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号的清晨,天刚亮透,林舟就已经醒了。
他坐在床边,翻出昨天整理好的答辩笔记,指尖划过“终端机成本控制”“数据同步机制”这些重点标注,心里默默过了一遍流程。
今天是科技创新大赛省级赛答辩日,成败在此一举,容不得半点马虎。
“妈,我穿这件蓝色t恤行吗?”林舟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干净的短袖,走到厨房问正在做早饭的母亲。
这件t恤是去年生日母亲给他买的,平时舍不得穿,今天特意拿出来,图个整洁利落。
“行,合身又精神。”母亲笑着把煎好的鸡蛋放进盘子里,“多吃点,上午答辩耗脑子,别饿肚子。”
林舟点点头,几口吃完早饭,揣上U盘、笔记本和一瓶矿泉水,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出了门。
比赛场地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离他家有五公里远,骑车要四十分钟。
清晨的风带着夏凉,吹在脸上很舒服,路边的早餐摊冒着热气,早起上班的人匆匆赶路,林舟却故意放慢了车速——他想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避免过度紧张。
七点半,林舟准时到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口已经拉起了红色横幅,上面写着“2008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赛”,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引导选手签到。
活动中心的大厅里挤满了人,有的选手抱着手工模型,有的在背答辩稿,还有的围着老师请教问题,空气中都透着紧张的气息。
林舟先去签到处登记,工作人员给他发了一个编号牌——28号,贴在t恤上,又告诉他答辩室在三楼302室,按编号顺序进行,预计下午一点轮到他。
他松了口气,28号不算太靠前,有足够的时间再准备准备。
找了个角落的长椅坐下,林舟掏出笔记本,刚想再看一遍重点,突然想起系统的每日签到,赶紧在心里默念:“系统,签到。”
【叮!检测到宿主在“竞技展示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签到,恭喜获得奖励:“临场应变技巧(精简版)”(即时效果:答辩时语言逻辑提升20%,紧张感降低15%)。】
一股莫名的放松感瞬间涌上来,原本发紧的胸口渐渐舒展,连心跳都慢了下来。
林舟深吸一口气,翻开笔记本,重点看“评委可能提问的问题”:“终端机的供电方式是什么?”“数据库如何防止数据泄露?”“方案有没有实际测试过?”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在心里过了一遍,确保能流畅回答。
“林舟?你怎么在这儿?”
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林舟抬头一看,是同班同学张浩。
张浩手里抱着一个“太阳能小台灯”模型,模型的电线还露在外面,用胶带缠着,看起来有些粗糙。
他一脸惊讶地看着林舟,眼神里满是疑惑:“你也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我没记错的话,你以前计算机课都在睡觉,连Excel表格都不会做,怎么敢报‘智能系统’类的项目?”
周围几个选手的目光瞬间集中过来,林舟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回应:“高考完没事,想试试,万一能拿奖加分呢。”
“加分?”张浩嗤笑一声,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屑,“你知道智能系统要懂多少东西吗?单片机、编程、数据库,哪一个不是要学好几年?你才准备几天,别到时候答辩时连自己的方案都说不清楚,丢咱们江城一中的脸。”
旁边一个抱着“节水花盆”的选手也跟着笑了,附和道:“就是,这种比赛都是有备而来的,不是随便凑个方案就能过的。”
林舟没再跟他们争辩——前世他确实不爱学计算机,成绩差,被人看不起很正常,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手里的笔记本写满了技术细节,心里有底,没必要跟他们争口舌之快。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对张浩说:“行不行,答辩完就知道了。”
说完,林舟拿着U盘,去找活动中心准备的备用电脑。
他得确认ppt能正常播放,避免到时候出现格式错误或卡顿的情况。
备用电脑在二楼的休息室,林舟插上U盘,打开ppt,从首页到最后一页,逐页播放,还特意测试了图片显示和文字清晰度,确认没问题后,又把答辩时要讲的开场白在心里演练了一遍:“各位老师好,我是28号选手林舟,来自江城一中,今天带来的作品是‘智能校园管理系统’,方案的核心是通过‘终端机+本地数据库’,解决校园管理中的效率问题……”
中午,林舟在活动中心的食堂买了一份盒饭,坐在走廊里吃。盒饭很简单,一荤两素,但他吃得很香。
吃饭的时候,他还在观察其他选手的答辩情况——从302室出来的选手,有的面带喜色,有的垂头丧气,还有的在跟老师抱怨“评委问的问题太刁钻”。
林舟心里更有底了,他准备的问题比选手们抱怨的“刁钻问题”还要细致,应该能应对。
下午一点半,工作人员开始叫号:“25号选手准备,26号、27号、28号选手到候场区等候。”
林舟站起身,整理了一下t恤的衣领,把笔记本放进包里,深吸一口气,走向候场区。
阳光透过活动中心的玻璃窗照进来,落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心里默念:“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
喜欢重生在2008签到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重生在2008签到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