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此次,命人准备了三卷农事要略,皆是农技司初步整理的成果。“
”但随朕过来的,唯有此一卷。”嬴政的目光扫过众人。
“这三卷竹简,分量相差无几,一卷恰好在五斤上下。”
这下,是铁证了。
周墨又想起了他那损失的六十多斤黄金!心痛啊!
“哎哟,还真是这样?”刘邦也来了兴致,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一股脑全掏了出来。
除了那几块征西饼,还有一串汉初的半两钱,一个小巧的漆器耳杯。
“俺就带了这点玩意儿,加起来也没五斤,难怪都带过来了。”
他拿起一枚半两钱,在手里抛了抛,笑嘻嘻地对周墨说。
“小周啊,这玩意儿在你们这值钱不?”
周墨的眼角抽了抽。
值钱?
这可是汉高祖刘邦亲手拿出来的半两钱!
这拿出去就是无价之宝啊!
他心里的小人已经开始疯狂尖叫了,但脸上还得保持淡定。
“咳,有研究价值,有研究价值。”
李世民也从袖中取出一卷物事,摊开在桌上,却是一幅用上等丝帛绘制的星图。
“朕命人绘制了最新的星图,本有三幅,一为星官,二为分野,三为……”
他话说到一半,眉头就皱了起来,“只过来了一幅星官图。”
他带来的东西,也印证了周墨的猜测。
武则天则拿出了一方小巧的玉印,上面刻着“天授金匮”的字样。
朱棣拿出的是一个巴掌大小,用黄铜打造的船模,正是郑和宝船的样式,极为精巧。
周墨看着桌子上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东西,感觉自己快要幸福得晕过去了。
秦朝的竹简,汉朝的钱币漆器,唐朝的星图,武周的玉印,永乐朝的船模……
这任何一件,都足以震惊整个考古界和历史学界!
发了!这次是真的发了!
周墨强行按捺住自己内心的狂喜,他告诫自己,格局要大,眼光要放长远。
这些东西不能只看金钱价值,它们是撬动历史的杠杆,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既然带来的东西有限,那么我推测,各位能带回去的东西,应该也有限制。”
周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上次始皇帝陛下,就成功带回去了一听可乐。”
“可乐?”刘邦的眼睛瞬间亮了,他一把凑过来,搭着周墨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样子。
“小周啊,就是这个喝了嘴里冒泡,甜丝丝的玩意儿?那这次也给我带一罐吧,还有上次那个肉面也给我一桶吧,可把我给馋坏了!”
他又瞅了一眼自己的好曾孙,一拍周墨的肩膀,“也给彻儿一份吧,谢周君!”
嬴政瞥了刘邦一眼,没说话。
李世民和武则天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他们对这种奇特的口感记忆犹新。
就连一直板着脸的朱元璋,也忍不住打开可乐尝了一口。
有点太甜了,咋还扎嘴呢?
但这些皇帝都要,那肯定是好东西,那他也得要。
看着这群平日里威严赫赫的帝王,此刻都像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样盯着自己,周墨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好笑。
他笑了笑,卖了个关子。
“各位陛下,别急。”
周墨站起身,走向里屋,声音从里面传来,带着一股自信和神秘。
“可乐管够。”
“另外,我还给各位都准备了一些特别的礼物,保证你们会喜欢。”
周墨从里屋走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好几样东西。
他先是将几个塑料袋放在桌上,拍了拍。
“各位陛下,这是我给你们准备的第一样礼物。”
袋子被打开,露出三种颗粒分明的种子。
一种土黄,一种金黄,还有一种紫红。
“此三物,名为土豆、玉米、红薯。“
”皆是高产作物,若种植得当,一亩地产量,可达数千斤,甚至万斤。”
万斤!
这两个字像一道天雷,狠狠劈在堂屋正中。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几步走到桌前,捻起几粒金黄的玉米,在指尖反复摩挲,眼神锐利,似乎想把这小小的颗粒看穿。
嬴政的瞳孔骤然一缩,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中已在飞速盘算这等产量对国力、兵源意味着什么。
“咕咚。”
一声清晰的吞咽声。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粗重,他死死盯着那些种子,眼睛里布满血丝。
他这辈子最懂土地,最懂饥饿,他做梦都想让天下的百姓能吃饱饭。
亩产万斤?
这不是祥瑞,这是神迹!
他一步步走过去,伸出那双满是老茧、曾握过锄头也握过屠刀的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几颗土豆,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此言……当真?”
“当真。”周墨重重点头,“之所以选这三种呢,是因为这三种作物最耐活,对土地气候都不是很挑剔。”
“我每一样都准备了三斤,各位祖宗可以带回去分批分不同情况实验一下。”
接着他又拿出几本自己打印装订好的书册,封面上的黑字又大又醒目。
《赤脚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工农业技术基础》。
“这是第二样礼物,里面记载了一些能增强百姓身体素质、强兵强国的法门。”
这一下,连一直不动声色、仿佛入定老僧的赵匡胤都睁开了眼,目光如炬。
朱棣眼里的火几乎要喷出来。
他这个马上皇帝,对《民兵军事训练手册》这几个字最为敏感。
而他身后的刘彻,这位未来的汉武大帝,目光也死死锁定了那本书。
然而,周墨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不过,有个问题。”
周墨指了指书册封面和种子包装袋上的说明。
“这些字,是后世通用的文字,名为简体字。各位陛下,怕是……一个也不认得。”
众人一愣,凑过去一看,果然。
那些字,形体依稀眼熟,可细看之下,笔画结构与他们所识的篆书、隶书、楷书,大相径庭。
气氛瞬间降到冰点。
空有宝山,却找不到开门的钥匙。
这比没有宝山更让人憋闷。
“所以,接下来,我提议兵分三路。”周墨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第一,我新买了台电视,就是这面会发光的。”他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屏电视。
“我收藏了一部纪录片,能用两个小时,把从夏商周到如今的历史,快速讲一遍。想对这天下大势有个宏观了解的,可以看这个。”
“第二,想尽快看懂这些书册和种子说明的,需要从头学起。”
周墨的目光转向了角落里有些局促的朱允炆。
“建文帝这几日已经学的不错,可以由他来教各位识字,从最基础的拼音学起。”
突然被点到名,朱允炆身子一僵,下意识地想推辞。
可他看到周墨鼓励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这些气场骇人的帝王先祖,最后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朱元璋身上。
他知道,自己总得做点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
“各位陛下、皇爷爷……允炆……愿尽绵薄之力。”
“第三,若有特定问题,可以直接来问我,我会尽力解答。”
安排完毕,堂屋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各位皇帝都在权衡利弊。
“朕要炼钢之法,水泥配方。”嬴政第一个开口,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大秦二世而亡的结局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没时间去看什么历史,他要的是能立刻改变大秦国力的东西。
“好。”周墨点了点头,示意嬴政跟他到一旁的书桌。
“小周啊!”刘邦大咧咧地凑了过来,一把搂住周墨的肩膀。
“俺不看那个,也不学字,太麻烦。“
”俺就想问问,俺那个征西饼,怎么才能做成你上次给俺吃的那个……方便面一样?开水一泡就能吃,还能放好几年不坏?”
他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干饼子又掏了出来,满脸期待。
周墨哭笑不得,还是把他拉到了一边,准备给他讲讲食品脱水和密封包装的原理。
新来的刘彻,这位年轻的帝王,在短暂的思索后,对着刘邦的背影行了一礼。
然后转身,竟是走向了朱允炆那边。
他决定先学认字,他要把大汉周边的宵小全部打服。
朱棣也动了。
他捂着半边肿脸,一声不吭地走到了朱允炆面前,从桌上拿起一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闷声道。
“教我。”
朱允炆被自己这位四叔的举动吓了一跳,拿着书的手都有点抖。
教自己的叔叔,还是抢了自己皇位的叔叔认字,这场景怎么想怎么诡异。
但他还是定了定神,翻开书的第一页,指着上面的拼音字母。
“四叔……这个,念 a ……”
另一边,朱元璋还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他看看被嬴政和刘邦围住的周墨,又看看正在教朱棣认字的孙子,最后目光落在那面巨大的发光镜上。
朱允炆察觉到了他的犹豫,走了过来。
“皇爷爷。”
“允炆,你说,咱该干啥?”朱元璋的语气里有一丝茫然。
“皇爷爷,孙儿觉得,您应该先看看那个。”朱允炆指着电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您先看看后世史书是如何评说我大明,从太祖开国到……到后面的事,也好有个准备。“
”孙儿这几日,已经将我大明一朝的历史脉络,用您认得的字,记了一些笔记,等您看完了,孙儿再讲给您听。”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清澈而诚恳的眼睛,心里一暖。
他点了点头,这个孙子,虽然软弱了些,但心是好的,也通透。
“好,咱就听你的。”
于是,朱元璋、一直沉默观察的赵匡胤,还有武则天和李世民,刘彻,五人搬椅子坐在了电视前。
随着周墨按下遥控器,电视屏幕亮起,雄浑的音乐声响起。
毫无准备的几人被吓了一跳。
“华夏五千年……”
纪录片开始了。
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到夏商周的更迭,画面飞速流转。
朱元璋和赵匡胤看得目不转睛,他们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对于上古之事,也多是从史书得知,何曾见过如此生动的影像。
武则天则端坐着,凤眸微眯,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安静地看着。
刘邦从周墨那里讨了个半懂不懂的“油炸脱水法”,心满意足地也凑了过去,拉着自己的曾孙刘彻一起看。
“曾孙啊,快看快看,要到你太爷我了!”
刘邦指着屏幕上正在上演的“楚汉争霸”,一脸得意。
刘彻看着屏幕上那个被项羽追着到处跑,连老婆孩子都不要的“汉王”,再看看身边这位眉飞色舞的太爷爷,表情一言难尽。
很快,秦朝覆灭,汉朝建立。然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
当讲到大唐时,李世民端正了坐姿。
屏幕上,玄武门之变的血腥一闪而过,随后便是贞观之治的万千气象,万国来朝的盛景。
李世民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了扬。
就连正在埋头苦学拼音的朱棣,也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向往。
纪录片的旁白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天妒英才,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
李世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他还没来得及消化自己“英年早逝”的消息,就听到旁白继续说道。
“……其后,太宗的一位才人武氏,奉旨入感业寺为尼。不料数年后,竟被新帝,也就是太宗第九子李治,从寺中接回宫中,一路册封,最终成为大唐的皇后。”
“嗡”的一声,李世民的脑子一片空白。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祖宗们,时代变了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