也能得不少钱。”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