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隔空配合
陈曦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情报分析,像一束微弱但精准的探照灯光,刺破了笼罩在“狮王”集团之上的部分迷雾,为我指明了下一步侦查的方向。然而,这束光也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所处环境的险恶——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每一次数据传输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特种电容,批次73A”在一周后的常规物资补给中,悄无声息地混在一堆电子零件里送达了我手中。那枚伪装成岩石碎片的微型信号嗅探器,入手微凉,质地粗糙,与真正的碎石几乎无异。我将其小心藏匿在工具包最隐蔽的夹层里,如同怀揣着一枚可能引爆一切的炸弹,又像是握住了唯一能通向光明的蛛丝。
与此同时,我对“赤道”系统的渗透计划也开始悄然进行。这需要无比的耐心和精细的操作。我不能直接攻击系统核心,那无异于自投罗网。我的策略是,利用“猎隼”作为技术维护官的权限,在日常的系统优化、日志清理和漏洞扫描过程中,埋下后门和监控脚本。
这个过程如同在悬崖边绣花。我的分析室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屏幕上流动的代码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生死博弈的棋子。每一次敲击键盘,都伴随着心跳加速的紧张。我必须模拟“猎隼”应有的操作习惯,同时将陈曦那边提供的、经过精心伪装的探查程序,像病毒一样一点点植入系统的毛细血管。
陈曦在另一头,与我进行着这场无声的隔空配合。她不再通过实时视频联络,那太过危险。我们改用了一种更加隐蔽、延迟更高的通信方式——利用“赤道”系统内部某个已被她反向工程并控制的、用于推送非关键性系统更新的次级信道,传递加密的指令和数据碎片。
这些指令通常伪装成系统日志摘要、性能报告或者无关紧要的配置更新。只有我能识别出其中隐藏的标记和经过分割、混淆的关键信息。这要求我们之间有极高的默契和信任。
【日志序列号L7K3异常,关联信道流量波动超出阈值3.7%。建议深度扫描节点xG-11至xG-15区域。】——一条看似普通的系统警报,经过解密后,意思是:发现独立子信道在xG坐标区段有活跃迹象,重点探查。
【性能报告:内存占用率在Utc 03:00-04:00间存在周期性峰值,疑似背景进程‘守护者’资源泄露。已提交补丁‘清道夫v1.2’。】——这意味着:监测到凌晨特定时段有高优先级数据传输,怀疑与“摇篮”有关。已准备好伪装成系统补丁的监控程序,等待合适时机部署。
这种交流方式,冰冷、高效,充满了技术术语的壁垒。我们仿佛两个隔着厚重防护服在核污染区作业的工程师,只能通过仪器读数和简短的指令沟通,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唯一能感受到的,是通讯链路那头传来的、支撑着彼此坚持下去的坚定意志。
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分析室里,对着三块巨大的显示器,屏幕上流动着绿色的数据瀑布。外界看来,“猎隼”技术官正废寝忘食地优化着集团的“神经中枢”,其敬业精神令人赞叹。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正在进行着多么凶险的较量。
“岩石”偶尔会推门进来,给我带来食物和水,看着屏幕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他会摇摇头,嘟囔一句:“你们这些玩电脑的,看得我头晕。”然后放下东西离开。他的到来每次都让我心惊肉跳,生怕他看出任何端倪。我必须在他进来的瞬间,迅速切换屏幕显示内容,或者用极其自然的动作掩盖住正在进行的敏感操作。这种时刻,精神紧绷到了极致,后背的肌肉都会下意识地收缩。
“账本”那边的人也来过几次,以“系统安全审计”的名义,检查操作日志和访问记录。他们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出现,眼神锐利如鹰,问题刁钻刻薄。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用提前准备好的、无懈可击的技术解释来应对,同时暗中祈祷陈曦帮我伪造的操作日志能够瞒天过海。每一次应对,都像在刀尖上行走,冷汗浸湿内衫。
压力不仅来自于外部,更来自于内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伪装状态,让我的睡眠质量糟糕透顶。噩梦变得更加频繁和具体,有时是“夜莺”在数据流中沉浮,向我伸出手;有时是陈曦在屏幕那头被汹涌的代码吞噬;有时是我自己被“赤道”系统识别出来,无数的红色警报闪烁,整个基地的武装人员向我涌来……
右手掌心的旧伤,成了我精神压力的晴雨表。疼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程度也越来越剧烈。有时在深夜被痛醒,看着窗外缅北边境清冷的月光,我会感到一阵阵深入骨髓的孤独和彷徨。那个叫林峰的警察,他的信念、他的情感,是否正在这无尽的数据深渊和血腥现实中,被一点点磨蚀?
唯一的慰藉,或许就是在那冰冷的数据传输中,偶尔能捕捉到的一丝属于陈曦的“痕迹”。比如,在某次传递的加密指令中,夹杂了一个极其微小的、不属于协议规范的校验码错误,那是我和她当年在警校技术攻关时,她独有的一个习惯性小失误。又比如,某条系统性能报告的语气,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属于她的执拗和较真。
这些微不足道的“痕迹”,像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虽然微弱,却足以提醒我,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遥远的后方,有一个人,正以她自己的方式,与我并肩而行,理解着我的处境,支撑着我的信念。
机会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来临。
缅北的雨季尚未完全过去,突如其来的暴雨如同天河倾泻,猛烈地冲刷着山林和基地建筑。狂风呼啸,雷声滚滚,密集的雨点砸在金属屋顶和窗户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这对于我的行动来说,是绝佳的天然掩护。恶劣天气会影响部分外部监控探头的效能,巨大的环境噪音也能掩盖任何可能的不寻常声响。
更重要的是,陈曦那边传来信息:【“守护者”进程异常活跃,数据吞吐量激增。疑似大规模数据传输窗口。建议立即部署“清道夫”。】
“摇篮”在行动!在这个暴雨之夜,他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数据交换或样本状态同步!
机不可失!我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我切断了分析室与主网络的物理连接(我有这个权限,以进行“隔离环境下的深度杀毒”为借口),只保留了一条经过我伪装的、通往外部特定中继站的备用链路。这是为了防止我的操作被“赤道”主系统实时监测到。
然后,我深吸一口气,双手如同最精密的外科手术仪器,开始在键盘上飞舞。调出早已准备好的“清道夫”伪补丁程序,选择在雷声最密集的瞬间,将其注入到系统更新队列中。程序需要绕过三道路由检测和一道行为分析防火墙,才能抵达目标区域——那几条被标记的独立子信道所在的网络节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地移动着。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窗外的雷声、雨声,仿佛是我心跳的伴奏,轰鸣不止。我能感觉到自己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
【警报:节点xG-13检测到未授权访问尝试。级别:高。】
一条红色的系统提示突然跳出!
我的心猛地沉到谷底!被发现了?!
几乎在同时,陈曦那边的信息通过备用信道急促传来:【触发动态防护!类型:行为特征匹配。执行b计划,注入干扰数据流,伪装成网络风暴引起的协议栈溢出!】
没有时间犹豫!我立刻按照预定方案操作,双手在键盘上几乎化为残影。调用提前准备好的、模拟网络拥塞和协议错误的数据包,如同施放烟幕弹一般,向着警报触发点汹涌而去。同时,“清道夫”程序趁机改变路径,试图从另一个防御相对薄弱的端口切入。
这是一场与系统防御机制争分夺秒的赛跑,是与未知监控者隔空斗智的较量。我的大脑高速运转,分析着不断跳出的系统日志,判断着防御规则的反应,调整着攻击策略。陈曦在另一端,显然也在全力配合,我能从数据流的细微变化中,“感觉”到她在不断地尝试绕过或干扰系统的判断。
【干扰成功!动态防护标记降级为‘可疑,待观察’。】
【‘清道夫’已突破第二道防火墙,正在接近目标信道…】
【检测到目标信道加密协议…正在尝试破解…破解进度10%…30%…】
成功了!我们突破了最关键的防线!“清道夫”像一条潜入深水的鱼,开始贴近那几条承载着“摇篮”秘密的独立子信道。
然而,就在破解进度达到65%左右,即将触及核心数据时,异变再生!
分析室的门,毫无预兆地被猛地推开!
我浑身一僵,心脏几乎停止跳动!手指下意识地就要去按动键盘上的紧急清除快捷键。
进来的是“钉子”,他浑身被雨水淋透,脸上带着一丝急切:“猎隼!‘山魈’先生紧急召集!边境c7区发现‘黑隼’的人异常调动,可能有动作!让你立刻去作战会议室!”
原来是“黑隼”那边出了状况!我心中稍定,但立刻意识到眼前的危机——我正在进行的关键操作绝不能中断!一旦此时离开,或者强行终止,“清道夫”程序很可能留下无法清除的痕迹,前功尽弃不说,还会立刻暴露!
我必须拖延时间!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露出“猎隼”应有的、对突发状况的沉稳,但眉头微蹙,目光依旧紧盯着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伪装成的系统深度杀毒界面),语气带着一丝技术人员的执拗和不耐:“现在?‘赤道’系统正在关键节点进行深度清理和漏洞修复,强制中断可能导致区域性网络瘫痪,甚至核心数据丢失。‘山魈’先生知道这系统的敏感性。”
“钉子”愣了一下,显然对技术问题一窍不通,但他得到的显然是死命令:“可是…‘山魈’先生那边很急…”
“给我五分钟!”我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最多五分钟!我保存当前进度,设置自动维护模式,确保系统不会崩溃!否则,集团核心业务中断的责任,你我谁都担待不起!”
我的强硬态度镇住了“钉子”。他看了看屏幕上那看似复杂无比的杀毒界面(实际上是我伪装的监控界面),又看了看我凝重而认真的表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五分钟!我就在外面等你!快点!”说完,他退了出去,但没有关紧门,显然是怕我拖延。
门虚掩着,我能听到外面走廊传来的、他来回踱步的急促脚步声,以及窗外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暴雨声。
时间紧迫!我必须在五分钟内,完成数据的捕获和清理撤离!
我立刻重新聚焦于屏幕。破解进度已经到了78%!
【检测到高强度流加密…破解难度激增…预计剩余时间…3分47秒…】
陈曦那边也传来了信息,显然是感知到了我这边的突发情况:【遭遇终极加密壁障!强行破解风险极高!建议优先捕获信道结构 metadata 和流量特征,尝试剥离外层协议样本!】
放弃获取核心数据,转而收集信道本身的情报和加密样本!这是当前最稳妥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我立刻操作“清道夫”程序,改变指令,停止强行破解核心加密,转而开始贪婪地复制信道的基础信息、数据包结构、以及被剥离了核心内容、只剩下协议外壳的样本数据。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
85%...90%...95%...
门外,“钉子”的脚步声越来越急促,甚至能听到他压低声音对着对讲机说:“…他还在弄那个系统,说马上好…”
98%...99%...100%!
【数据捕获完成!‘清道夫’开始执行自毁清理程序…清理进度…】
我飞快地操作,将捕获到的数据通过备用信道加密压缩,发送给陈曦。同时,启动“清道夫”及所有辅助程序的自毁模块。
【数据传输完成!】
【自毁程序执行完毕!所有临时文件及日志记录已清除!】
屏幕上,伪装成的杀毒界面恰到好处地跳出了“系统深度清理完成,未发现高危威胁”的提示。
我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后背早已被冷汗完全浸透。我迅速恢复主网络连接,关闭所有敏感界面,整理了一下表情,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起身走向门口。
拉开门,“钉子”正焦急地等着。
“解决了?”他问。
“嗯,暂时稳定了。”我语气平淡,仿佛刚刚只是完成了一次普通的系统维护,“走吧,别让‘山魈’先生等急了。”
我跟在“钉子”身后,快步走向作战会议室。窗外的暴雨依旧滂沱,雷声在云层间滚动。我的内心,却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上风暴,虽然暂时脱离了险境,但捕获的“情报”能否带来突破?刚才的行动是否真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账本”那边会不会从系统的细微异常中嗅到什么?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我知道,我与陈曦的这次隔空配合,无疑是在“狮王”集团坚固的外壳上,撬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光,或许就在不远处。
而危机,也必然随之而来。
喜欢使命的代价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使命的代价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