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尽,梁山泊在伤痛与重建中艰难喘息。王凌峰凭借防疫之功所积累的巨大声望,如同实质般笼罩着山寨,让聚义厅那方的空气日益凝滞。然而,就在这内部暗流汹涌、一触即发的关口,一股来自外部的、更强大的力量,如同巨大的阴影,骤然投射在这八百里水泊之上——东京汴梁,终于向这座心腹大患的贼巢,派来了招安的使者。
消息最初如同缥缈的传闻,在底层喽啰间窃窃私语,很快便如同野火般烧遍了每个山头。起初是难以置信,随即是巨大的茫然与骚动。
招安?
朝廷要招安我们?
我们这些杀官造反、打家劫舍的贼寇,也能被招安?也能做官?
长期被压抑在生存本能之下的、对于“重回正轨”的渴望,以及对“封妻荫子”的模糊向往,如同沉睡的火山,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悄然引动。许多人的心思活络起来,尤其是那些并非被逼上绝路、或是渴望安稳的士卒。
然而,更多的则是深深的疑虑与本能的反感。尤其是那些与官府有着血海深仇、或看透了朝廷腐朽的老兄弟。
“招安?呸!那是骗傻子的!当年方腊手下多少好汉,受了招安,如今坟头草都丈五高了!”
“去做官?给那些害得俺家破人亡的狗官磕头称大人?俺宁可在这梁山泊快活一世!”
“朝廷会有好心?定是缓兵之计!”
各种声音激烈碰撞,山寨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期待、恐惧、愤怒、算计……种种情绪交织,暗流涌动。
聚义厅的反应则更为微妙。
宋江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将自己关在房中良久,出来时,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极度兴奋与强行压抑的平静。但他那双微微颤抖的手和格外明亮的眼睛,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激荡。他等待这一天,实在太久了!
吴用则立刻行动起来,羽扇摇动间,一道道命令传出:严密封锁消息来源,管控舆论,各头领需安抚部下,不得妄议……看似维稳,实则是为即将到来的正式谈判营造有利氛围,压制反对声音。
王凌峰冷眼旁观这一切。他深知,该来的终于来了。宋江最大的政治资本和野心,便在于此。这招安之风,将成为检验梁山人心向背的试金石,也将成为他与宋江之间矛盾彻底公开化的导火索。
他并未立刻行动,而是更加严密地关注着各营寨的动向,尤其是林冲、鲁智深、武松、刘唐、三阮等关键人物的反应。同时,他加紧了背嵬军的操练和工坊的戒备,以防谈判破裂或宋江借机发难。
数日后,朝廷的使者团,终于在一片极其复杂的气氛中,乘着官船,抵达了梁山金沙滩。
来的并非什么高官重臣,而是一位姓李的枢密院承旨,官阶不高,却代表着朝廷的颜面。其人身着朱紫官袍,在一队精锐禁军(允许带少量护卫以示诚意)的护卫下,昂首登岸。他面容白皙,下颌微抬,眼神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与毫不掩饰的轻蔑,仿佛不是来招抚一群悍匪,而是来视察一群待宰的牲畜。
宋江早已率领梁山一众头领,在金沙滩“恭候”。场面做得极大,旌旗招展,人马肃立,试图展现梁山的军容与“诚意”。
那李承旨对这番做派似乎颇为受用,脸上露出一丝矜持的笑容,与宋江见了礼,话语虽客气,但那骨子里的优越感却挥之不去。
接风宴设在聚义厅,极尽奢华,试图模仿官场规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看似热络,实则暗藏机锋。
李承旨轻咳一声,放下酒杯,进入了正题:“宋义士,诸位梁山好汉。本官奉圣上旨意,枢密院钧旨,特来宣示天恩。尔等虽此前犯下种种事端,然圣上仁德,念尔等多为奸佞所迫,不得已落草,心存恻隐。今特开恩典,许尔等洗心革面,归顺朝廷。若肯投降,必当赦免前罪,量才录用,各有封赏。从此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岂不美哉?”
他话语流畅,显然是早已备好的说辞,但那份施舍般的语气,却让厅中许多性如烈火的头领瞬间变了脸色。
宋江连忙起身,满脸“感激涕零”:“天使之言,真如拨云见日!宋江等众兄弟,久有归顺之心,只恨报国无门!今蒙圣上天恩浩荡,天使不辞劳苦亲临指点,实乃我等再生父母!宋江等,敢不竭诚以报!”
他这话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表明了投降的态度。
李承旨满意地点点头,又道:“既如此,便请宋义士汇集众家头领,明日午时,于这聚义厅前,设香案,跪接圣旨。待本官宣读完朝廷恩旨,尔等便算正式归顺,以往罪责,一概勾销!”
跪接圣旨!
这四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许多头领的心上!
他们是什么人?是快意恩仇、杀人如麻的绿林豪杰!是逼上梁山、与朝廷势不两立的叛逆!如今,竟要他们跪下来,接那狗皇帝的圣旨?!
李逵当场就要发作,被身旁的宋江狠狠瞪了一眼,强压下去。但许多人的脸色已经变得极其难看,林冲低着头,拳头在桌下攥得发白;鲁智深摸着光头,冷笑连连;武松面无表情,眼神冰冷;刘唐、三阮等人更是怒形于色。
王凌峰坐在席中,慢慢品着酒,目光扫过全场,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宴席在一种极其别扭的气氛中结束。宋江亲自将李承旨送至精心准备的馆驿休息,极尽殷勤。
是夜,梁山泊无人入睡。
各种消息和争吵在各个营寨中爆发。
聚义厅内,宋江、吴用与卢俊义、关胜、秦明等支持招安的核心头领密议至深夜。
而王凌峰的小院,也迎来了数位不速之客。
林冲、鲁智深、武松、刘唐,甚至张顺,都先后悄然到来。他们虽未明言,但眉宇间的愤懑与疑虑却清晰无比。
“哥哥!难道真要俺们给那昏君奸臣下跪?!”刘唐第一个忍不住低吼。
“招安,招安,招甚鸟安!”鲁智深骂道,“那鸟官的眼神,恨不得将我等生吞活剥!”
林冲声音沙哑:“只怕……即便跪了,也难得善终。”
武松沉默许久,只问了一句:“王兄弟,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凌峰身上。
王凌峰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而清晰:“诸位哥哥,今日那使者姿态,诸位都看到了。朝廷并非真心招安,无非是权宜之计,或为驱虎吞狼,或为分化瓦解。我等在他们眼中,始终是贼,是寇!今日一跪,失去的不仅是膝盖,更是梁山的脊梁,是众兄弟的性命前程!”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这一跪,不能跪!这一旨,不能接!”
“说得好!”刘唐猛地一拍桌子。
“可是……”张顺有些犹豫,“若不接旨,便是公然抗旨,与朝廷彻底撕破脸,再无转圜余地……”
王凌峰冷笑:“难道接了旨,就有转圜余地了吗?不过是慢性死亡罢了!诸位哥哥,是愿意跪着死,还是站着生?”
院内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王凌峰知道,还需要最后一把火。
他站起身,目光灼灼:“明日聚义厅前,若那昏旨宣读,我等便——”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说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众人听罢,无不骇然变色,但随即,眼中都燃起了决绝的火焰。
风,在院外呼啸,预示着明日,将有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
喜欢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