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首页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假面娇妻美漫丧钟战国万人敌庶女攻略明末大寨主武炼阴阳我也是皇叔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章 病势稍缓,圣心微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每一刻都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拉伸,变得格外漫长。

整个东宫,这座象征着帝国未来、本该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储君居所,此刻却如同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迷失方向的孤舟,被沉重如铅的氛围和深不见底的不安紧紧包裹、拖拽,飘摇欲坠。

殿宇深处弥漫着浓重的药味,苦涩中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试图驱散弥漫的病气,然而,这两种气味交织,非但未能带来清新,反而使本就滞闷的空气更添一份黏稠,呼吸之间,都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感。宫人们屏息静气,脚步放得极轻,如同猫儿行走,唯恐一丝声响会惊扰了病榻上那位尊贵而脆弱的主人,打破了那看似摇摇欲坠的平衡。

就在这片被忧虑和恐惧统治的天地里,某种极其微妙、几乎难以察觉的变化,开始像初春时节覆盖大地的坚冰下,那悄然汇聚、继而缓缓消融的雪水,虽细微,却带来了第一缕生机。

这变化,最初体现在体温上。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低烧,如同附骨之疽般纠缠着他的身体,消耗着他本已不多的元气,此刻,终于首次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他那宽阔额头上,日夜不停沁出的那层细密而恼人的虚汗,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源源不断,擦拭不尽。当负责照料起居的内监再次小心翼翼地用温水浸透的软巾,轻轻敷上太子殿下的额头时,指尖传来的触感,虽然依旧潮湿,却已不再是那种令人心慌意乱、预示着不祥的黏腻冰凉。那热度,似乎真切地减退了微不可察的一丝。

内监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心中瞬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悸动,但他立刻将这份观察与情绪死死压住,不敢在脸上显露分毫,只是更加专注地完成手中的动作,然后将这份微小的希望深深埋入心底,等待着后续的观察来印证这究竟是真实的转机,还是又一次失望的序曲。

夜间,寝殿内依旧回响着咳嗽声,但若有心人细辨,会发现那咳嗽声的质地,已悄然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最初那般惊心动魄、撕心裂肺,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震碎、从喉咙里咳将出来,连带着整个雕花木榻都在随之微微颤抖。如今的咳嗽声,虽然依旧频繁,扰人清梦,但音调显得沉闷了一些,那股仿佛源于生命本源、要与病魔同归于尽的决绝气力似乎弱了下去,少了几分令人胆寒的破坏性。

更值得庆幸的是,最让御医和近侍们心惊胆战、视为危症的咯血,其发生的次数和严重程度,也出现了明显缓和的趋势。放置在榻边的金质痰盂中,那抹曾经刺目、象征着内腑严重受损的鲜红色,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色泽逐渐被淡淡的粉红所取代,而随着时间推移,那抹不祥的粉色也渐渐淡去,最终,多数时候只剩下疾病本身带来的浊痰之本色。

这一系列细微的变化,如同在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中,终于点燃了一星微弱的烛火,光芒虽小,却足以穿透层叠的锦缎帷幔,给一片死寂的灰暗世界,带来一丝虽然渺茫但却真实存在的生机与光亮。

太子的脸色依旧苍白得近乎透明,皮肤薄得能隐约看到其下青色的血管,长时间的消耗让他形销骨立。但仔细端详,会发现那种之前牢牢笼罩在他眉宇间、令人极度不安的灰败死气,似乎正在极其缓慢地、一点一点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极度虚弱后的疲惫与憔悴,但至少,属于活人的生气,正重新在这具饱受摧残的躯体上浮现出微弱的迹象。

他的眼眸偶尔会费力地睁开,眼窝深陷,眼神依旧疲惫不堪,涣散无光,但偶尔,就在他饮下汤药或听到亲近之人声音的瞬间,那目光能短暂地凝聚起一丝神采,虽然转瞬即逝,却如同阴霾天际偶然透出的一缕阳光,足以给守候在旁的人带来巨大的慰藉。

他甚至能极其微弱地动动手指,或用一个几不可察的眼神,示意内侍,愿意进用几口那精心熬制了数个时辰的参汤或是稀粥。每一次微小的吞咽,对周围的人来说,都不啻为一场胜利。

这一切细微到几乎难以捕捉的好转迹象,被东宫上下,从贴身伺候的内监宫娥,到轮值守候的御医,都以一种近乎本能的高度敏锐捕捉到了。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妄加揣测,只是将这些观察,通过既定的渠道,迅速而隐秘地报予那座帝国权力巅峰的所在——乾清宫。

朱元璋这些日子,如同一条被困在华丽牢笼中的受伤怒狮,内心的焦灼与无力感转化为几乎能点燃空气的暴戾气息。他照常临朝,批阅堆积如山的奏章,但每一个决策都带着一股狠厉的劲道,仿佛要将满腔的忧惧都发泄在政务之上。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整个宫廷乃至前朝,都笼罩在他那几乎化为实质的低气压下,连夏日的蝉鸣似乎都刻意压抑了几分。

当乾清宫的首领太监王钺,以一种近乎匍匐的姿态,脚步轻得不能再轻地趋入暖阁,战战兢兢地将东宫传来、关于太子病情“稍见起色”的消息,用最谨慎、最不敢带有任何主观乐观色彩的词句,小心翼翼禀报上来时,朱元璋正伏在巨大的御案上,手持朱笔,在一份关于边镇军粮调拨的紧急奏章上勾勒。听到“起色”二字,他疾书的手臂猛地一顿,那力道千钧的笔尖在宣纸上洇开了一小团刺目而突兀的红色痕迹,他却浑然未觉。

他猛地抬起了头。

那双曾经洞察过无数阴谋诡计、惯于主宰生杀予夺的锐利眼眸,此刻布满了血丝,深刻的皱纹里镌刻着难以言说的疲惫与忧虑。

但在听到“起色”二字的瞬间,那深不见底的瞳仁中,竟难以置信地闪过一抹极其微弱、近乎脆弱的光芒,那是一种溺水之人突然看到远方浮木时的希冀,虽然一闪而逝,却真实存在。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王钺,仿佛要从他脸上判断这消息的真伪。

良久,朱元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手中那支足以定人生死的朱笔,随意地丢在了御案之上。笔杆与玉石笔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笔尖那团未干的朱红在奏章上缓缓晕开,像一滴血泪。

“起驾!东宫!”皇帝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皇帝的仪仗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东宫。

朱元璋几乎是步履生风地踏入内殿,挥手屏退了想要行礼的众人。他径直走到病榻前,俯下身,仔细端详着躺在锦被中的长子。朱标依旧昏迷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呼吸微弱。但朱元璋以一个父亲而非帝王的敏锐直觉,捕捉到了那细微的不同。

儿子的胸脯起伏似乎比上次见到时平稳了些许,虽然依旧艰难,但不再是那种令人揪心的急促紊乱。凑近了看,在跳跃的烛光映照下,那张苍白如纸的脸颊上,似乎真的隐约有了一抹极淡极淡的血色,或许只是光影造成的错觉,但此时此刻,这位疲惫的老人宁愿相信这是病情好转的迹象。

朱元璋紧绷如铁石、仿佛随时会迸裂的面容,终于难以察觉地松弛了一分。他依旧沉默寡言,但周身那股迫人的戾气,无形中消散了不少。

他示意御医上前,仔细询问太子的脉象、体温、饮食、睡眠等每一个细节。太医令跪在地上,措辞极其谨慎,用了“脉象较前稍显和缓,非复往日之弦急”、“胃气似有微弱来复之象,此乃佳兆”等字眼,不敢有半分夸大。

朱元璋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腰间玉带的浮雕。若是往常,听到这种模棱两可、留有余地的回禀,他早已厉声呵斥,但今天,他只是重重地“嗯”了一声,并未如往常般斥责太医无能或敷衍。这简单的反应,已然是天大的恩典。

接下来的几日,太子的情况并未出现戏剧性的、飞速的好转,这让所有知情者依然不敢放松。病情时有反复,低热虽退,但咳嗽仍会偶尔加剧。然而,总体趋势却呈现出一种缓慢但毋庸置疑的稳定态势,最危险的咯血没有再出现,偶尔能进些流食,生命体征不再像之前那样持续下滑。这种“没有恶化”,在当下,已是最大的幸事。

朱元璋的心情,也随之明显好转了几分。他对太医院的苛责和高压减少了,甚至当东宫内部,特别是太子妃那边,传来一些关于“饮食需更加精细”、“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风”等具体到繁琐的调养建议时,朱元璋也只是挥挥手,表示“知道了,尔等尽心办理便是”,并未深究这些细致入微、甚至有些超出常规宫廷典制的护理方法,其背后的思路究竟从何而来。

在他想来,这或许是儿媳因关切而生的痴心与细致,只要对标儿的康复有益,便由她去吧,不必拘泥于常法。这种默许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皇帝心绪的微妙转变,如同巨石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池塘,产生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紫禁城。

宫中那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气氛稍稍缓和,内侍宫人们的脸上,虽然依旧谨慎,但眼神中多少有了一丝活气,行走间也不复往日那种亡魂般的飘忽。

朝堂之上,官员们奏事时,虽仍小心翼翼,斟酌词句,但已不必那般如履薄冰,生怕一句话不对,甚至一个眼神不妥,便立刻引来罢官夺职,乃至血光之灾的雷霆之怒。一些较为紧急但可能触怒圣意的事务,也开始被谨慎地提上日程。所有人都感觉到,那柄悬在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的利剑,似乎暂时移开了一寸。

然而,无人知晓,在这“圣心微悦”、朝野稍安的表象背后,究竟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运作。

这是一次跨越了时空壁垒的常识传递,来自一位深知历史走向的翰林侍读林霄,他利用身份的便利和极度的谨慎,将现代医学中关于感染控制、支持性护理的核心理念,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模糊语言;这是一场精心策划、如履薄冰的信息渗透,通过不引人注目的渠道,将这些“常识”碎片化地传递给关键人物;这更是身处深宫、命运与太子休戚相关的太子妃,在绝望中捕捉到这一线陌生却言之有理的微光后,所付出的默默努力。

当林霄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太子病情“稍安”的消息后,他独自一人在翰林院那间堆满故纸的值房内,对着窗外一隅狭窄的天空,长长地、近乎虚脱地舒了一口气。

那口憋在胸口许久、混合着恐惧、期待和巨大压力的浊气,似乎终于找到了出口。但随即,一阵更深的寒意席卷而来。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这看似良好的转折,仅仅是他这场逆天而行、试图扭转既定命运的巨大冒险中,那险之又险、如同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般的第一步。

太子朱标那已被重病严重损耗的身体底子,究竟能否凭借这些初步的、支持性的护理真正扛过这场在古代堪称鬼门关的大病,仍是未知之数,充满了变数。而自己这种凭借“先知”进行的干预,这种试图改变历史关键节点人物命运的举动,究竟会像蝴蝶振翅一般,引发怎样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将会把他自己、乃至整个时代的走向,卷入何等深不可测的漩涡之中,更是他无法想象、也无法控制的。

他的手心,依然因那挥之不去的后怕而微微汗湿,指尖冰凉。未来的路,依旧迷雾重重,吉凶未卜。

他只是暂时,将一颗注定要坠落的星辰,轻轻地向偏离原轨道的方向,推了微不足道的一小把。

而这一把所带来的,究竟是真正延续国本、福泽苍生的希望曙光,还是搅动时局、引发更大、更猛烈风暴的序曲,此时此刻,无人能知,唯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站在文娱上游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一觉醒来自带地摊系统好兄弟变身豪门少女,我把她收了重生都市最强反派,绝不当舔狗!小区求生,但我被拉入了管理群NBA看谁都是慢动作,打爆联盟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时光不曾远离重生赛罗那些年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误入官场穿越:开局成为乞丐,觉醒系统抗战先锋!同学们一起穿越吧!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火影之从心开始我本坏蛋万界剑系统诸天万界之大拯救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
经典收藏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神医毒妃,盛世独骄造反:我带领亿亿大军逼皇帝退位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农家小女医妖女无敌:师父你家缺徒儿不大周第一狠人战机英雄大宋闲医天下魅宠凌天仙帝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妃你不可之病太子偏宠煞妃翼瑾风云记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回到远古建华夏
最近更新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大阵主闲话清史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风起赣南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后汉异星录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墩墩大大亚亚头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txt下载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最新章节 -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