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民们热情高涨的回应声中,杨易安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石老爹挑选了三位组长,将众人分成三组:一组伐木材,一组运木材,一组清理场地并建设食店。土生土长的村民们住着土阶茅屋,一个个踏实勤恳,埋头苦干。他们手脚麻利、干活利落,食店在众人的努力下,食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起来。
另一处河边,几个木匠正热火朝天地打造水车。杨易安望着他们专注的模样,心想:这些无疑都是能工巧匠,绝不能埋没了他们的才华,定要给他们机会大展身手、施展抱负。
看似顺风顺水的建设背后,实则多了一个人的加入。这个意外转折要从前几天讲起。
当晚,杨易安与石志方、王碧瑶围坐在油灯下,油灯火苗跳动。他们仔细商讨着要建造成怎样的食店。以饮食为主,客店为辅。要怎样设计食店铺和客房呢?摇曳的光影在三人脸仿动,映照着他们眼底燃烧的希望。三个人在热烈争论不休。争论些什么?当然是食店的布局问题。
油灯突然“噼啪”炸开一朵灯花,王碧瑶用木枝拨弄灯芯,烛火骤然明亮,将墙上三人交叠的影子拉得老长。“依我看,客房得围着天井建回廊,既能通风又省木料。”她指尖划过草图纸上的方形轮廓。
石志方却重重拍案,震得墨砚里的汁液溅出星点:“使不得!我们这潮气重,木料挨着天井不出半年准腐坏。倒不如沿后山夯土墙,冬暖夏凉才是长远计。”他常年握锄头的手掌覆在图纸上方,指节因用力泛白。
杨易安望着二人涨红的脸,突然想起白日里木匠们打磨水车时的专注神情。他抓起炭笔在图纸角落勾勒出旋转的木轮:“为何不试试把水车引到后厨?既能碾磨米面,又能带动风箱,还能借着水流声做天然白噪音。”
就在他们积极讨论之时。门被敲响了。他们都停下来,杨易安想:这么夜了还有谁来找我呀?
杨易安正想开口问之际,王碧瑶已经快步流星地过去开门。
门外面站着一个英俊男子。这男子二十出头,在油灯的映照下,脸上轮廓分明。杨易安仔细一看,这不是苏小妹表哥胡秋明吗?
门外的胡秋明手中提着一坛酒,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杨三少,你这蒸漏器相当高效率。我提了一坛过来让你尝尝。”胡秋明笑容可掬,说着打开酒坛封层。
一股劲烈酒香扑鼻而来。王碧瑶拿来杯子。胡秋明迫不及待地倒了四杯酒:“来大家尝尝。”
杨易安拿起酒慢慢尝了一口。一股香醇馥郁,酒烈焰如火。心想:自己设计的蒸漏器械总算没有白费,这胡秋明晚上来访有什么要事吗?
“哗!好酒,够烈,够香,够醇。”石志方赞口不绝于耳。
就在这时,胡秋明发现了桌子上的食店规划图纸。随手拿起来细细打量。
“这精美绝伦图纸是谁画的呀?”胡秋明眼中像发现了新大陆,“这样的平面图简单直接,一目了然。这奇奇怪怪的符号又是什么?”
“这是我画的食店铺设计图,这些符号是阿拉伯数字。用来标记长度的。”杨易安听后也是暗暗吃惊心想:这胡秋明只是一眼就看明白了这平面设计图纸。难道他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
胡秋明听后,坐了下来。像是不给他说个清楚明白就不休的样子。用手指比划着图纸上的线条。
“我这个就好奇心重,遇到自己不理解不了的总要弄个明白。这阿拉伯数字和我详细讲讲。”
杨易安想起石志方曾说过,胡秋明对建房、木匠、铁匠、造船等技艺极为痴迷。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胡秋明,此人虽不善交际,却对新奇事物充满热情。或许,在食店建造一事上,他能成为得力帮手。
杨易安先卖起了关子:“胡秋明这阿拉伯数字可以用来衡量事物的大小、多少,像身高体重。也能给事物编号,方便查找和管理。还能用于运算。”
“那就要好好请教杨三少你了。”胡秋明对新知识的渴求全部写在了表情里。
“这阿拉伯数字以后慢慢和你讲。听说你对建筑学造诣颇深,我们三个讨论的内容你已经听到了吧。有什么高见呢?”杨易安想看看这胡秋明是不是有点料。
胡秋明微微一愣,立即目光落在桌上的图纸上,摸着下巴沉思片刻。“依我之见,二位所言皆有道理。王姑娘主张的回廊式客房,确实在通风与节省木料上有优势;石兄提出沿后山夯土墙,也切中了此地潮气重的要害。而杨三少将水车引入后厨的想法,更是独具匠心。”
油灯忽明忽暗,将四人的影影得摇摇晃晃晃。
“我倒有个法子,能把你们的主意都揉到一处。”胡秋明眼前一亮。
他扯过一张草纸,抓起炭笔飞速勾勒:“王姑娘说的回廊围天井,可在廊柱底部嵌上青石基座,离地面三寸,再在四角开排水沟。石老哥担心的潮气,就这么破了。”说着又在图纸上添了几笔,“后山夯土墙也不白建,正好用来挡北风,与回廊形成穿堂风,冬暖夏凉两不误。”
石志方刚要开口,胡秋明已抢着道:“至于水车,我们把它做大些,分两股水道。一股进后厨,碾米拉风箱;另一股绕着天井转,既能当景观,水流声还能盖住客人说话声。”他狡黠地眨眨眼,“这可比什么白噪音都管用。”
杨易安听后不由自主地点头,心想:这胡秋明是个工匠型的人材。虽对于经营不善,也不善于交际,但是他对真理追求,对新知识的渴望绝对是一个思想觉悟高的人。
“杨三少,你最后一步的引水。水从何处引?”胡秋明凝重地望着杨易安。
“当然是河里面。”
胡秋明闻言却并未释然,指尖重重叩击桌面:“河水枯水期水位骤降,水车无水空转,后厨岂不断了营生?且开凿水渠,河边到大王山等于倒流,这样开凿何等的困难?”
杨易安未曾细想过这问题,被胡秋明一问却问倒了。
“大王山半山腰有一口深潭,潭水是注入曲河的。我们可以从这引水。”石志方冲口而出,“只是这大王山岩石居多,开凿不易。”
杨易安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石志方蹲下身,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河道走向,“从老龙潭引水虽好,可那片区域遍布坚硬的花岗岩,单凭我们现有的工具,不知要耗多少时日。”
“用竹筒!”胡秋明脱口而出,“将竹筒内壁涂上桐油,再以麻丝和石灰密封接口,既能保证水流畅通,又可防渗漏。”
“食店规划建设问题我帮你解决了,你也要帮我解决下这阿拉伯数字问题吧。”胡秋明心中依然记挂着这事。
“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我有个要求。”杨易安笑眯眯地看着胡秋明。
“别卖关子,快说!”
“胡老兄真是个爽快人,我的要求就是你要加入我们的建造来,你担任总工程师。”
“杨三少眼光毒得很!你能把我们的主意拧成一股绳,这本事十里八乡找不出第二个!”石志方拍拍胡秋明肩膀。
“这个正中下怀,我找你就是想参与你们工程的。”胡秋明喜出望外。
杨易安拿来一叠白纸,开始讲述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
石志方和王碧瑶听得一愣一愣的,胡秋明却频频点头。
喜欢箭神三少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箭神三少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