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炎境为期一月的“潜修备战期”,在一种外松内紧的节奏中倏忽而过。守望堡上空,周天星斗大阵的光辉日夜流转,愈发凝实厚重;星槎坞内,工匠与阵法师的忙碌身影昼夜不息;新生海畔,青木谷中生机愈发盎然。整个文明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所有的力量都在为那即将到来的远征默默积蓄。
涅盘星槎静静地悬浮在星槎坞专属的泊位上,其流线型的船体相较于一月前,又有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变化。船身部分区域的灵纹更加繁复内敛,色泽愈发深沉,那是融入了新型“涅盘合金”与进一步优化后的“巡天”护盾技术的体现。张乾团队基于对“织网者”潜影梭的逆向研究,成功为星槎加装了更先进的“动态灵谐隐匿系统”与“高维共鸣通讯阵列”,虽远未达到“织网者”那般神出鬼没的程度,但已能将星槎的踪迹在常规乃至部分高等探测手段下近乎完美地隐藏。
天工院倾尽心力,结合对“归墟海眼”恐怖引力和时空紊乱特性的推演,炼制出了三枚名为“定空梭”的珍贵法器。此梭形似纺锤,通体幽蓝,内部镌刻着极其复杂的空间稳定灵纹,一旦激发,可在短时间内于星槎周围形成一片相对稳定的“安全区”,抵御时空乱流的撕扯,乃是关键时刻的保命之物。只是炼制材料极其稀有,成功率低,仅得三枚。
李铮这一个月并未再度长期闭关,而是将更多时间用于梳理、沉淀与准备。他多次与木翁深入交流,聆听关于“归墟海眼”那吞噬万物的恐怖与可能存在的、源自太初的寂灭道则;他反复揣摩自“巡天”遗迹中获得的那缕神念中,关于对抗终极“虚无”的只言片语;他更时时感应着东南方向那透过“星尘灵网”传来的、越来越清晰的归墟韵律,尝试以自身涅盘之道去理解、去适应那股万物终焉的意境。
他的混沌领域在这过程中变得更加收放自如,领域核心处,那代表生机的建木虚影与代表死寂的混沌星漩,旋转得愈发和谐平衡,甚至隐隐与那遥远的归墟韵律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他对于“死”与“寂灭”的理解,不再仅仅是自身涅盘循环中的一环,更开始触及那支撑宇宙轮回的、更加宏大本源的法则力量。
一月之期将至,远征的时刻终于到来。
这一日,守望堡核心区域戒备森严,仅有同盟最高层齐聚于星槎坞外围的送别平台。玄玑真人、白辰长老、炎昊、张乾、苏婉、柳烟、曦光、石猛等人肃立,目光尽数落在那艘已然完成最后检查、蓄势待发的涅盘星槎,以及槎前那道青袍身影之上。
“李铮,此去归墟,前路未卜,凶险远超以往。切记,事不可为,当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玄玑真人声音沉凝,将一枚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玉符递过,“此乃我与你白辰师叔联手炼制的‘同心符’,若遇绝境,捏碎此符,或可为你争取一线生机,我等亦能感知你的方位。”
李铮双手接过玉符,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两位师长深厚的修为与关切之意,郑重收起:“师叔放心,弟子定当谨慎行事,不负所托。”
白辰长老抚须道:“古籍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归墟乃万法终末之地,亦可能暗藏一线生机,于你的涅盘之道,或许正是一场至关重要的磨砺。”
张乾上前一步,递过一个储物手镯:“李长老,这是三枚‘定空梭’以及天工院最新研制的‘探墟灵偶’十具。灵偶内置简易灵谐核心,可深入险地进行初步探测,损失了也不心疼。”
苏婉则补充道:“星尘灵网会持续监控归墟方向的波动,若有异变,会第一时间通过高维共鸣阵列向你预警。”
柳烟、曦光、石猛等人虽未多言,但眼中皆充满了信任与期盼。
李铮目光扫过众人,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支持铭记于心。他不再多言,拱手环礼:“诸位,静待佳音。”
说罢,转身,步履坚定地踏上涅盘星槎。舱门无声滑闭,隔绝了外界的目光。
片刻后,涅盘星槎引擎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嗡鸣,船体上那些新加持的隐匿灵纹如水波般流转,整艘星槎变得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融入虚空。它缓缓升空,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种融入天地的自然,随即化作一道几不可察的微光,向着东南方向,那传说中万物归墟之地,疾驰而去。
送别平台上,众人久久凝视着星槎消失的方向,直到那点微光彻底融入浩瀚星空,方才收回目光,心中唯有祝福与等待。
涅盘星槎之内,李铮坐镇操控核心,柳烟负责航线规划与情报分析,曦光监控灵性环境,石猛则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星槎将速度提升至亚光速巡航状态,在隐匿系统的保护下,如同一粒尘埃,悄无声息地穿越一片片陌生的星域。
越是靠近“归墟海眼”所在的区域,星海的环境便越发显得诡异、死寂。原本璀璨的星辰逐渐稀疏、黯淡,仿佛所有的光与热都被某个无形的巨口吞噬。虚空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破碎物质流,它们并非向着某个中心汇聚,而是呈现出一种无序的、仿佛失去了一切引力的漂浮状态。空间的“质感”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粘稠”,时而会产生莫名的阻力,时而又仿佛踩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检测到背景引力参数出现异常波动,空间曲率持续增大……我们正在进入‘归墟’的引力影响范围。”柳烟紧盯着探测数据,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常规导航已完全失效,只能依靠星槎自身感知与之前设定的模糊坐标进行航向微调。”
曦光闭目感应,脸色微微发白:“此地的灵性……正在被某种力量不断‘抽离’,流向同一个方向。充满了凋零、终结的意蕴,我的星辉之力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即便是石猛,也能感受到那股无处不在的、仿佛要将一切都拖入永恒沉寂的压抑感,他握紧了重剑,眉头紧锁。
李铮神色不变,全力运转涅盘领域,混沌色的光晕将星槎内部与外界那令人不适的归墟意境隔离开来。他掌心的混沌星漩旋转速度微微加快,仿佛受到了某种吸引,而对面的建木之种则光芒内敛,生机深藏。
“保持航向,继续前进。”李铮的声音平静,给了众人莫大的信心。他的神识如同最坚韧的蛛丝,向前方那愈发深邃的黑暗蔓延,仔细感知着每一丝空间褶皱与能量流的变化。
航行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数日,或许十数日,在这片时空都开始变得模糊的区域,时间失去了准确的意义。终于,在穿越了一片由无数冻结的星尘与破碎法则构成的、如同墓园般的隔离带后,眼前的景象,让星槎内的所有人,包括李铮,都感到了发自灵魂的震撼。
那并非预想中的、拥有实体边界的“海眼”。
前方的宇宙,仿佛走到了尽头。所有的物质、能量、光线,乃至空间本身,都如同百川归海,向着一个无形的、无法用肉眼观测的“点”坍缩、流淌而去。那里没有声音,没有颜色,只有一种纯粹的、绝对的“吞噬”。视野所及的尽头,是一片无法形容的“黑暗”,那并非缺乏光线的黑,而是连“存在”这个概念都被否定的“无”。任何试图探测那片区域的神识或能量,都如同泥牛入海,瞬间消失无踪,连一丝涟漪都不会泛起。
那就是归墟海眼!万法终末之地!
仅仅是遥遥望见,一股令人窒息的大恐怖便攫住了每个人的心神。那是生命面对终极消亡时最本能的恐惧。
涅盘星槎悬停在距离那“无形界限”尚有遥远距离的虚空中,不敢再轻易前进。在这里,星槎的护盾已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能量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被那无形的归墟之力强行抽走。
“不能再前进了!”柳烟急促道,“这里的时空结构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断裂,一旦被卷入归墟引力核心,恐怕……”
李铮点了点头,他的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即便以他炼虚境的修为与独特的涅盘之道,面对这宇宙级的终末现象,也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掌心的混沌星漩与那归墟海眼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层次的吸引与共鸣。那失落的“七曜”之一,必然就在这海眼的影响范围内,甚至可能就在那恐怖的引力核心边缘,凭借着其本源法则的力量,勉强维持着不被彻底吞噬。
“以此处为临时基地。”李铮下令,“释放‘探墟灵偶’,对周边区域进行初步勘探,重点寻找异常的能量聚集点或法则稳定区。”
张乾立刻操作,十具拳头大小、形如蜘蛛的金属灵偶从星槎腹部弹射而出,它们依靠内置的微型灵谐核心与简单的抗干扰阵法,摇摇晃晃地向着不同方向的黑暗深处飞去。
等待灵偶传回信息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煎熬的。星槎如同暴风雨中停泊在悬崖边的孤舟,时刻承受着来自归墟的撕扯与侵蚀。
李铮盘膝坐下,不再试图以神识强行探查那恐怖的黑暗核心,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自身的涅盘领域,沉入对那归墟韵律的感悟之中。
他不再抵抗那股万物终焉的意境,而是尝试去理解,去接纳。混沌星漩在他的引导下,缓缓模拟着那归墟的吞噬与坍缩,而建木之种则深扎根基,维系着那一线不灭的生机。
生与死,存在与虚无,创造与终结……种种对立的概念在他心间激烈碰撞、交融。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当一具“探墟灵偶”传回了一段极其短暂、却清晰无比的信号——在一片剧烈动荡的时空乱流边缘,检测到了一处微小的、却异常稳定的法则“孤岛”,其能量波动古老而纯粹,带着一丝与混沌星漩同源,却又更加深邃、更加接近“寂灭”本源的韵律时——
李铮骤然睁开了双眼。
他的眸中,左眼如归墟般深邃黑暗,右眼如建木般生机内蕴。
他找到了。
那失落“七曜”之一的线索,就在那片于归墟狂潮中艰难维持的“孤岛”之上。
喜欢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