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前第八天,清晨的风裹着股寒意,刮在脸上像细小的刀片。
铅灰色的天空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连平日里叽叽喳喳的麻雀都躲得无影无踪,整个小区透着一股压抑的沉静。
徐明站在小区门口那家开了十多年的五金店外,看着手里的纸条。
上面用铅笔潦草地写着“加固防盗护栏”,旁边还标注着“加粗螺纹钢”“全焊点满焊”“与墙体预埋件固定”等细节。
这是他综合抗风和防盗需求,查了一夜施工资料后拟定的方案。
店老板老陈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正蹲在门口整理刚到的货。
听完徐明的要求,他放下扳手,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小徐,你家阳台那护栏去年才装的,不锈钢的,日常防盗够使了啊?”
“陈叔,这次寒潮是橙色预警,十级以上大风不说,我更担心后续情况。”
“现有护栏管壁薄,既扛不住大风,真有人闯进来也不顶用。我这是双重准备。”
老陈眯着眼逐字看完预警,又琢磨了下徐明的话,眉头轻轻皱起:“这话说得在理,特殊时候多层防护总没错。行,我给你用最粗的螺纹钢,焊点全焊满,保证结实。”
“低温焊接容易出问题,我多备点抗冻焊材,中午带徒弟过去,争取傍晚前完工。”
徐明利落地付了定金,转身往家走。
路过便利店时,他又买了两卷工业胶带和几张贴膜,昨晚刷生存论坛,有人分享过米字型贴胶带+防爆膜能有效防止玻璃爆裂,他顺手将东西塞进了口袋。
下午两点,老陈带着徒弟准时赶来。小推车上装着手持焊机、防护面罩和一捆加粗螺纹钢,车轮压过小区路面,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健身器材旁闲聊的几位老人停下话头,远远地望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就这阳台窗户是吧?”老陈抬头看了看三楼,徐明家的阳台正对小区主干道,原有的不锈钢护栏在灰蒙蒙的天色下泛着冷光。
他从工具包里掏出卷尺:“我再复核下尺寸,确保钢筋间距既不影响采光,又能挡住攀爬和冲击。”
徐明打开单元门:“辛苦师傅们,麻烦一定焊得结实点,后续真遇到事,全靠它了。”
徒弟扛着钢筋上楼,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脚步沉稳。
焊机放在阳台门口插上电源,按下开关的瞬间,“嗡”的一声轰鸣瞬间打破了小区的宁静。
徐明站在客厅与阳台的交界处,看着老陈点燃焊枪。蓝白色的电弧亮起,溅起的火星落在钢筋上,发出“滋啦”的声响,一股铁锈混合着焊锡的气味弥漫开来。
他下意识地往楼下瞥了一眼,果然有几位邻居从窗户探出头来张望,小声议论着什么。
不到二十分钟,楼道里传来轻缓的脚步声。住在隔壁的张婶拎着菜篮子走上来,看到门口的工具和阳台里的动静,愣了一下。
她凑过来轻声问:“小徐,这是给阳台加护栏呢?去年装的那个不挺好吗?”
“张婶,这次寒潮风太大,先加固抗风压。另外最近看新闻,有些地方断供后不太平,多装一层也能防盗,图个心安。”徐明转过身,手里还攥着那两卷胶带。
“哦,是这样啊。”张婶点点头,视线不经意扫过阳台角落堆着的旧被子,她知道下面藏着囤的米面,笑着叹了口气,“你们年轻人就是心思细,不过也不用这么紧张吧?”
“你看你囤了不少东西,现在又花大价钱焊护栏,这得不少钱呢。咱们小区超市平时货挺全的,真缺啥临时买也来得及,花这冤枉钱多可惜。”
徐明笑了笑没接话,只是转身叮嘱师傅:“麻烦这里的焊点再加密些。”
张婶也没再多说,只是摆了摆手:“那你们干活注意安全,别溅到火星子。”
说完便轻手轻脚地回了自己家。
陆续又有几位邻居好奇地上来看看,大多只是站在门口问两句情况。
住在对门的王阿姨还提醒道:“小徐,焊的时候注意点火花,别溅到窗帘上,安全第一。”
也有老人私下小声议论:“现在这天气确实反常,年轻人心思细。”
老陈师徒俩埋头干活,对周围的目光并不在意。
徐明蹲在一旁,时不时提醒师傅在钢筋交接处多加点焊点,又仔细检查着每一处与墙体连接的部位。新焊的焊点还烫着,指尖碰一下都觉得扎手,但这份滚烫的重量,让他心里多了几分踏实。
傍晚时分,护栏终于完工。加粗的螺纹钢组成密实的网格,牢牢嵌在阳台外,焊点饱满牢固,与墙体贴合得严丝合缝。
老陈用力晃了晃护栏,纹丝不动:“放心吧,按最高标准做的,普通破坏工具根本撬不开,十级大风也吹不动它。”
徐明付清尾款,送师徒二人下楼。
深夜,徐明独自在阳台检查新焊的护栏。钢筋网格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像一道坚实的守护壁垒。
他翻开手机,气象App推送了新的预警信息:未来48小时内,寒潮前锋将抵达,伴随十级以上大风和断崖式降温。
远处天际隐约传来几声闷响,他想起论坛里那些和他一样在默默准备的人,想起北边断供后混乱的新闻报道。
寒风卷着碎雪拍打在崭新的护栏上,发出细密的沙沙声,仿佛在提醒他,留给自己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喜欢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全球雪灾之我靠囤物资苟活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