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辇行至乾清宫门前,尚未拐弯,就见赵昌匆匆跑来,打了个千儿气喘吁吁地禀报:
“主子爷,科尔沁那边有折子递到!”
对于盛京和科尔沁的折子,玄烨一向是格外重视,赵昌见来人趁着夜色送进来以为是急事,拦停了銮驾,将折子递到轿前。
玄烨一把撩开帘帷接过,梁九功忙将宫人手里的宫灯拿来高高举在轿前照亮。
原来科尔沁部族已然知晓太皇太后凤体违和,病势沉疴之事,料想时日无多,便委婉上书,提议选送部落贵女入宫。
奏折中言,此女乃太皇太后幼弟满珠习礼的嫡亲孙女,与太皇太后血脉最为亲近,如今已长成,品貌端妍,性情贤淑,正值妙龄,宜充掖庭,以续姻亲之好,亦可慰藉圣心。
字里行间,透着草原部落敏锐的政治嗅觉与未雨绸缪的考量。
玄烨捏着奏折的手指微微收紧。
“老祖宗还没怎么着呢,他们倒先盯上了,急不可耐的很!”
玄烨将折子摔在赵昌身上,脸上尽是压抑不住的怒意。
赵昌吓得扑通跪地,大气不敢出。
不过片刻,他就冷静下来。
此番科尔沁提议送入宫中的并非寻常贵女,而是太皇太后的嫡亲侄女,血脉至亲,与早年早逝的那位达尔罕亲王之女截然不同。
若断然回绝,消息传到病榻上的祖母耳中,只怕真会伤了老人家的心。
自冲龄践祚,至如今君临天下,老祖宗于他恩重如山。
不仅在他幼年时竭力护持,稳住了江山社稷,待他年长成人,更是不恋权位,毅然还政,这份胸襟与付出,他始终铭记于心。
再者,维系与蒙古各部的和睦关系,关乎北疆安定。相较于寻常怀柔政策,皇室联姻往往是成本最低,却也最能笼络人心的方式。
于公于私,他似乎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玄烨抬手用力揉了揉眉心,闭上眼,再睁开时,已是一片深沉的平静。他朝帘外道:
“起驾,回乾清宫。”
“嗻!”梁九功连忙应声,指挥轿夫调转方向。
数日后,旨意传出,太皇太后的亲侄女即将入宫,册封为妃,赐号宣,为咸福宫主位,同样予以协理六宫之权。
众妃嫔一下子活跃起来,平妃是元后亲妹,宣妃是太皇太后嫡亲侄女,对主子爷都是意义非常,又都同时协理六宫,一山不容二虎,少不得要斗上一斗。
那些依附平妃,曾受其照拂的妃嫔,不免为之忧心忡忡;而一些心存嫉妒,暗中不满者,则开始翘首期盼,巴望着平妃能被这位背景更为硬挺的宣妃压下一头。
宣妃尚未入宫,宫中已是暗流涌动。
太皇太后已是日日期盼,连带着病中都似有了些精神。皇考淑惠妃,皇考端顺妃,皇考恭靖妃每日都陪着太皇太后说话,对于这位来自家乡的小姑娘格外期待。
与对待章常在和十三阿哥时那种带着权衡的照拂不同,对这位血脉相连的侄孙女,太皇太后流露的是发自心底的欢喜,这份融入骨血的亲情,竟似比什么良药都更让她舒心些,气色眼见着好了不少。
宫里纷扰一片丝毫未波及昭仁殿的宁静。
令窈依旧过着她的日子,心思不是围着玄烨转,便是系在一双儿女身上。元宵已满六岁,开蒙认字是头等大事。
令窈拿了《三字经》来教,小丫头竟是出乎意料的坐得住,能在书案前一连几个时辰地练字识字。
连原本主张循序渐进的令窈,被她这股子求知若渴的劲儿带动,一日便教了两三页。
元宵还欲再往下学,令窈轻轻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瓜,柔声道:
“贪多嚼不烂。识字读书,不单要会认会念,更需明白其中含义,懂得思考为何如此,从中获得真正的益处,方算真的学会了。”
元宵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听话地捧起书,乖乖坐到一旁自个儿琢磨去了。
因着玄烨近来忧思劳神,令窈正忙着调配新的安神药膳,栖芷往来昭仁殿便格外频繁。
她抱着一包柏树叶一包松针走进殿内,将东西放在圆桌上,喘了口气道:
“冬日里殿内烧炭,气味总有些闷人。在炭火上撒些柏树叶和松针,气息最是清新,也能提神醒脑。
这可是一早外面送到太医院的,我特意挑些好的给你送来,虽然知道你什么都不缺,但多少是我心意。”
她站在落地罩边拍打着身上的雪珠,头上肩上已是花白一片,呵气成霜。
令窈见状不由问道:“外头下雪了?”
“可不是嘛,”栖芷颔首,“下了一整天了,绵绵密密的,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
她话音未落,便听见龙光门外传来一声清朗的叫喊:
“栖芷!我去钟粹宫给荣主子和二公主请个平安脉!你这边若妥当了,就打发人告诉我一声,咱俩好结伴回去。这雪天路滑,一个人走我不放心。”
栖芷无奈地叹了口气,走到门边撩起帘子,探出身去。
“知道啦!你自去忙你的,不必管我。若是晚了,我自会在宫里歇的。”
她踅回屋内,兀自念叨:
“一天天的,跟个甩不脱的跟屁虫似的,真是快被他烦死了。”
令窈听了和兰茵互看一眼,脸上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促狭的笑意,二人皆意味深长笑着。
兰茵拿胳膊肘顶了顶她,挑眉笑道:
“哟,这是说谁呢?听着这般熟稔,还是个男子?莫不是咱们栖芷姑娘的好事将近了?快从实招来!”
栖芷顿时臊得满脸通红,一跺脚愤而转到里间。
“作死呢!一天天的就知道胡吣,哪里来的什么喜事,休要胡说!”
令窈坐在炕上朝她挤眉弄眼:
“快别藏着掖着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哪位青年才俊,竟能让我们栖芷这般记挂在心,嘴上说着烦,心里怕是甜着呢。”
栖芷被两人打趣得无处可藏,只得深深埋下头,假意专心挑拣着柏树叶和松针。
“还能有谁,不就是先前龙目那桩事儿时,帮着咱们找东西的王太医小徒弟罢了。”
令窈听了,大感意外。她清晰记得,当日那个小太医徒弟言辞颇为不逊,态度甚至有些傲慢,自己还曾出言训斥过他。
没曾想,这兜兜转转两人竟看对了眼。不由感慨道:
“这可真真是世事难料,缘分奇妙了。可见你二人是命里注定要相遇的,即便没有由头,老天爷也能折腾出龙目变色这么一桩事来,硬是把你们牵到一处。”
《我在乾清宫当康熙的隐形正宫》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我在乾清宫当康熙的隐形正宫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我在乾清宫当康熙的隐形正宫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