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集团的一号会议室里,晨光透过百叶窗斜切进来,在红木会议桌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赵山河坐在主位,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面前摊开的蓝色文件夹敞着页,露出《高杠杆房企风险关联报告》,纸页边缘被红笔圈出的“鼎盛集团”四个字,像一道醒目的警示。周磊站在投影幕前,手里攥着一份供应商合作清单,声音清晰而沉稳:“赵总,经梳理,目前有两家核心供应商同时为我司和鼎盛供货——城东建材和南方钢构,两家占我司建材采购量的12%,占鼎盛同类采购量的35%。”
投影幕上,两家供应商的合作数据赫然在目:城东建材给鼎盛的垫资额达8000万,南方钢构对鼎盛的应收账款逾期已超30天。赵山河的目光扫过数据,落在蓝色文件夹里夹着的一张便签上,那是上周他让财务标注的鼎盛最新负债率——92%,远超行业警戒线。
“通知这两家供应商,二选一。”赵山河的声音没有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要么终止与鼎盛的所有合作,继续跟国信深化绑定;要么,我们即刻终止所有供货合同,后续项目不再合作。”
“什么?”坐在侧位的王建军猛地站起来,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赵山河,你疯了?没必要跟鼎盛撕破脸吧!”他伸手点了点投影幕上的合作数据,“城东建材的水泥质量最好,价格比市场价低3%;南方钢构的供货速度最快,我们几个代建项目都等着用料。现在跟他们闹僵,万一供货跟不上,项目延期谁负责?”
王建军的脸涨得通红,语气里满是不解和不满。他始终觉得赵山河太“轴”,抱着那些数据和规则不放,错过了不少赚钱的机会。如今鼎盛刚上市,正是风光无限的时候,就算负债率高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风险”就断了大好的合作关系。
“项目延期是小事,踩进雷区就是大事。”赵山河翻开蓝色文件夹,抽出一份《房企关联风险传导模拟》,推到王建军面前,“你看看,这是去年鑫源地产破产时的模拟数据,它的三家核心供应商跟着倒闭,两家合作房企被拖入债务纠纷。鼎盛的负债率92%,还有重复抵押、财务造假的隐患,现在跟它深度绑定,就是给自己埋雷。”
文件夹的封面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烫金的“国信风控”四个字像一把尺子,丈量着风险与安全的边界。赵山河的目光扫过在场的部门负责人,语气沉重:“国信是国企,不是投机的作坊,我们要对项目负责,对员工负责,对政府和业主负责。宁可短期麻烦,不能长期踩坑。”
“我看你就是用数据装清高!”王建军忍不住拍了桌子,“现在行业里谁不跟鼎盛这样的企业合作?高杠杆高收益,这是行情!你非要逆势而为,得罪了鼎盛不说,还可能让供应商觉得我们不近人情,以后谁还敢跟我们合作?”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部门负责人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周磊看着剑拔弩张的两人,轻声开口:“王总,赵总的顾虑不是没道理。上周南方钢构已经跟我反映,鼎盛的货款又逾期了,他们资金周转压力很大。如果鼎盛真的出问题,他们很可能无法按时给我们供货,到时候损失更大。”
“那也不能一刀切!”王建军的声音弱了些,却依旧不服气,“可以慢慢减少合作,没必要一下子让人家二选一,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赵山河摇了摇头,拿起笔在供应商清单上画了一道竖线,将鼎盛和其他合作方清晰分隔:“风险面前,没有缓冲地带。要么隔离,要么被波及。”他抬头看向周磊,“今天下午,你分别约城东建材和南方钢构的负责人面谈,把利弊说清楚,给他们三天时间考虑。”
“是。”周磊点头应下,心里却有些打鼓。这两家供应商跟国信合作多年,关系一直不错,现在让他们跟鼎盛切割,无疑是让他们在稳定的合作和短期的利润之间做选择,难度不小。
当天下午,周磊先约了城东建材的张总。会谈室里,张总看着国信给出的合作方案,眉头紧锁:“周经理,不是我不愿意跟国信合作,只是鼎盛那边刚给了我们一个大订单,要是突然终止,我们要赔不少违约金。而且,鼎盛刚上市,应该不至于出问题吧?”
周磊把蓝色文件夹里的鼎盛风险分析复印件推给张总:“张总,这是我们做的风险评估,鼎盛的负债率92%,还有违规操作的隐患。您给他们垫资8000万,应收账款逾期30天,您就不怕他们资金链断裂,您的钱打了水漂?跟国信合作,我们从不拖欠货款,后续还有10个代建项目,供货量稳定,您算笔长远账。”
张总拿起复印件,手指在“92%负债率”几个字上反复摩挲,脸色渐渐凝重。他经营城东建材二十多年,见过不少因合作方倒闭而跟着遭殃的同行,心里清楚资金安全比短期利润重要。只是,一下子放弃鼎盛的订单,确实有些舍不得。
第二天,周磊又约了南方钢构的李总。李总比张总更直接,一坐下就叹了口气:“周经理,不瞒你说,我们早就想跟鼎盛保持距离了。他们的货款已经逾期两次,每次催款都推三阻四。只是我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理由,现在国信提出二选一,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台阶。”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国信的实力和信誉,我们信得过,跟你们合作,睡得踏实。”
三天的期限一到,两家供应商几乎同时给出了答复:终止与鼎盛的所有合作,全力配合国信的供货需求。张总在电话里跟周磊说:“周经理,我想通了,稳当比什么都重要,国信的‘稳’就是我们供应商的定心丸。”
消息传到鼎盛,林晟正在召开文旅城项目推进会。听说城东建材和南方钢构突然断供,他猛地拍了桌子,脸色铁青:“反了!都是反了!国信算个什么东西,敢断我的路!”他立刻让采购部联系新的供应商,可没想到,行业里但凡有点实力的供应商,都知道鼎盛的高风险,要么婉言拒绝,要么趁机抬高价格,建材成本一下子涨了10%。
更麻烦的是,滨江项目正处于浇筑关键期,缺少水泥和钢材,工地只能停工。工人们聚在工地门口讨说法,媒体闻风而动,“鼎盛上市即遇供应链危机”的新闻很快传遍了地级市。林晟焦头烂额,一边安抚工人,一边高价从外地调运建材,整整10天,滨江项目的工地都处于半停工状态,损失达数千万。
而国信的会议室里,王建军看着最新的项目进度报表,脸上有些挂不住。代建项目的供货不仅没受影响,反而因为供应商全力配合,进度提前了半个月。赵山河拿起蓝色文件夹,在扉页上写下“风险隔离,稳字当头”八个字,语气平和地对众人说:“我们做企业,就像行船,遇到暗礁,不是绕着走,而是提前筑起防护墙。这道墙,就是规则,是数据,是对风险的敬畏。”
王建军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他不得不承认,赵山河的“轴”是对的,那些他看不起的规则和数据,恰恰成了国信最坚固的护城河。窗外,阳光正好,国信代建的保障房项目拔地而起,钢筋水泥的骨架里,仿佛藏着一种稳稳的力量,与不远处鼎盛工地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磊走进会议室,递上一份新的供应商合作协议:“赵总,城东建材和南方钢构都签了长期合作协议,承诺优先供货,价格稳定。其他供应商也主动联系我们,想加深合作,他们说,跟着国信,放心。”
赵山河点点头,将蓝色文件夹合上,指尖摩挲着冷硬的封面。这道“隔离墙”不仅挡住了鼎盛的风险,更赢得了行业的信任。他知道,在这个疯狂的行业里,守住规则,就是守住了长久之道。而那些追逐短期利益的狂欢,终会在风险爆发的那一刻,化为泡影。
夕阳西下,国信的办公大楼在余晖里显得格外沉稳。蓝色文件夹被放进保险柜,里面的每一份报告、每一组数据,都像是一块块砖石,筑起了一道不沉的船,在行业的风浪里,稳稳前行。而鼎盛的危机,才刚刚开始,那10天的断供,不过是高杠杆泡沫破裂前的一个小小预警。
《天地翻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皮皮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皮皮读书!
喜欢天地翻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天地翻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