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刘秀的转天,周墨起了个大早。
他习惯性地在堂屋里转了两圈,擦了擦白板,又检查了一遍投影仪,结果直到日上三竿,胸口的玉环都毫无动静。
“奇怪,今天轮休?”周墨嘀咕了一句。
朱允炆正在书桌前,拿着个小本子,对照着手机,抄抄写写。
他听到周墨的嘀咕,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不确定。
“周哥,是不是……他们不来了?”
他的语气里,有种不易察明的小心翼翼和失落。
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里,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帝王先祖,是他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虽然每次来人都搞得鸡飞狗跳,但那份热闹,却也冲淡了他身在异乡的孤独。
“怎么可能,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把咱们这儿给端了,怎么会不来。”
周墨走到院子里,“我估计是穿越这事儿,跟游戏放技能一样,也得有个冷却时间。”
“再说,他们回去了也得消化消化,搞点实际行动出来。”
朱允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低头继续。
第二天,依旧风平浪静。
除了村里的几只大鹅路过门口,扯着嗓子叫了几声,再无半点波澜。
朱允炆已经在周墨的指导下,学会了用煤气灶下面条。
当他看着蓝色的火苗“呼”地一下窜起来时,还是会下意识地后退半步,但脸上已经没了最初的惊恐,反而多了几分新奇。
第三天,还是没人来。
周墨彻底放松了。
他搬了张躺椅放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戴着墨镜,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一杯冰阔乐。
朱允炆则坐在另一边的小马扎上,捧着一本《华国通史》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做着对比分析。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岁月静好得不像话。
“允炆啊。”周墨忽然开口。
“嗯?周哥。”朱允炆抬起头。
“咱们这老宅子,是不是太破了些?”周墨指了指堂屋,“地方小,隔音差,再来几位陛下,都快转不开身了。”
朱允炆想了想,点头称是,“确实,若是再有陛下前来,堂屋已然有些拥挤。”
“是吧!”周墨一拍大腿,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墨镜往头上一推,眼里闪着光。
“所以,我决定了,咱们在老宅子旁边,再盖一栋新的!”
这个念头其实在他心里盘桓好几天了。
这几天难得的清静,让他从那种应接不暇的客服状态中抽离出来,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未来。
而盖一座新楼,就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这栋新楼,不能是普通民居。
它得是个多功能基地。
要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用作公共课教室,能挂上更大的白板,装上更好的投影设备。
得有几间独立的小包厢,方便不同朝代的皇帝进行一对一辅导,或者让他们自己人内部开会,省得串音。
最重要的是,墙体要厚,隔音要好,不然这边李世民在讨论贞观之治,那边朱元璋就开始骂娘,太影响教学质量。
还得有个专门的库房,安保措施得做好,用来存放皇帝们带来的学费和各种样品。
甚至,他还想搞个实验室,弄点烧杯试管酒精灯,以后给他们演示个肥皂的皂化反应,或者水泥的初级凝固过程,也比光动嘴皮子强。
还得有宿舍,一室独立卫浴,万一以后皇帝们呆的时间久了肯定得休息。
“走,允炆,跟哥出去转转”周墨抓起桌上的车钥匙,意气风发。
村委会的大门敞开着,村长林富贵正戴着老花镜,对着一本账目皱眉头。
听到门口的熄火声,他抬起头,看到周墨领着个文静秀气的小伙子走了进来。
“哟,小墨啊,这是你城里来的朋友?”林富贵笑呵呵地打招呼,目光在朱允炆身上溜了一圈。
这小伙子长得真俊,就是看着有点文弱。
“富贵叔,忙着呢?”周墨递上一根烟。
“这是我一远房亲戚,叫朱允炆,过来住段时间。”
“哦哦,好,村里空气好,养人。”林富贵接过烟,别在耳朵上,没点。
朱允炆有些拘谨地冲村长点了点头,没说话。
他不太适应这种熟络的社交场合。
“富贵叔,我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儿。”周墨开门见山。
“说吧,啥事?”
“我想在我们家老宅子旁边那块空地上,再盖一栋楼。”
林富贵正准备端起茶杯喝水,听到这话,手在半空中顿住了。
他抬起眼皮,透过老花镜的上缘看着周墨,眼神里全是审视。
“小墨,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在外面发财了?”
周墨差点被一口烟呛到,“咳咳咳……叔,您这说的,我哪有那本事。”
“那你哪来的钱?”林富贵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一副你小子别想蒙我的表情。
“你出去打了几年工,回来时候啥样我不是不知道。在旁边起一栋楼,那可比翻新老房子花的钱还多!地基、砖瓦、钢筋、人工,哪样不要钱?没个大几万可不行。”
村长的质疑非常现实,周墨早有准备。
周墨笑了笑:“叔,瞒不过您。也不是什么大财,就是运气好。”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半真半假地说道。
“我之前在城里那会儿,瞎猫碰上死耗子,跟着朋友投了点钱,自己也没当回事。谁知道前阵子行情好,一下子翻了好几番。”
“这不,钱放在银行里也是贬值,我就寻思着,不如拿回来干点实事。”
这个理由听上去就靠谱多了。
村里人都知道周墨出去闯荡过,年轻人懂点投资理财很正常。
林富贵的表情从怀疑,到震惊,再到恍然大悟,最后化为一种“我就说这小子有出息”的欣慰。
“你这娃,可以啊!”他一拍大腿,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有这脑子,还愁啥?盖!必须盖!往气派了盖!”
他看周墨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会下金蛋的宝贝。
村里能出个年轻有为的“富一代”,他这个村长脸上也有光。
“叔,我就是想来问问,咱们村里有没有靠谱的施工队?还有,这宅基地的手续,是不是得去镇上批?”
“不用,你家宅子那周边都是你家的。”
“啊?”周墨表情一呆,他还真不知道这事儿。
“施工队,我给你找我小舅子他们队,活儿干得敞亮,价格也公道,都是乡里乡亲,没人坑你。我明天就叫他们,你就准备好钱,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事情顺利得超乎想象。
“那太谢谢您了,富贵叔。”周墨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谢啥!你小子回村发展,是好事,我这当叔的,肯定得支持。”
林富贵热情高涨,“小墨,你这新楼打算怎么盖?要不要我给你参考参考?咱们村东头老王家那二层小楼就不错,带个大露台,夏天在上面乘凉打牌,舒坦!”
周墨赶紧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草图。
那是在作业本上画的,线条歪歪扭扭,但布局很清晰。
一个主楼,一个侧翼,中间用走廊连着,院子用围墙圈起来。
“叔,我大概是这么想的。”周墨指着草图解释。
“这一楼我不打算住人,我想弄成几个大房间,以后说不定能开个农家乐,当客房或者活动室用。”
他总不能说这是给皇帝们上课用的教室。
“农家乐?”林富贵眼前一亮,“这个好!咱们村山清水秀,离县城也近,周末确实有不少城里人开车过来玩。”
“你要是真能搞起来,说不定能把咱们村的旅游也带一带!”
他越想越觉得靠谱,看着周墨的草图,指指点点。
“你这想法好是好,就是格局小了点。”
“要我说,院子再扩大点,老宅子后面那片荒地不是也属于你家宅基地吗?干脆一起圈进来,搞个停车场,再弄个鱼塘,养点鸡鸭,城里人就喜欢这个调调!”
村长的想象力显然比周墨更接地气。
周墨听得连连点头,拿笔记下。
他发现自己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光想着满足皇帝们的需求,却忽略了如何能无破绽的融入这个现代乡村环境。
村长的建议,无疑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个帝王培训中心,或许可以披上一层高端生态农庄的完美伪装。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房屋结构聊到材料选择,从施工周期聊到绿化设计。
朱允炆在旁边默默听着,他虽然听不懂什么叫“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不明白什么是“三通一平”,但他能感受到周墨身上那种前所未有的干劲和生命力。
他看着周墨在草图上添添改改,听着他和村长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未来,心中忽然安定下来。
或许,留在这里,看着一座新房子从无到有地建起来,看着周哥一步步走上正轨,也是一种不错的人生。
告别了热情过头的村长,周墨开车带着朱允炆顺道去县里买些吃的用的。
“允炆,等新楼盖好了,老宅子就彻底给咱们住,那边就当工作区,怎么样?”周墨迎着风大声说。
朱允炆轻轻“嗯”了一声。
他想,他的四叔,要是看到周哥画的这张图纸,听到这个计划,大概会很感兴趣吧。
毕竟,盖房子这种事,他们老朱家,可是专业的。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祖宗们,时代变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