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之息”星云,这个名字由最先探测到它的技术员脱口而出,很快便在幸存者中流传开来。从远处看,它并非那种绚丽夺目的庞大星云,更像是一团稀薄的、泛着淡紫色和幽蓝色微光的宇宙尘埃与电离气体,静静地弥漫在漆黑的天幕之上,如同一幅写意的水墨画。
“哨兵”节点及其残存的舰队,如同疲惫的旅人,以最低的功率、最慢的速度,悄无声息地滑入这片星云的边缘。淡紫色的尘埃颗粒轻柔地拂过舰体,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星云本身在低语欢迎。星云内部的光线被散射、扭曲,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视觉遮蔽,外界的星空变得模糊而遥远,给人一种奇特的、被包裹起来的安全感。
“环境扫描确认。星云尘埃对常规传感器和能量扫描有显着的吸收和干扰效果,隐匿性极佳。”传感器官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探测到三颗固态行星围绕一颗稳定的红矮星运行。其中第二颗行星,大气成分以氮气和氩气为主,含有微量氧气,地表温度偏低但处于可接受范围,地质结构稳定,并检测到多处高纯度金属矿脉以及……异常稳定的地热能源点。”
这几乎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避难所!
“优先派遣无人探测单位,对二号行星进行全方位侦察,重点排查潜在生物威胁及地质活动风险。”林风下达指令,声音依旧带着难以掩饰的虚弱,但眼神中已重新凝聚起焦点。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意义堪比另一场胜利的战役。
无人探测器和经过简单修复的工程舰被派往二号行星。传回的画面显示,这是一颗表面覆盖着大量暗紫色岩石和晶体矿脉的星球,没有明显的植被或水体,大气稀薄,天空因星云尘埃的折射呈现出一种永恒的黄昏色调。荒凉,死寂,但……稳定。尤其那些稳定的地热点,意味着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
“就是这里了。”林风做出了决定,“舰队依次进入行星轨道,‘哨兵’节点寻找合适位置进行地表锚定。优先建立临时居住区、医疗中心和能源供给系统。”
残存的舰队如同归巢的蜂群,开始有序地向那颗暗紫色的星球靠拢。“哨兵”节点巨大的身躯缓缓切入行星稀薄的大气层,最终选择在一处背靠环形山、前方地势平坦、且靠近大型地热能源点的区域平稳着陆。沉重的支架深深嵌入坚硬的地表,扬起的尘埃在淡紫色的天光下缓缓飘落。
舱门开启,冰冷的、带着微量放射性尘埃和金属气息的空气涌入。幸存者们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脚下是坚硬的、泛着幽光的岩石。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只有劫后余生的沉默和迅速展开工作的紧迫。
工程团队立刻开始利用携带的预制模块和就地采集的矿石,搭建起简易的居住穹顶和加固的医疗方舱。能源工程师则迅速铺设管道,将节点自身的能源系统与行星的地热源连接起来,幽蓝色的能量流顺着管道涌入节点,为这片死寂的世界带来了第一抹属于人类文明的“生机”。
医疗中心被优先建立起来,重伤员,包括依旧昏迷的铁砧,被迅速转移进去,接受更稳定环境下的治疗。隼也终于被林风强制命令进入医疗舱,进行深度恢复。
林风没有休息。他站在刚刚搭建起的临时指挥所外,眺望着这片陌生的天地。环形山巨大的阴影投下,淡紫色的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星云本身散发出的、如同极光般变幻的微光,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不真实的色彩。
他能感觉到,这片星域,这颗星球,都弥漫着一种与“破碎星廊”中那些“星尘”印记相似的、微弱而坚韧的“存在感”。它们并非生命,而是某种……宇宙背景的沉淀物,是漫长时光中无数微小存在留下的“回响”。在这里,他体内那块被冻结的污染伤疤,似乎也变得更加沉寂,仿佛被这片星尘的“存在”之力所压制。
“指挥官,初步资源勘探结果出来了。”一名地质学家拿着数据板走来,脸上带着兴奋,“这里的金属矿藏纯度极高,易于开采和冶炼!尤其是几种用于能量传导和星舰装甲的特种合金所需的关键元素,储量惊人!这简直……简直就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林风接过数据板看了看,心中却并无太多喜悦。资源是生存的基础,但他们面对的敌人,远非资源所能解决。
“加快开采和冶炼进度,优先满足舰队修复和节点防御系统的需求。”他吩咐道,“同时,建立行星级预警网络,我不希望被任何人堵在家里。”
“是!”
命令被迅速执行。采矿激光开始在环形山壁上切割,小型熔炉发出轰鸣,新的居住区和工厂如同雨后的蘑菇,在这片紫色的土地上迅速“生长”起来。
暂时的安全,带来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但林风知道,这平静只是表象。铁砧的重伤,隼的虚弱,舰队的残破,资源的短缺,以及那隐藏在暗处、随时可能再次出现的“同调者”和更庞大的“虚无”威胁,都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他们找到了一个避难所,但征途,远未结束。他们需要利用这段时间,治愈伤痕,消化领悟,强化自身,然后……再次启航,去赴那场关乎所有“存在”命运的星海之约。
星尘之中,人类文明的火种,暂时找到了喘息之地,默默积蓄着下一次燃烧的力量。
喜欢重生的我回地球当外卖小哥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的我回地球当外卖小哥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