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警察战术小队队长那声低沉的“摄像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冷藏库内激起了一圈紧张的涟漪。原本聚焦在陆少华身上的、充满审视和压迫感的目光,几乎在同一时刻转向了门口那名队员手指的方向。
陆少华心中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随着众人视线的转移,极其轻微地松弛了一毫米。那个藏在门框上方的、几乎被遗忘的备用针孔摄像头,此刻竟成了他意想不到的救命稻草。它成功地将警察的注意力从那个藏着致命武器的泡沫箱,引向了可能存在的“监控证据”上。
队长立刻大步走向门口,他的战术靴踩在碎玻璃和粘稠液体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他仰头仔细查看那个小小的、带有细微破损的黑色凸起,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监控录像意味着可能记录了袭击者的面貌、行动过程,甚至是指挥者的声音,这对于案件定性、追捕凶手至关重要,其价值远超对一个看似普通的泡沫箱的粗略检查。
“彻底搜查整个区域!找出所有的监控设备!重点是硬盘录像机!”队长厉声下令,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的命令立刻改变了现场警察的行动优先级。证据收集,尤其是这种可能直接指向元凶的电子证据,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
两名原本在继续战术搜索的队员立刻应声,更加仔细地开始检查墙壁、天花板、货架的任何异常凸起或线缆。另一名队员则开始检查配电箱和可能的网络接口。
压力骤减。
陆少华保持着蹲姿,双手依旧放在脑后,但他趁机用极快的速度、极其隐蔽地扫视了整个冷藏库。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计算机,快速评估着当前态势:
?赫克托:正在接受医疗兵的紧急处理,情况暂时稳定,但失血不少,脸色苍白。他的存在对警察来说是个烫手山芋,既是重要人证,也可能牵扯出更深的内幕。
?卡洛斯:依旧“昏迷”在地,表演到位,没有引起怀疑。
?泡沫箱:危机暂时解除,但并未完全排除风险。一旦警察完成对监控设备的搜索,很可能还会回头进行更彻底的现场勘查。
?通风管道:那个逃走的敌人是个隐患,但暂时无法顾及。
?警察的注意力:已被成功引导至“寻找监控主机”上,这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趁着这短暂的混乱和注意力分散的间隙,陆少华用几乎难以察觉的幅度,微微调整了一下蹲姿,让血液循环更顺畅一些。他的目光再次与赫克托短暂交汇。赫克托的眼神复杂,痛苦中夹杂着一丝感激,或许还有对当前局势的担忧。陆少华几不可查地微微点头,传递出一种“稳住”的讯号。
就在这时,一名在检查电路板的队员报告:“队长,主电源线被流弹打断了,备用照明电池好像也耗尽了。这里几乎全黑。”
确实,冷藏库里仅有的光源就是警察们带来的几支强光手电,光束晃动,在狼藉的现场投下摇曳的巨大阴影,反而增添了几分诡异和压抑感。
队长皱紧了眉头。黑暗不仅影响搜查效率,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他需要光线。
就在这时,陆少华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抬起头,用带着恐惧和讨好意味的语气,小心翼翼地对队长说:
“Se?or… en la cocina… hay velas y un encendedor… en el cajon debajo de la estufa…” (长官…在厨房…有蜡烛和打火机…在炉子下面的抽屉里…)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很清晰。他主动提供信息,表现出配合的态度,同时将这个简单的行为置于“帮助警方照明以便搜查”的合理解释之下。
队长锐利的目光再次扫过陆少华的脸,似乎在判断这个提议背后是否有诈。但眼下,尽快获得稳定光源确实是合理需求。他对着靠近厨房门口的一名队员示意了一下:“去拿。”
那名队员谨慎地推开连接厨房和后厨的门,枪口先行,快速检查了一下门后情况,然后才侧身进入。很快,他拿着几根粗大的白色应急蜡烛和一个廉价的塑料打火机回来了。
“点上。”队长命令道。
啪嗒一声,打火机窜出火苗。队员将几根蜡烛的烛芯依次点燃。
昏黄、摇曳的烛光,缓缓驱散了手电光束之间的黑暗角落。
当烛光稳定下来,照亮更广阔的区域时,即便是这些见惯了血腥场面的联邦警察战术队员,也有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眼前的景象,比在强烈手电光束下聚焦查看时,更具冲击力,更显全景式的残酷。
烛光不如手电光那么刺眼和集中,它柔和而弥漫,却也更真实地勾勒出战后废墟的轮廓。
?血迹:不再是手电光下的一滩滩反光污渍,而是在烛光下呈现出暗红、发黑的粘稠质感,大面积地涂抹在地面、墙壁甚至货架上,有些地方因为低温而微微凝结,有些则还在极其缓慢地洇开。空气的血腥味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因为光线的变化而仿佛变得更加浓烈。
?破碎:桌椅的木质碎片、玻璃碴子、瓷盘残骸、被打烂的食材和调料瓶……在摇曳的烛光下,每一片狼藉都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影子,仿佛整个空间都被彻底摧毁了。
?弹孔:墙壁和金属货架上密布的弹孔,在烛光侧映下,如同蜂窝般清晰可见,无声地诉说着之前火力的疯狂。
?尸体:那几具倒在血泊中的枪手尸体,在烛光下显得更加苍白和僵硬,死亡的寂静与烛火跳动的生机形成诡异对比。
?幸存者:陆少华蹲伏的身影、卡洛斯“昏迷”的姿态、赫克托接受救治的虚弱样子,都在烛光下拉长了影子,显得格外脆弱和渺小。
这简直是一幅地狱的静物画。
队长沉默地扫视着这一切,他的表情在跳动的烛光下明暗不定。即使是他,也能感受到这场景背后蕴含的激烈冲突和死亡气息。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陆少华身上时,少了几分之前的纯粹审视,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或许是对这个能在如此炼狱中幸存下来的“普通厨师”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或者说是重新评估。
“你,”队长指着陆少华,语气依旧冷硬,但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压迫感,“说说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从最开始。”
问讯,正式开始了。
这是比战术搜查更危险的环节,是语言的陷阱和心理的较量。
陆少华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里充满了血腥和硝烟的味道。他知道,自己必须拿出比刚才更精湛的“表演”。
他抬起头,脸上交织着未褪的惊恐、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努力保持镇定的挣扎,用带着口音、微微颤抖但尽量清晰的西班牙语开始叙述:
“Estábamos a punto de cerrar… yo estaba limpiando la cocina…” (我们正准备打烊…我正在打扫厨房…)
他从最平凡、最无害的环节开始讲起,将自己完全置于一个被动受害者的位置。他描述了突然响起的枪声、破碎的玻璃、惊慌失措的员工、闯入的黑帮分子、激烈的交火、赫克托等人的被迫退入、流弹的横飞……他的叙述刻意模糊了时间顺序和具体细节,重点强调突然性、暴力性和自身的恐惧与无助。
他巧妙地避开了自己任何主动的、超出厨师范畴的行为,比如救治伤者、判断形势等。他将所有积极的行动都归结为“本能躲藏”或“巧合幸运”。当提到为何赫克托等人会退入冷藏库时,他含糊地表示为“可能是这里比较坚固”或者“无路可逃”。
他的语速时快时慢,配合着恰到好处的停顿和吞咽动作,仿佛在努力回忆和压抑恐惧。眼神时而茫然,时而流露出对刚才场景的后怕。整个过程,他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卷入大人物争斗的、倒霉透顶的无辜旁观者。
队长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细节,比如“看到袭击者有多少人?”“听到他们说什么了吗?”“你怎么躲过流弹的?”陆少华都凭借之前观察到的零星信息和急智,给出了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深度推敲但符合现场逻辑的回答。
整个问话过程中,其他警察仍在继续搜查,重点是寻找监控主机和更多摄像头。烛光摇曳,将他们忙碌的身影投在墙上,如同皮影戏。
突然,一名在检查办公室隔间的队员发出了声音:“队长!这里有发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过去。只见那名队员从一张被打烂的办公桌抽屉里,搬出了一台小巧的、黑色的硬盘录像机(dVR)!机器外壳上也有弹孔和刮痕,但看起来主体结构还算完整。
“?Funciona?” (还能用吗?)队长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No estoy seguro, tiene un disparo, pero el disco duro podria estar intacto.” (不确定,中了一枪,但硬盘可能没坏。)队员检查着机器说道。
找到监控主机,意味着可能获得了最关键的直接证据!队长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过去。“小心封装起来!立刻送回技术部门进行数据恢复!”
“明白!”
两名队员小心翼翼地将dVR放入专用的证据袋中。
陆少华看着这一幕,内心波澜不惊。那台dVR他再熟悉不过,是他为了餐馆安全安装的普通设备,存储周期只有七天,而且核心的、关于后厨和秘密区域的监控数据根本不会存在上面。更重要的是,在枪战发生前,他已经通过隐蔽方式切断了这台主机与关键摄像头的连接。警方即使恢复了数据,最多也只能看到餐馆大厅一些无关紧要的画面,甚至可能因为电路中断而根本没有今晚的记录。
这个“发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进一步佐证他的“无辜”——一个普通的餐馆老板,安装监控合情合理。
烛光下,证据被取走,问话暂时告一段落。现场只剩下清理和等待下一步指令的压抑平静。
但陆少华知道,这昏暗的、被烛光照亮的战场,危机远未结束。它只是进入了下一个,更考验耐心和意志的阶段。
喜欢墨西哥枭雄的战争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墨西哥枭雄的战争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