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金辉洒落,将百炼宗中心演武广场上那高耸的玄黑擂台映照得熠熠生辉。
今日,这里成为了外门数千弟子瞩目的焦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而热烈的气息,人声鼎沸,如同煮沸的开水。
广场四周,黑压压地围满了前来观战的弟子。有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的参赛者。
有事不关己、纯粹来看热闹的。
也有希望能从他人比斗中汲取些经验的聪明人。
高台之上,端坐着几位负责裁判和监督的外门长老以及一些前来观摩的内门弟子,神色大多平静,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
徐易辰也混在拥挤的人群之中,选择了一个既不显眼又能清晰看到擂台的角落。
他今日并未穿着那身显眼的内门弟子服饰,而是换了一身普通的灰色便装,收敛了自身气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
他的面色看似平静,目光淡然地扫视着喧闹的广场,但唯有他自己知道,胸腔之下的心脏,正以一种不同于往常的节奏有力地搏动着。
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和隐隐的兴奋,如同细微的电流,在他四肢百骸中窜动。
这不是寻常的看客心理。这是一种近乎产品经理等待自己精心打造的产品第一次接受市场检验、进行公开测试时的复杂心情。
那座经过他亲手升级、以蕴神铁为核心、融合了百炼宗与天工坊两家之长的“系统”,此刻正通过那枚看似普通的玉简,与擂台上的某个身影紧密相连。
张大山,就是他投放向真实世界的第一个“测试用户”。
这场外门大比,就是他的“系统”在实战环境下的第一次数据收集,第一次压力测试,第一次公开演示!虽然无人知晓幕后的一切,但这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他期待看到“系统”辅助下的实战效果,期待收集那些在实验室里无法模拟的宝贵数据,更期待验证这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是否真的可行。
但同时,他也紧张,担心出现不可预料的bUG,担心张大山承受不住压力,担心这超乎常理的力量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
大比在一位外门长老简短有力的宣布下正式开始。擂台上,很快便上演起一场场或激烈、或胶着、或迅速分出胜负的比斗。
金铁交鸣之声、法术爆裂之响、呼喝惨叫之声不绝于耳,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惊呼喝彩。
徐易辰的目光,却始终牢牢锁定在一个高大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身影上——张大山。
他的号牌靠后,前期遇到的对手,也大多是外门中垫底的存在,修为多在练气四、五层之间,掌握的术法粗浅,战斗经验匮乏。
然而,就是面对这样的对手,张大山的表现,也绝算不上出色,甚至可以说是古怪。
他几乎从不主动进攻。一上台,便摆出一个略显笨拙却异常沉稳的防御姿势,如同扎根于擂台上的老松。
他的眼神专注得可怕,死死盯着对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仿佛不是在比武,而是在完成一件极其精密的雕刻。
他的战斗方式,毫无观赏性可言,甚至可以说是呆板、枯燥到了极点。
对手猛攻,他便格挡、闪避,动作绝不华丽,甚至有些难看,但总能以一种近乎计算好的、最经济省力的方式,堪堪化解掉攻击。
他的身法挪移幅度很小,却总能提前半步避开要害。
对手久攻不下,露出破绽,或者气息开始紊乱时,他才会如同蛰伏的毒蛇,猛地发动反击。
反击也绝不追求炫目,往往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拳、一掌,或者一记沉闷的撞击,直指对方力道用老、无法防御的空档。
更让人无语的是,他仿佛完全不知“乘胜追击”为何物。一旦反击得手,逼退对手,立刻又回归那严密的防御姿态,继续耐心等待下一个机会。
整个战斗过程,他就像一块冰冷坚硬的礁石,任由海浪拍打,岿然不动,只在最恰当的时机,露出锋利的棱角。
台下观众看得昏昏欲睡,甚至发出阵阵嘘声。
“这打的什么玩意儿?太难看吧!”
“就知道躲躲闪闪,怂包一个!”
“真是浪费时间的乌龟打法!”
然而,高台上一些有眼力的执事和内门弟子,却渐渐看出了些门道。
“咦?这小子有点意思。”一位负责记录战况的执事挑了挑眉,“你看他的防守,看似笨拙,实则效率极高,几乎没浪费一丝多余的力气。每次闪避的时机和角度,都刁钻得很。”
“嗯,”旁边另一位年纪稍长的执事摸着下巴,“反击的时机也抓得极准,正好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时。
虽然力量不强,但效果不错。这不像是一个练气四层弟子该有的战斗意识。”
徐易辰在人群中,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没有人知道,张大山的每一个格挡角度、每一次闪避时机、每一次看似“怂包”的后退、每一次精准的反击,根本不是什么高深的战斗意识,而是直接来源于脑海中那冰冷光幕的实时指令!
“左移三分,侧身,格挡右路。”
“气机已泄,下盘虚浮,攻其左足踝。”
“后撤两步,避其锋芒,等待三息。”
“灵力波动紊乱,胸口空门大开,直拳中宫。”
张大山要做的,就是绝对信任、并且用身体严格执行这些指令。
他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临场发挥,他只是一个忠实的指令执行者。
这种绝对理性的、基于最优解计算的战斗方式,自然毫无激情可言,但却极其有效!
于是,在嘘声和不解的目光中,张大山以一种极其别扭却又稳得让人窒息的方式,一场接一场地赢了下去。
他的对手往往输得极其憋屈。
感觉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打不到实处,像是对着一团棉花疯狂输出,最终却因为自身消耗过大或者一个不经意的失误,被对方冷不丁的一下给推下了擂台或者打乱了节奏,从而落败。
“丙字台,胜者,张大山!”裁判的声音一次次响起,从一开始的平淡,到后来也带上了一丝惊异。
张大山的名字,一次次出现在晋级的名单上。
原本的嘲笑和嘘声,渐渐变成了惊疑不定的议论。
“这傻大个居然又赢了?”
“邪门了!他明明修为不高,动作也难看,怎么就输不了呢?”
“难道他之前一直在藏拙?”
徐易辰心中的紧张渐渐被一种强烈的满意和兴奋所取代。
数据流正在源源不断地通过玉简反馈回来,系统正在飞速学习、优化、调整针对张大山的战斗模型。
实战检验证明,他的思路是正确的!这种基于数据分析和最优解计算的辅助模式,对于低阶修士而言,效果拔群!
张大山自己,更是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中。
每一次遵循系统指令获胜,都让他对系统的信服加深一分。
那种无需自己绞尽脑汁、只需严格执行就能战胜对手的感觉,让他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和强大。
然而,随着他一场场地晋级,遇到的对手也必然会越来越强。系统提供的“最优解”,还能一直有效吗?
他能依靠这神秘的指引,在这卧虎藏龙的外门大比中,走多远?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