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首页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魂至尊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骁骑我老婆是花木兰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庶女攻略金牌帝婿我的餐馆通古代异域之星球领主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3章 分享秘密,情定今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武二十二年的初冬,悄然而至。蓝玉案的余威仍在持续发酵,如同一场漫长冬夜,虽最酷烈的风暴已过,但那浸入骨髓的严寒与无处不在的黑暗,却远未消散。

诏狱的门依旧不时开合,带走一些再也无人问津的名字;菜市口的血迹被清水一遍遍冲刷,却总似残留着淡淡的铁锈腥气,萦绕在街头巷尾的窃窃私语之中。朝堂之上,人人面色凝重,步履匆匆,交谈仅限于必要的公务,眼神交汇间也满是警惕与疏离,生怕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句无心的话语,便引来灭顶之灾。

在这片肃杀与压抑中,林霄如同一株紧紧贴附在岩石缝隙间的苔藓,将自己所有的生机与色彩都深深隐藏起来。他比以往更加沉默,更加低调,每日往返于翰林院与那处偏僻租赁小院之间,两点一线,规律得近乎刻板。

皇帝那突如其来的嘉许所带来的短暂关注已然过去,同僚们最初的好奇与探究,也渐渐被更沉重的生存压力所覆盖,不再有人特意留意这个“走了狗屎运”却又似乎被那“恩宠”压得更加战战兢兢的小典簿。这正是林霄想要的效果。

他完美地扮演着一个被天威震慑、唯求自保的微末小吏,将所有的精明、算计与那惊天的秘密,都死死摁在心底最深处。

唯有在深夜,独处于四壁萧然的小院中,面对孤灯,他才会偶尔卸下那厚重的面具,露出其下疲惫而紧绷的真实。桌上,那两匹御赐的杭绸和那锭雪花银依旧原封不动地躺在角落的木箱里,如同两道冰冷的注视,时刻提醒着他君恩似海、亦似渊,行差踏错一步,便是粉身碎骨。

‘心细’…朱元璋这两个朱批,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褒奖,还是警告?韩宜可那边再无动静,是暂时放过我了,还是在暗中观察?琼州…‘火种’是否已安然扎根?消息断绝,这般等待,真是煎熬…

各种念头纷至沓来,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缠绕。孤身一人在这龙潭虎穴中周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几乎要将他压垮。他时常会想起那遥远南海之上的琼州,想起王弼、俞通源他们是否已在那个蛮荒之地站稳脚跟?自己冒着诛九族的风险播下的火种,能否在那片瘴疠之地存活下去?未来,又该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系?如何支撑那秘密基地的运转?

一个个难题,如同沉重的枷锁,勒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无人可以倾诉,无人可以分担。这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在寒冷的冬夜里,尤为刺骨。

就在这内心最是彷徨压抑的时刻,一方素雅的信笺,再次如同穿越寒夜的暖羽,悄无声息地落在了他的案头。

依旧是通过那位与苏家略有交情的老翰林转交,理由仍是品评新近的临帖。但这一次,信笺的角落,多了一个极其细微的、用朱砂点出的梅花印记——这是他与苏婉约定的,代表“事急,盼一见”的最高优先级暗号。

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他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向老翰林道了谢,将那一卷宣纸仔细收好。回到值房,他迫不及待地展开临帖,指尖迅速而精准地掠过那些看似工整娟秀的字迹,解读着隐藏其间的密文。

密文的内容却并非他预想中的警报,反而带着一种罕见的沉静与决断:“风波暂息,然寒彻骨。闻西山卧佛寺后山梅林,初蕾已绽,僻静少人。妾明日巳时,于‘听松亭’烹茶扫雪,盼君一晤,共赏寒香。有要事相商。”

共赏寒香?有要事相商?

林霄握着信笺,怔愣了许久。西山卧佛寺,地处城外,冬日里确实人迹罕至。苏婉选择这样一个时间、这样一个地点,绝非仅仅为了赏梅品茶。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两个与蓝玉案或多或少能扯上关系的人秘密接触,更是极易引来无穷后患,但她还是这么做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林霄心头,有担忧,有惊讶,更有一种冰冷的孤寂骤然被打破的温暖与悸动。在这个举世皆敌、步步杀机的世界里,终于有一个人,愿意向他靠近一步,愿意与他共同承担那令人窒息的压力与秘密。

她…太冒险了。但…或许,我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有些事,有些压力,再独自扛下去,我怕自己真的会崩溃。

没有过多犹豫,他提笔在一张用于草稿的废纸上,以密文写下两个字:“必至。”

次日,天色依旧阴沉,却并未落雪。寒风比往日更烈了几分。林霄告了假,言及感染风寒,需休憩一日。他换上一身半旧不起眼的靛蓝色棉袍,外罩一件灰鼠皮坎肩,打扮得像一个寻常的读书人,悄然从后门离开了小院。

他没有雇车,而是徒步出了城,沿着官道向西山方向行去。寒风扑面,刮得脸颊生疼,但他却觉得胸中那股积郁已久的闷气,似乎被这冷风吹散了些许。一路之上,他格外警惕,多次变换路线,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折向通往卧佛寺的小径。

卧佛寺香火本就不算鼎盛,加之冬日严寒,山门前更是冷落鞍马稀。林霄绕过正殿,依着苏婉信中所指,沿着一条被枯枝残雪覆盖的僻静小径,向后山行去。越往深处走,人迹越罕至,唯有风过松林的呜咽声,以及脚下积雪被踩压的咯吱声,清晰可闻。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不大的梅林依着山势生长,枝头果然已缀满了密密麻麻的花苞,在灰暗的天空和苍松翠柏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凝冻的水墨画,倔强地透出几分生机与艳色。梅林深处,一座小小的石亭翼然立于坡上,匾额上书“听松亭”三字,已有些斑驳褪色。

亭中,一个窈窕的身影正背对着他。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色缎面袄裙,外罩一件莲青斗篷,乌云般的发髻简单绾起,只斜插着一支白玉梅花簪子,除此之外,周身再无多余饰物。亭中的石桌上,摆放着一套小巧的红泥火炉和茶具,炉火正旺,壶嘴里喷出袅袅白汽,茶香混合着冷冽的梅香,幽幽传来。

她正微微倾身,用一把小铲,仔细地将亭栏上积累的浮雪铲入一旁的空桶中,动作专注而轻柔,仿佛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仪式。

似是听到了脚步声,苏婉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缓缓直起身,转过身来。

四目相对。

没有预想中的惊慌或羞涩,她的目光清澈而平静,直直地看向他,仿佛早已等候多时。她的脸颊被寒风吹得微微泛红,更衬得肌肤如玉,唇色淡樱。

“林公子来了。”她开口,声音一如往常的轻柔,却比平日多了几分沉稳,“天寒地冻,山路难行,辛苦了。”

林霄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迈步走入亭中,拱手为礼:“苏小姐相邀,林某岂敢不至。只是此地偏僻,让小姐久候且亲劳,林某心下难安。”

“无妨。”苏婉浅浅一笑,示意他在石凳上坐下,“炉火正暖,茶已初沸,公子且驱驱寒气。”

林霄接过茶盏,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开来,确实驱散了不少寒意。但他心中的弦依旧紧绷着。

两人对坐,默然饮了半盏茶。亭外松涛阵阵,梅香暗浮。

最终还是林霄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放下茶盏,目光凝重地看向苏婉:“苏小姐今日冒险邀林某前来,绝非只为品茗赏梅。可是…出了什么大事?”他刻意压低了声音,即便知道四周无人,仍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苏婉抬起眼睫,眸光流转,落在林霄脸上,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他故作镇定的表象,直抵其下深藏的焦虑与疲惫。她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轻得像一片雪花落下。

“大事…或许有,或许无。”她的话语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我今日请林公子来,是想问公子一句话。”

“苏小姐请讲。”

“近日朝中风波渐息,然观公子形色,眉间倦意深重,眸中忧色难掩,可是因…‘南货’迟迟未至,音讯全无,故而心焦如焚,夜不能寐?”她的话语依旧带着隐喻,但“南货”二字,所指为何,两人心照不宣。

林霄心中巨震,握着茶盏的手指微微一紧。她果然察觉到了!她不仅知道他暗中策划了某事,更精准地推断出了他目前最大的焦虑来源——与琼州失联!

他沉默了片刻,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反问道:“苏小姐…何以知之?”

苏婉的目光没有躲闪,坦然道:“妾身虽深处闺阁,然家父昔年故旧仍在,宫中女眷往来,亦不乏信息。公子近日虽表面如常,但散值后独处时间愈长,步履间沉重之意日增,偶有失神…加之此前种种蛛丝马迹,妾身斗胆猜测,公子所忧者,非眼前之困,乃远方之局。而远方之局,能令公子如此挂心,以致形于颜色者,除却…‘南货’,妾身想不出其他。”

林霄背后不禁渗出些许冷汗。

这苏婉…观察之细,心思之敏,实在可怕!幸好…幸好她是友非敌。

见林霄沉默,苏婉继续轻声说道:“妾身只是想告知公子,据妾身所知,近日并无关于‘南海商路’的坏消息传来。海路迢迢,风波难测,音信迟滞本是常事。或许…只是时候未到。”

她这是在用她所能获取的信息,安慰他琼州那边可能并无大碍,只是通信不便。

林霄怔怔地看着她,心中那股冰冷的孤寂感,在这一刻仿佛被亭中红炉散发出的暖意,以及眼前女子清澈目光中蕴含的理解,悄然融化了一丝。他紧绷的肩线,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分。

“多谢…多谢苏小姐告知。”他的声音有些干涩,“确是林某…心太急了。”

“关心则乱,乃是常情。”苏婉表示理解,她沉吟片刻,似在斟酌语句,最终,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目光变得更加清澈而坚定,“公子可知,妾身今日为何定要邀你一见?”

“林某不知,请苏小姐明示。”

“因为,妾身看得出,公子肩头所负之重,已近极限。”苏婉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敲打在林霄心上,“独木难支大厦,孤舟难抗巨浪。公子所做之事,所谋之局,千险万难,若始终一人独行,终有心力交瘁、行差踏错之日。妾身…不愿见公子如此。”

林霄彻底愣住了,他没想到苏婉会说得如此直白,如此…深切。

“苏小姐…”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苏婉却微微抬手,止住了他的话,继续说了下去,她的脸颊似乎更红了些,但目光却毫不退缩:“公子或许以为妾身此举唐突冒昧。但请公子相信,妾身绝非出于一时冲动或无知无畏。家父之事,妾身身世浮沉,早已看透这世情冷暖,亦深知在这漩涡之中,独善其身已是艰难,欲行非常之事,更是九死一生。”

她站起身,走到亭边,望着那片在寒风中摇曳生姿的梅林,背影纤细却挺直:“梅花香自苦寒来。非历经彻骨之寒,不能有如此傲骨幽香。公子所选之路,亦如此梅,注定坎坷,注定孤寒。然,梅花亦需有赏梅之人,知其风骨,惜其芳华。”

她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林霄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欣赏,有决绝,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妾身不才,虽无法为公子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但或许…可做那亭中煮茶人,为公子暂驱寒意,静候佳音。或许…可做那赏梅之人,知公子之志,惜公子之才,守公子之秘。”

这番话,已近乎赤裸裸的表白与承诺!她是在告诉他,她明白他在做一件极其危险而伟大的事情,她理解他的压力与孤独,她愿意站在他身边,成为他的知己,他的盟友,分享他的秘密,分担他的重压,守护他的后方!

林霄只觉得胸腔之中,一股热流汹涌澎湃,冲击着他早已冰封的情感堤坝。穿越以来,所有的谨小慎微、所有的算计谋划、所有的恐惧孤独,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和温暖的港湾。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她聪慧、勇敢、冷静,在那看似柔弱的躯体里,蕴藏着不输于任何男子的魄力与担当。

震惊、感动、难以置信、还有一丝难以抑制的狂喜……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一时竟失了言语。

良久,他才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声音低沉而沙哑:“苏小姐…婉姑娘,你…可知我究竟在做何事?此事若败,万劫不复,株连之祸,近在眼前!你…何苦涉此浑水?”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承认自己确实在谋划着某事,也是第一次在她面前唤出“婉姑娘”这个更显亲近的称呼。

苏婉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避让,声音虽轻,却斩钉截铁:“妾身不知详情,但能猜其大概。知其险,故而来。若非此事千难万险,意义非凡,又岂值得林公子如此人物,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公子不必详说,妾身只需知道,公子所行之事,非为一己之私利,非为蝇营狗苟之勾当,便足矣。至于风险…”她微微一笑,那笑容竟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洒脱与淡然,“妾身在这京城,与卷入公子之局,其风险,未必相差多少。既如此,何不择一值得之事,与值得之人,并肩而行?”

亭中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唯有炉火噼啪,松风过耳。

林霄看着她那坚定而清澈的眸子,心中最后一道防线轰然倒塌。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攫住了他。他需要倾诉,需要分担,需要被理解,需要有一个绝对可信的人,与他共同守护那个足以改变历史的秘密!

他再次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极低,却清晰无比:“婉姑娘,我接下来要告诉你的事,关乎无数人的性命,关乎…这天下的未来。你听后,便再无退路。现在…你可还想听?”

苏婉的神色也变得无比肃穆,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甚至下意识地向前倾了倾身体:“妾身,洗耳恭听。”

林霄的目光扫视四周,确认绝对安全后,才以一种极其低沉、近乎耳语的声调,开始叙述。他从自己如何利用空印案的背景,巧妙设计死谏切入朝堂开始说起,略去了穿越重生的惊世骇俗,只强调了自己对时局的洞察与不得已的冒险。然后,他重点讲述了如何判断蓝玉案必将爆发且会牵连甚广,如何萌生并策划了那个胆大包天的“火种保全计划”,如何利用翰林院的便利与市井的人脉,如何惊险万分地影响判决、寻找替身、打通关节,最终如何将王弼、俞通源等一批被定为“蓝党”的将领及其家眷,成功运作流放琼州,……

他省略了诸多细节和现代手段,但将整个计划的核心、其中的风险、目前的困境以及与皇帝、太子、韩宜可之间的微妙博弈,都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随着他的叙述,苏婉的脸上无法抑制地露出了震惊、骇然、难以置信的神色。她的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猜到林霄所图非小,却万万没想到,竟是如此石破天惊、逆天而行的泼天大事!从皇帝的眼皮底下,虎口拔牙,偷天换日!这其中的任何一环稍有差池,都足以让他死上一百次!不,是足以让所有关联者尽数灰飞烟灭!

她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平日里温润如玉甚至有些谨小慎微的翰林典簿,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那平静外表下,竟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勇气、魄力和近乎疯狂的智慧!

当林霄讲述到最后,声音干涩地说出:“…如今,‘火种’已南渡琼州,但音讯全无,生死未卜。后续如何维系,如何联系,如何供给,皆是难题。而我…我已近乎…孤立无援。”时,他的声音里透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脆弱。

苏婉久久无言,显然还在消化这惊天动地的秘密。亭外的风似乎都停止了,只有她剧烈的心跳声在耳边轰鸣。

许久,她才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吐出一口气,看向林霄的目光中,震惊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极度钦佩、深切忧虑与某种决然的复杂情感。

她轻轻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微颤,却异常清晰:“公子…真乃…国士无双。”

短短五个字,却重逾千斤!这是她对他所做一切的最高肯定与评价!

她站起身,走到林霄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仿佛要将他此刻的容颜深深烙印在心里:“如此惊天秘辛,公子竟愿坦言相告…此等信任,婉…感激不尽,亦荣幸之至!”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坚定:“公子放心。此事,自此刻起,并非公子一人之重。婉虽力薄,然愿竭尽所能,与公子共担之。京城之内,宫中动向,女眷消息,婉可为耳目;对外联络,物资周转,婉或可借助父辈人脉,设法筹措掩护;即便…即便最坏情形,婉亦绝不会吐露半分,必与公子…同进退!”

林霄仰头看着她,看着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光芒,看着她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看着她那单薄却仿佛能扛起千钧重担的肩膀。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冲上他的眼眶,竟让他视线有些模糊。

穿越以来,所有的伪装,所有的算计,所有的恐惧与孤独,在这一刻,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彻底安放的归宿。

他缓缓站起身,与苏婉相对而立。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呼吸,听到彼此激烈的心跳。

“婉姑娘…”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无需山盟海誓,无需儿女情长,在这寒风凛冽、梅香暗浮的荒山孤亭之中,两个灵魂在共同的秘密与巨大的风险面前,完成了最彻底的交付与联结。

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情愫,在两人目光交汇处无声地流淌,滋长,将彼此紧紧缠绕。

苏婉的脸颊飞起两抹红霞,她微微垂下眼睫,轻声道:“既如此…公子日后,唤我‘婉儿’便可。”

“婉儿…”林霄从善如流,唤出这个名字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意与踏实感。

“霄…郎。”苏婉迟疑了一下,终是鼓起勇气,用一个更显亲近的称呼回应了他。声音虽轻,却清晰入耳。

称呼的改变,标志着两人关系的彻底蜕变。从彼此试探、暗中相助的盟友,正式升华为休戚与共、性命相托的知己与…恋人。

亭中的气氛悄然变得不同。炉火依旧噼啪,茶香依旧氤氲,但空气中却弥漫开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将外界的严寒与肃杀牢牢隔绝在外。

两人重新落座,之间的隔阂已然消失。开始具体商议后续事宜。苏婉仔细询问了琼州基地可能需要的物资种类、数量,以及目前联络中断的细节;林霄则向她更详细解释了目前朝中的局势和他对朱元璋、朱标心态的判断。

苏婉听得极其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其思路之清晰、考量之周详,让林霄再次刮目相看。她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尝试通过苏家旧部,寻找一条相对安全的海路通信渠道,或者利用进宫向某些交好妃嫔请安的机会,探听是否有关于琼州方面的官方消息。

时间在高效的商议中悄然流逝。壶中的茶添了又添,直至茶味淡去。

看看天色将晚,山风愈寒,两人虽有不舍,却也知道必须离开了。此次会面,风险极大,不宜久留。

临别前,林霄从怀中取出一个极小、却打磨得十分光滑的木质令牌,令牌上没有任何文字,只刻着一个古怪的、类似海浪与飞鸟结合的图案——这是他为自己秘密势力设计的信物雏形。

“婉儿,这个你收好。日后若遇万分紧急、无法通过常规渠道联系之时,可持此物,到城南‘永顺’车马行,寻一位姓何的跛脚老掌柜,言道‘北海潮生,南枝可安’,他便会设法与我取得联系。”

苏婉郑重地接过那枚小小的令牌,紧紧握在手心,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我记下了。”

两人并肩走出听松亭,踏着积雪,向山下走去。一路无言,却心意相通。

到了山脚岔路口,即将分别,一人回城,一人似乎还需往另一个方向稍作迂回。

林霄停下脚步,看着苏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路上小心,保重。”

苏婉回望他,眸光如水,轻轻点头:“霄郎亦是。京城有我。”

“京城有我。”——这四个字,仿佛拥有无穷的力量,瞬间驱散了林霄积压多日的孤寂与寒意。他深深看了她一眼,似要将她的身影刻入脑海,然后毅然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苍茫的山道之中。

苏婉站在原地,目送他的背影消失良久,才轻轻拉紧斗篷,向着另一个方向,从容行去。

寒风依旧凛冽,吹动着她的衣袂与发丝。但她却觉得,这个冬天,似乎不再那么寒冷了。

她的手中,紧紧攥着那枚微温的木牌,心中默念:

“寒梅已着,静待春来。”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惯坏她火影之从心开始绝代宦爷阴影之外回档一九七八归乡仙途烛影迷局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剑道邪尊2逐出宗门后,我自废修为却越来越强了嫁给会读心的摄政王我演技爆棚一剑天鸣神魔空间设计师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凡小村医重生都市最强反派,绝不当舔狗!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战国万人敌郭嘉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
经典收藏造反:我带领亿亿大军逼皇帝退位帝国异姓第一王爷武牧江湖回到大明做藩王中天稗史闲话清史开局一块封地,逆袭全靠苟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成公子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了不起的战略系统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刚入军校就立一等功,我火遍全军!冒牌皇叔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
最近更新逃荒是不可能的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回到东汉当赵云后汉异星录我的99位大佬夫人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挽天倾之南明复兴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