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村口的槐树,斑驳地洒在赵统、赵广和三位好汉的脸上。阿竹与陈武风尘仆仆地赶回,手里捧着几封沉甸甸的信件,这不仅是回信,更是来自中枢的肯定与期望。
将军!庞军师与诸葛丞相都已收到消息!阿竹气喘吁吁地禀报,只是路途遥远,我们二人各自只见到一位,庞军师已命人将信息转达丞相,丞相那边也同样安排了。
赵统接过信件,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他能想象到庞统与诸葛亮读到情报时的神情——或许是欣慰,或许是沉思,但更多的是对前线将士的信任与鼓励。
诸葛亮的回信字迹工整,语气沉稳而喜悦:你们做得好!关兴已招募五贤,成立蜀汉新一营。我看你们这边可以成立为——蜀汉飞虎营!
庞统的回信则更为洒脱,字里行间透着他一贯的自信与欣赏:断云村之举,足见你等智谋与胆魄。飞虎营之名甚好,望你们如虎添翼,为国建功!
两封信中都提到了蜀汉飞虎营这个新番号,这意味着赵统、赵广与三位好汉的努力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他们的小部队将正式成为北伐大军中的一支独立编制。
飞虎营!好名字!石烈兴奋地挥舞着巨斧,那我们就是蜀汉的飞虎了!
柳渊和岑骁也难掩激动,脸上满是期待。赵广更是眼中闪着光,低声道:父亲若知道,定会为我们感到骄傲。
说到父亲,阿竹从怀中取出第三封信,郑重地递上:赵将军,这是赵老将军托我转交的家书。
赵统与赵广对视一眼,双手接过这封来自父亲赵云的信。信纸已有些磨损,显然经过了长途跋涉。
赵云的家书先是温和地表扬了兄弟二人:你二人能在边境自立门户,招募贤才,护佑百姓,为父甚慰。
但随后语气一转,告诫道:然切不可居功自傲,须知骄兵必败。北伐之路漫长艰险,你们要再接再厉,不可懈怠。
信中还充满了父亲的关怀:战场之上,性命为要。切记字为先,不可逞一时之勇。为父虽不在你们身边,但心与你们同在。
读到此处,赵统与赵广都忍不住红了眼眶。赵统轻声道:父亲之言,我等定当铭记在心。
赵广点头附和:我们不仅要立飞虎营之名,更要立飞虎营之威!
消息很快传遍了断云村,村民们得知自己村的三位好汉与赵统、赵广的部队被正式命名为蜀汉飞虎营,纷纷欢呼雀跃。村里的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跑到晒谷场,模仿着士兵的动作操练起来。
赵统当即召集众人,宣布:自今日起,我等正式成立蜀汉飞虎营!石烈、柳渊、岑骁分任副统领,各领一队。周泰任参军,负责日常军务。
三位好汉齐声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飞虎营的使命有三:赵统郑重宣布,第一,继续训练断云村百姓,确保他们能自保;第二,严密监视魏军动向,特别是那条秘密粮道;第三,等待军机,一旦庞军师下令,立即出击!
柳渊请示道:将军,我们是否需要设计一面飞虎营的旗帜?
赵统点头:此事交由你负责。旗帜要能体现我营的迅猛与果敢,让人一眼便知是飞虎营!
岑骁则建议:我们应趁此机会加强侦察,摸清魏军粮道的详细情况,为将来的行动做准备。
赵统采纳了建议,当即分派任务:石烈,继续训练村民防御;柳渊,负责制作旗帜并加强弓箭队训练;岑骁,带领侦察小队探查粮道;周泰,整理我营编制名册,准备上报军师。
众人领命而去,断云村再次忙碌起来。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晒谷场上的村民们仍在刻苦训练,他们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坚定。
赵统站在村口,望着这一切,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从偶然发现断云村,到结识三位好汉,再到如今正式成立飞虎营,短短数日,命运便将他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弟弟,赵统转身对赵广说,父亲的教诲,我们要时刻铭记。飞虎营的第一战,一定要打出威风!
赵广紧握长枪,目光坚定:兄长放心,我等绝不会辜负庞军师、丞相和父亲的期望!
夜色降临,断云村渐渐安静下来。但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一支新生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蜀汉飞虎营的旗帜尚未正式升起,但它的威名,已在边境的群山间开始流传。
喜欢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