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大帐的烛火跳动,将诸葛亮羽扇的影子投在舆图上,随着他的动作缓缓移动。“王禀的粮草囤积在太湖东岸的沙溪镇,那里地势低洼,云长将军带五千骑兵,趁夜掘开堤坝,水淹粮营,断其补给易如反掌。”他指尖点过沙溪镇的位置,“子龙将军则率轻骑奔袭常州,那里是王禀的退路,守住此地,他便是瓮中之鳖。”
赵宸看着舆图上的红色箭头——诸葛亮的计策环环相扣,将王禀的退路、补给、兵力部署都算得清清楚楚。他接过诸葛亮递来的兵符,铜符入手冰凉,上面的虎纹被历代将领摩挲得光滑发亮。
“三月定江南,”赵宸将兵符握紧,指节泛白,“便依先生之计。”
帐外传来脚步声,内侍捧着圣旨进来,宣赵宸入宫领受尚方宝剑。经过屏风时,赵宸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抹深色衣袍一闪而过,那衣料上绣着的蟒纹,是童贯常穿的样式。
他不动声色地走出大帐,寒风灌进领口,让他清醒了几分。
紫宸殿内,徽宗将尚方宝剑赐下,剑鞘上的宝石在烛火下闪烁:“此剑可斩违命之臣,赵宸,朕盼你早日凯旋。”
“臣,万死不辞。”赵宸接剑,转身离去时,正撞见童贯从偏殿走出,手里把玩着个玉扳指,脸上堆着假笑:“赵将军此行,定能马到成功。若需什么军械,尽管跟咱家开口。”
赵宸淡淡点头,目光扫过他袖口沾着的墨痕——那颜色,与王禀叛军檄文上的墨迹如出一辙。
待赵宸离开,童贯转身走进密道,来到一处隐蔽的阁楼。墙角的炭盆燃得正旺,他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给等候在此的亲信:“快马送进苏州城,亲手交给王禀。告诉他,若胜,江南半壁归他;若败……”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便把通敌的罪证‘留’在赵宸营中,咱家自有办法让他百口莫辩。”
亲信接过密信,那信纸上用特殊墨水写着几行字,只有用醋浸泡才能显现——上面详细写着如何伪造赵宸与金国往来的书信,如何在兵器上留下“金国制造”的印记。
“放心,”童贯冷笑一声,“赵宸那厮刚愎自用,定会亲率中军冲锋,到时候乱军之中,死无对证。”
而此时的赵宸,已回到大营。他将尚方宝剑挂在帐中,对诸葛亮道:“童贯方才的神情不对。”
诸葛亮羽扇轻摇:“亮也察觉了。此人在朝中盘根错节,断不会坐视我们平定叛乱,定会在背后使绊子。”
赵云握紧银枪:“若他敢动手,某便先斩了他的爪牙!”
赵宸摇头:“斩爪牙易,破阴谋难。”他看向贾诩,“文和先生可有对策?”
贾诩一直沉默,此刻才缓缓开口:“童贯想嫁祸,无非是伪造证据。我们只需将计就计——让他的人把‘证据’送进来,再原封不动地呈给陛下。”
他凑近舆图,低声说了几句,赵宸听完,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好计!便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帐外的风更紧了,吹动着帅旗上的“赵”字。赵宸望着帐中悬挂的尚方宝剑,忽然觉得这把剑不仅要斩叛军,或许还要斩斩这朝中的魑魅魍魉。
而阁楼里的童贯,还在对着炭盆冷笑。他以为自己布下了天罗地网,却不知赵宸早已看穿他的伎俩,只待在江南的战场上,将这暗箭原封不动地射回去。
喜欢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pipidushu.com)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皮皮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