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龙涎香烧得闷人。
李渊将倭国国书掷在御案上,绢纸滚落展开。
愿效刘琨嫁妹故事几字刺眼。
弹丸岛酋,安敢求尚天潢!
皇帝指尖叩得金案震响,丹墀下群臣垂首。
太子李建成拾起国书细看:倭使递书时,可提献何物?
鸿胪寺卿颤声答:仅呈蛤蜊珠十斛,言其国主慕华风。
秦王李世民突然冷笑:去岁献刀刻扶桑雪刃,今岁便想娶大唐之女?
朕记得...李渊忽眯眼。
张县公曾绘过《倭患图》?
黄门侍郎急从文牍堆翻出卷轴。
当白江口焚船图展开时,户部尚书指着倭军旗惊呼:
此倭舰形制,与今春劫新罗贡船者无异!
巳时二刻,张勤被急召入宫。
他趋行过龙尾道时,见宦官正撤下砸碎的茶盏。
李渊点着《倭患图》上的神功掠百济章节:卿前载所绘,今竟验矣!
秦王补充:倭使称其天皇乃太阳神裔,欲与大唐并尊。
张勤跪奏:臣闻倭国称日出处天子非止本朝。隋大业三年,其国书亦用此僭号。
他展图指元寇侵朝鲜彼族惯以和亲窥虚实,昔年求娶新罗公主未果,转岁即发兵。
李渊令内侍抬来沙盘。
张勤以箸点对马岛:倭船据此岛,三日可达登州。若得婚姻之名,便可借勘我海防。
日头偏西之时,皇帝朱批绝其妄念四字。
又令张勤增绘《倭国风土志》,将山川险要、港口深浅俱录分明。
临出殿时,秦王塞来一枚鱼符:可调水师旧档,闻卿通海图?
而皇城暗处,数骑信使正携密令驰往登州。
水寨的烽燧台当夜添了三倍守兵。
张勤在宫门稍候片刻,太极殿便传出旨意:
“授张勤兼太史局监候,领倭国风土考录事。”
宣旨太监特意低声补充:“陛下口谕,许卿调阅兵部海疆图。且...”
“...与倭国一切事宜,卿可便宜行事,后再报与陛下即可。”
张勤接旨后绕道鸿胪寺,见鸿胪寺正在驱逐倭使团。
那使者怀抱被退回的蛤蜊珠,绢衣在夜风中飘如丧幡。
他上前执平礼:“闻贵使明日返程,特来请教扶桑风物。”
难波警惕地按住腰间短刀,见张勤未佩剑,方松手还礼。
二人至西市胡姬酒肆对坐。
张勤取波斯玻璃杯斟酒:“尝闻贵国圣德太子兴佛,不知现今寺院几何?”
难波抿酒答:“法隆寺金堂方成,僧侣三千。”
袖口露出半截斑驳的念珠。
“闻天皇居飞鸟京?”张勤状若无意。
难波指尖蘸酒画简图:“宫室以桧皮葺顶,殿柱皆不施漆。”
忽警觉停手,“张大人何故问此?”
张勤笑指窗外运炭车:“欲知贵国如何御寒。唐宫用地龙,扶桑可有用炕?”
难波松口气:“平民掘地炉,贵族拥熏笼。”
他腰间的铜手炉忽掉落,露出内胆粗陶质地,竟是仿中原而未成的残次品。
未时雨骤至,难波收伞时露出伞骨竹节。
张勤忽问:“贵国竹材可丰?”难波得意道:“吉野山三日可伐千竿。”
此话出方觉失言,忙补:“然不及中土楠木坚直。”
临别时,张勤赠一包藕粉:“此物疗饥,宜航海。”
难波回赠海图复印件,以示诚意,也刻意隐去对马岛水寨标记。
张勤佯装不识,反指图上一处:“此岛形似蟾蜍,可有趣名?”
难波脱口:“呼为蛤蟆岛...”旋即掩口。
暮鼓声中,张勤目送倭使登车。
他袖中攥着刚得的情报:倭国缺漆器、竹材过剩、皇权未稳。
而难波在车上疾书密信:“唐官通海事。宜速报筑紫都督府加强海船建设。”
是夜,张勤在太史局灯下简绘《倭国物产图》。
在“竹材”项旁朱批:“可制箭杆百万”,在“缺漆”处注:“海船易腐”。
窗外忽闻夜枭啼鸣,他想起难波腰间的破旧手炉,那点未竟的仿唐工艺,正昭示着岛国学习之心。
次日,张勤便不出门,又在书房闭关了。
张勤铺开宣纸,脑中翻阅地理图书馆的日本部分内容。
他先以炭条勾出本州岛轮廓,笔锋在富士山位置顿住,这该称作“不二山”还是“富岳”?
最终落笔“蓬莱山”,旁注“其形如扇,地火频发”。
绘至矿脉时,他改用朱砂。
在石见国位置重重一点,批注“银脉如织,可采百年”。
又于佐渡岛标金矿符号,想起前世见过的金山坑道图,添上“砂金冲积”四字。
笔尖扫过别子铜山时,他刻意将矿区范围画大三分。
既是要警醒大唐,不妨稍作夸张。
风土篇最费斟酌。
写“多地震”时,他找到《日本书纪》记载的白凤地震,遂引典故:“允恭天皇时,地裂泉涌。”
记火山时,特绘出樱岛与浅间山,批“灰烟蔽日,三年不绝”。
气候栏则参考遣唐使笔记:“季风狂暴,舟楫难行。”
民生部分,他结合难波三成透露的信息:在“缺漆”项旁画了艘船,标注“船板三年必腐”;
于“竹材丰”处绘弓矢图样,写“三日可成箭千支”。
忽想起鉴真东渡旧事,在医疗栏补“少良医,痈疽多毙”。
最敏感是军事要地。
张勤用黛青绘濑户内海,在淡路岛与关门海峡标上锚符号。
迟疑片刻,还是在难波津(大阪)旁细字注:“潮汐落差四丈,暗礁密布”。
这是后世登陆战的血泪教训。
接着,他开始制作附录。
撕下《倭国风土记》空白页,绘出三种倭刀形制:太刀、打刀、胁差,分别注明“刃长三尺”“可破铁甲”“近身险器”。
三日后,三十六页图册已成。
张勤用紫檀木匣装好,匣面刻“扶桑舆地考”。
他特意在扉页添了句:“闻其国崇《孙子兵法》,然海岛狭促,徒知风林火山,未悟上兵伐谋。”
辰时三刻,他将木匣交给苏福:“福伯,送通事舍人转呈中书省。”
回身见案头废稿,忽取火折焚之。
灰烟中浮现出难波三成腰间的破手炉,想起那倭使曾说“天皇居所不施漆”。
他轻笑摇头,在一张随手草稿背面写下:“其国重形而轻质,慕华而乏本。如镜中花,虽美难采。”
喜欢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