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夜盗王陵
东汉,光和年间,徐州地界。
月黑风高,彭城外的泗水河畔,几个人影鬼鬼祟祟地摸到了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狮子山”的土丘下。为首的是个脸上带疤的汉子,名叫胡三,是这一带有名的盗墓贼。他手下跟着几个面色紧张的同伙。
“胡爷,消息可靠吗?这真是前朝哪个王爷的墓?”一个瘦子低声问。
胡三啐了一口:“废话!老子盯了半年了!看见那断碑没?还有这山势,典型的‘踞虎盘龙’,不是王侯将相,谁配葬这儿?里头肯定有好东西!”
他们找到了一处被荒草掩盖的盗洞,这是他们前几日探好的。胡三点燃油灯,率先钻了进去。墓道阴冷潮湿,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墙壁上的壁画斑驳脱落,依稀可见车马仪仗的图案。
穿过长长的墓道,推开一道沉重的石门,主墓室呈现在眼前。墓室中央,是一具巨大的黑漆棺椁。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棺椁旁一座石台上,摆放着一套在昏暗灯光下依然熠熠生辉的“金缕玉衣”!玉片温润,金丝闪耀,编织得严丝合缝,仿佛一位无形的君王依旧穿戴其中。
“发财了!发财了!”瘦子眼睛都直了,扑上去就要摸。
“别动!”胡三厉声喝止,他盗墓多年,直觉有些不对劲。这玉衣太新了,像是昨天才穿上去的。而且,墓室里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奇异的香气。
但贪婪最终战胜了警惕。胡三示意手下小心搬运。就在他们触碰到玉衣的瞬间——
“咔哒。”
一声轻微的机括响动从玉衣内部传来。紧接着,玉衣胸口位置的一片龙形玉璜,突然闪过一丝诡异的红光。
“啊!”离得最近的瘦子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双手死死掐住自己的脖子,仿佛有什么东西钻了进去。他的眼睛瞬间布满血丝,皮肤下似乎有东西在蠕动。
“鬼!有鬼啊!”其他几人吓得魂飞魄散,丢下工具就想跑。
胡三强自镇定,拔出匕首:“怕什么!装神弄鬼!”他举着油灯凑近瘦子,只见瘦子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猛地抬起头,双眼竟然变成了诡异的玉白色!他咧开嘴,露出一个非人的笑容,声音嘶哑扭曲:“擅扰王寝……窃夺宝衣……当受‘玉蛭’噬魂之苦……”
话音未落,瘦子猛地扑向旁边一人,力大无穷,张口就咬。墓室内顿时乱作一团,惨叫声、哭喊声、器物碰撞声响成一片。胡三眼见手下一个个变得疯狂诡异,或被同伴攻击,或自己掐死自己,吓得肝胆俱裂,连滚爬爬地逃出盗洞,头也不回地冲入黑暗之中。
第二章:玉人索命
次日清晨,彭城县令陈明远被急促的鼓声惊醒。衙役来报,城外狮子山发现数具死状极惨的尸体,疑似盗墓贼内讧。
陈明远立刻带人前往。现场惨不忍睹,盗洞口横七竖八躺着几具尸体,皆面色青紫,七窍流出黄色粘液,身体扭曲,仿佛经历了极大的痛苦。最奇怪的是,他们的皮肤表面,都隐约浮现出类似玉纹的网状痕迹。
“大人,墓室里……好像还有动静!”一个胆大的衙役颤声报告。
陈明远心中一紧,命人守住洞口,正要派人下去查探,却见一个衣衫褴褛、神情疯癫的汉子从树林里冲出来,正是胡三。他挥舞着双手,语无伦次地喊着:“玉人活了!玉人吃人了!别过来!别过来!”说完,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陈明远感到事态严重,这绝非普通盗墓案。他一面将胡三收监诊治,一面下令彻底封锁狮子山,同时派人快马向郡守禀报。
消息很快在彭城传开,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说狮子山的王爷变成了“玉尸”,放出“玉蛭”索命,触之即死。
就在这时,宁瑜与阿翎云游至彭城。一进城,阿翎就皱起了眉头:“公子,城北方向有股很‘硬’很‘冷’的怨气,还带着……很多小虫子的贪婪念头。”
宁瑜感应片刻,神色凝重:“非尸非鬼,乃是‘物怨’与‘蛊毒’结合。看来有古墓凶物现世了。”
他们主动找到县衙,陈明远正焦头烂额,见宁瑜气度不凡,阿翎灵秀异常,如同见到救星,连忙将事情和盘托出。
“金缕玉衣……玉蛭噬魂……”宁瑜沉吟道,“我曾闻前朝有些方士,为求尸身不腐,会在玉衣内层镌刻聚阴符咒,并以特殊手法培育‘玉蛭’——一种介于金石与蛊虫之间的邪物,以其守护玉衣。若遭惊扰,玉蛭苏醒,钻入生躯体窍,吞噬魂魄,操控肉身。”
“这可如何是好?”陈明远脸色发白。
“当务之急,是找到克制玉蛭之法,并安抚那玉衣中可能残存的墓主执念。”宁瑜道,“需准备雄黄、朱砂、烈酒等至阳之物,还需……一位心智坚定、不畏邪祟的勇士,随我一同下墓。”
第三章:墓室惊变
人选成了问题。衙役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就在这时,狱卒来报,那疯癫的胡三醒了过来,虽然依旧神志不清,但口中反复念叨着“玉人怕火”。
宁瑜心中一动,决定亲自审问胡三。经过一番安抚和诱导,从胡三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宁瑜了解到玉衣胸口龙形玉璜的异常,以及那诡异的香气。
“火……或许是个线索。玉蛭性阴寒,惧阳火。但那龙形玉璜,可能是关键。”宁瑜思索着。
最终,陈明远重赏之下,一名叫石勇的老仵作站了出来。他一生与尸体打交道,胆气颇壮,且精通药理。
准备妥当后,宁瑜、阿翎带着石勇,在一队手持火把、涂抹了雄黄粉的衙役护送下,再次进入狮子山古墓。
墓道依旧阴森,但这次,空气中那奇异的香气更加浓郁了。主墓室内,一片死寂。那套金缕玉衣依旧摆在石台上,在火把照耀下,流光溢彩,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地上散落着盗墓贼的尸体,皮肤下的玉纹更加明显,仿佛随时会破体而出。
宁瑜示意众人小心,他目光锁定玉衣胸口的龙形玉璜。那玉璜色泽深郁,其中似乎有暗红色的液体在缓缓流动。
突然,那龙形玉璜再次闪过红光!
“窸窸窣窣——”一阵细微却令人牙酸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只见地上那些尸体,口鼻耳中,竟然钻出无数条细如发丝、半透明、如同小玉虫般的东西!它们汇聚在一起,如同一条流淌的玉色小溪,迅速向众人涌来!
“点火!洒雄黄!”宁瑜大喝。
衙役们慌忙将火把投向虫群,并抛洒雄黄粉。火焰和雄黄似乎起到了一些作用,虫群发出吱吱的尖叫声,速度稍缓,但它们数量太多,前仆后继。
更可怕的是,那套金缕玉衣,竟然自己动了起来!它如同一个无形的巨人穿戴般,从石台上缓缓站起,玉片碰撞,发出清脆却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玉衣头盔部位那两个空洞处,亮起了两团幽绿色的火焰,如同眼睛,死死盯住了宁瑜。
“擅扰王寝……死!”一个空洞、威严、混合着无数杂音的声音,从玉衣内部传出。
它抬起手臂,指向宁瑜,一道冰冷的、带着玉屑的阴风呼啸而来!几个衙役被阴风扫中,顿时僵立原地,皮肤开始浮现玉纹,眼神变得呆滞。
石勇吓得腿软,但还记得宁瑜的吩咐,将手中准备好的、浸泡了烈酒和朱砂的布团点燃,奋力扔向玉衣。火焰在玉衣上燃烧,却迅速熄灭,只留下些许焦痕,反而似乎激怒了它。
玉衣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宁瑜逼近,周围的玉蛭也如同潮水般涌上。
阿翎见状,立刻施展灵鹤清音,试图安抚躁动的怨气,但玉衣中的执念极其顽固,清音效果有限。
宁瑜心知,必须攻击核心——那龙形玉璜!他避开玉衣的攻击,身形如电,试图靠近玉衣胸口。
然而,玉衣仿佛有灵智般,双臂挥舞,格挡他的攻击,玉片坚硬无比,发出金铁交击之声。同时,更多的玉蛭从墓室角落、甚至墙壁缝隙中钻出,加入了攻击。
情况万分危急!石勇和衙役们被玉蛭逼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包围。
第四章:血破邪璜
就在宁瑜苦思对策之际,他注意到,每当玉衣发动强力攻击或操控大量玉蛭时,那龙形玉璜中的暗红色液体流动就会加速,并且玉衣的动作会有一丝极其细微的凝滞。
“那玉璜是能量核心,也是弱点!但寻常刀剑火焰难伤……”宁瑜目光扫过地上那些被玉蛭侵入、正在异变的衙役,心中闪过一个冒险的念头。
“石勇!用你的验尸刀,沾上我的血,掷那玉衣胸口的龙形玉璜!”宁瑜喊道。他的血液蕴含纯阳道韵,或可污染那至阴的玉璜核心。
石勇虽不明所以,但出于信任,一咬牙,掏出随身携带的锋利小刀。宁瑜并指划过自己掌心,鲜血涌出,浸染刀锋。
此时,玉衣正凝聚力量,准备发动致命一击,龙形玉璜红光大盛。
“就是现在!”宁瑜大喝。
石勇用尽平生力气,将沾满宁瑜鲜血的小刀掷出!飞刀化作一道血线,精准地射向龙形玉璜!
“噗嗤!”
飞刀并非击碎玉璜,而是如同扎入某种活物般,半截刀身没入了玉璜之中!
“嗷——!”
一声非人的、充满了痛苦与愤怒的尖啸从玉衣内部爆发!龙形玉璜上的红光剧烈闪烁,明灭不定,其中流动的暗红色液体仿佛沸腾起来,与宁瑜的纯阳之血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玉衣的动作瞬间僵硬,周身光芒乱闪。那些疯狂的玉蛭也如同失去了指挥,乱作一团,攻击变得毫无章法。
宁瑜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强忍失血的虚弱,腾空而起,将全身法力凝聚于指尖,化作一道至阳的“破邪金针”,狠狠点向那插入玉璜的刀柄!
“破!”
金光迸射!龙形玉璜应声而碎!无数暗红色的、带着腥臭的液体喷射而出,落在地上发出“嗤嗤”的腐蚀声。
玉衣发出一声最后的、充满不甘的哀鸣,轰然散架,无数玉片和金丝哗啦啦落了一地,那幽绿色的“眼睛”也瞬间熄灭。
失去了核心,所有的玉蛭如同被抽走了生命力,迅速干瘪、僵化,变成了真正的死物。
墓室内恢复了死寂,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喘息声。
第五章:玉殒魂安
劫后余生,众人心有余悸。清理现场时,他们在散落的玉衣内部,发现了一枚刻满符咒的黑色玉琀(死者口含玉),正是聚阴养蛭的邪物之源。宁瑜将其小心收起,准备日后销毁。
而那尊棺椁,宁瑜并未打开,只是带领众人,以古礼祭拜,安抚可能存在的墓主亡灵。
“奢华殉葬,以求不朽,终是镜花水月。”宁瑜对陈明远和石勇感叹道,“执念过甚,反生妖邪。这金缕玉衣,本是身份象征,却因邪术沦为害人之物。可见,无论生前何等显赫,死后亦当归于尘土。厚葬不如薄养,追求物质的永恒,不如留下精神的传承。”
陈明远深以为然,下令将古墓重新封存,立碑警示后人。胡三经过调理,虽神智未能完全恢复,但性命无碍,因其提供线索有功,从轻发落。
宁瑜与阿翎离开了彭城。狮子山的传说渐渐变成了老人口中的故事,警示着世人莫要贪图不义之财,莫要惊扰亡者安宁。
经此一事,彭城县令陈明远也更加关注民情,减轻徭役,提倡节俭,倒是意外地使得当地风气为之一新。
而宁瑜,则带着对生死、对欲望、对文明的又一层感悟,继续着他的旅程。那破碎的金缕玉衣和诡异的玉蛭,如同一个永恒的警示:追求永生的执念,可能恰恰是通往毁灭的开端;唯有顺应自然,珍惜当下,方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民间场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