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忘不了1998年那个初夏的黄昏,那时我十岁,在江南水乡的青石镇读小学四年级。青石镇是个巴掌大的地方,一条主河道穿镇而过,数座石桥连接两岸,白墙黑瓦的民居沿河而建,镇外是连绵的稻田和蜿蜒的小路。每天放学,我和同学们都会沿着那条穿过田野的土路走回家。
那天下午,天空蓝得透明,几缕白云像棉絮般飘浮在空中。放学铃声一响,我们如同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冲出校门。我和同班的李小明、王小雨一起,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家走。小路两旁是绿油油的稻田,远处是起伏的山峦,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快看!那朵云上有人!”小雨突然指着天空惊叫起来。
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西边天空上,一朵洁白的祥云正缓缓飘动。而云上,真的站着一位老人!他身着青色道袍,白发银须随风轻扬,面容慈祥,正一手抚着长须,一边微笑着俯视我们。那形象,完全就是年画上的太上老君!
“神仙!是老神仙!”小明激动得跳起来。
路上其他同学和几个接孩子的大人也停下脚步,纷纷仰头观看。我记得清清楚楚,云上的老神仙并非静止不动,他的衣袂和胡须在微风中飘拂,眼神温柔而深邃,仿佛能看进每个人的心里。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那样慈爱地笑着,像祖父看着心爱的孙儿。
“快拜拜!神仙会保佑我们的!”不知谁喊了一声,几个老人真的合十拜了起来。我们小孩子也学样,又兴奋又紧张地朝着天空行礼。
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那朵云缓缓飘远,老神仙的身影渐渐模糊,最后随着云一起消散在天际。但那一幕,却深深烙印在每个目击者的记忆中。
“肯定是太上老君!”小明激动地说,“我奶奶说过,青石镇古时候就有神仙下凡的传说!”
我们兴奋地讨论了一路,到家后,我第一时间把见闻告诉了爷爷奶奶。没想到爷爷一点不惊讶,他摸着我的头说:“你们看到的大概是云鹤真人,咱们青石镇的老传说啦。”
在爷爷慢悠悠的讲述中,我才知道青石镇确实流传着一个关于云鹤真人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以前,青石镇曾遭遇连年大旱,河水干涸,田地龟裂,百姓苦不堪然。镇上有个叫明心的孤儿,虽然家境贫寒,却心地善良,经常帮助镇上的老人砍柴挑水。一天,明心在山上捡柴时,发现一只受伤的白鹤,翅膀流血,奄奄一息。
明心不忍,撕下自己的衣襟为白鹤包扎伤口,还把仅有的一个窝窝头掰碎喂给它。他本想把白鹤带回家照料,却因天色已晚不得不先行下山。第二天一早,明心带着草药和食物上山,却发现白鹤已经不见了,原地只留下一片洁白的羽毛。
那晚,明心梦见一位白衣老翁对他微笑:“孩子,你心善救鹤,必得好报。三日后午时,到西山脚下的古松下,那里有眼泉水,可解全镇之渴。”
明心醒来,手中竟真的握着一片白羽。他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梦中指示,三日后来到西山脚下。果然,在那棵千年古松旁,他发现了一处被杂草掩盖的泉眼。明心奋力清理,不一会儿,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
更神奇的是,明心挖掘泉眼时,还在旁边发现了一本残破的《百草谱》,上面记载着各种草药的识别与用法。他本就对草药有兴趣,自此潜心研读,渐渐成了镇上懂医理的人。那眼泉水不仅解决了旱灾,据说还有治病的功效,被当地人称为“仙泉”。
而那位托梦的白衣老翁,据说就是云鹤真人,是得道的仙人,常乘云驾鹤游历四方,点化有缘人。
“你们看到的,大概就是云鹤真人又来探望青石镇了。”爷爷笑着说。
真人现身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小镇。起初大人们将信将疑,但当那么多孩子和几位大人都信誓旦旦地说亲眼所见,大家也就信了。更神奇的是,从那之后,镇上陆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小雨的奶奶常年腰腿疼痛,看了好多医生都不见好。见过真人的第二天,小雨梦见一位白须老翁教她一个草药方子。醒来后她依稀记得,去药铺配了药,奶奶敷了几天,疼痛竟然明显减轻了。
小明一直学习成绩平平,尤其是数学,怎么学都不开窍。可自那之后,他忽然觉得头脑清晰了许多,老师讲的课一听就懂,成绩突飞猛进。他说,每次思考时,总觉得脑海中有一位老人在对他微笑鼓励。
而我,则发现自己对声音变得异常敏感。从前音乐课老是跑调,现在却能准确分辨出每个音符的差异。更奇妙的是,我无意中拿起爷爷的旧笛子,没人教就能吹出简单的旋律,仿佛早就学过一般。
镇上其他见过真人的孩子也各有变化:有的忽然擅长画画,有的跑步飞快,有的能记住看过的每一本书……渐渐地,大家意识到,这或许是云鹤真人给予的某种“赠礼”。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得到了这样的能力。镇上有个叫赵四的杂货店老板,他也声称见到了真人,却什么特殊能力也没得到。赵四为人精明,爱占小便宜,常以次充好卖给孩子们过期的零食。真人现身那天,他确实也在路上,是去接儿子的,但他私下里承认,当时只顾着担心天上的“异象”会不会影响生意,根本没仔细看。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小雨后来考上医学院,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医师;小明攻读数学,现在是一所大学的教授;我则成了民族乐团的笛子演奏家。其他同伴也大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
每年回乡聚会,我们都会谈起那个改变命运的黄昏。让我们困惑的是,为什么同样的际遇,却带来了不同的能力?真人的赠礼究竟有何深意?
直到去年,已经退休的小学张老师病重,我们几个去医院探望。张老师桃李满天下,病榻前围满了前来照顾的学生。看着这温馨的场面,张老师虚弱地笑了:“你们知道吗?我最骄傲的不是教出了多少优秀学生,而是看着你们互帮互助,用各自的长处回馈这个小镇。”
她接着说:“记得你们小学时见过的云鹤真人吗?后来我查了不少本地史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青石镇几乎每代人中都有人声称见过真人,而每次现身之后,镇上总会涌现一批在各行各业有所作为的人,他们共同推动着青石镇的发展。”
张老师的话让我恍然大悟。回家后,我开始认真查阅镇志和家族史料,渐渐拼凑出一个更完整的图景。
原来,明心后来成为一代名医,终身免费为穷人看病;他晚年收了许多徒弟,将医术发扬光大。而那眼仙泉,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因山体滑坡被掩埋。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家祖上竟然也与这传说有关。曾祖父曾是镇上出色的木匠,他雕刻的龙凤栩栩如生。家族传说,他曾因帮助修复镇上的古寺而梦见白须老翁传授技艺。而小雨的祖先,据说就是明心的徒弟之一;小明的祖上则出过一位数学家,曾发明了一种独特的珠算口诀,至今仍在本地流传。
原来,我们并非云鹤真人唯一的眷顾者。几个世纪以来,他一次次现身,一次次赠予,滋养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今年春天,我们几个儿时伙伴决定联手为家乡做点什么。小雨发挥医术特长,在镇上开设免费义诊;小明利用学术资源,帮助镇小学建立数学教育基地;我则组织音乐工作坊,教孩子们学习传统乐器。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我们筹备这些项目时,镇上的孩子们在西山郊游时,竟然意外地重新发现了那眼被掩埋多年的仙泉!我们集资修复了泉眼,并在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刻上云鹤真人和明心的故事。
泉眼修复那天,镇上的老人们都说,泉水还像传说中那样甘甜。而更巧合的是,参与发现泉眼的几个孩子,都说是受到我们这些“得到真人赠礼”的叔叔阿姨们的影响,才热衷于探索本地历史文化的。
站在仙泉边,我看着清澈的泉水汩汩涌出,忽然明白了什么。云鹤真人的赠礼,从来不是单纯的特殊能力,而是一颗种子——一颗唤醒潜能、激发善行、联结社区的种子。真正的奇迹,不在于一瞬间的超凡体验,而在于如何将这份馈赠转化为滋养世界的力量。
上个月,我女儿从学校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她和同学们在放学路上看到云上站着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对着他们微笑。
“爸爸,那是真的神仙吗?”她眨着大眼睛问。
我摸摸她的头,望向西天那朵被夕阳染红的云彩,微笑着说:“也许是云鹤真人又来探望青石镇了。记住这一刻,孩子,这可能是他送给你的礼物。”
不知是不是错觉,在那朵云消散的刹那,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位慈祥的老人,抚着长须,对着人间微笑。一如二十多年前的那个黄昏,一如几个世纪以来,他一直做的那样。
喜欢民间故事选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民间故事选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